柳 艷
(山西金地赤峪煤礦,山西 呂梁 032100)
十九大報告指出,“人才是實現民族振興、贏得國際競爭主動的戰略資源。”習近平總書記對人才問題進行了深刻闡述,強調了要堅定實施人才強國戰略,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對人才工作的重視,國有企業黨組織必須堅定不移的貫徹執行。
每一個時代都有每一個時代的特色,在新的歷史階段,企業青年職工表現出五個鮮明特點。
一是整體素質高。隨著義務教育的普及,高等教育的開放,現在青年職工的整體文化素質普遍較高,表現為接受新事物快,愿意接受新鮮事物和觀點,對社會和企業發展前景高度關切,不循舊、不保守。
二是求知欲更強。在信息化時代的今天,青年職工表現出了比較強烈的求知欲,而且求知的門類和領域也呈現出多樣化、多層次。然而,有些青年職工的求知帶有一定的盲目性,存在“樣樣通,樣樣松”的現象。
三是思想更加多樣化。青年職工集體歸屬感普遍較強,把企業當作自己事業和未來發展的載體,但個體成功意識更強,對自身的成長和發展非常注重,渴望成功和被認可。
四是群體壓力增大。當前煤炭市場形勢低迷,青年職工很多從河北來到山西,就業遠,不能顧家,工資待遇普遍不高,生存問題給青年職工帶來巨大壓力。
五是更加注重實際。當代青年的思想、價值觀念日趨多元,不可避免地遇到理想和現實的激烈碰撞,加之面臨職業的競爭和生活的壓力等現實問題。部分青年職工存在拜金主義思想,盲目追求自身價值,事事處處以“我”為中心,缺乏無私奉獻精神等等。
新時代青年的培養和鍛煉要遵循鮮明的時代特征。十九大以來,政治性擺在了特殊重要的位置。因此,要從講政治的高度,瞄準培養復合型人才團隊目標,研究探索青年隊伍建設的思路、內容、載體和方式方法。把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人才用起來,讓有為的人有位,全面實現共建共享共贏。
一是思想入腦,傳遞十九大正能量。全文逐字逐句學習十九大工作報告,定期開展形勢任務教育、座談交流等活動,集中觀看各類紀實教育片、警示教育片,傳遞正能量,通過全方位思想交流,不斷加強團員青年的愛崗敬業精神,引導青年職工以積極飽滿的熱情投入到自己的工作崗位中,激發他們愛崗敬業、艱苦奮斗、無私奉獻的熱情。
二是制度先行,撬動青工干事熱情。針對青工隊伍特點,企業不同職系的結構,建立多通道職位晉升通道,制定切合企業發展建設實際的后備人才隊伍管理、技工技師管理考核、管理人員選拔任用等管理考核制度,優化工作績效,調動職工比、學、趕、幫、超的工作積極性。例如:建立打通“三線四級”人才晉升通道。三條線:管理崗、技術崗、操作崗三條線晉升通道。四級考評:管理崗實行三級科員、二級科員、一級科員、主任科員四級晉級考評制度;技術崗實行實習技術員、技術員、主管技術員、技術副區長四級考核晉級制度;操作崗實行技師評定、副班長、班長、工長四級晉級制度,撬動企業干群干事創新熱情,形成奮發進取、崇尚實干、爭創佳績的良好氛圍。
三是學習培養,厚植青工干事基礎。大力開展“職工素質提升”工程,以思想教育為先導,通過學歷提升、職工業務知識培訓、管理人員實操實訓等學習鍛煉方式,推進專業培訓常態化,營造自主學習氛圍;結合企業實際,做深做細師帶徒活動,落實旬督導月考核工作評價機制,通過對徒弟學習效果測試、專業知識答辯、出徒獎勵等方式,調動青年職工積極性,批量培養青年技術骨干。以技術比武、崗位練兵為載體,組織相關專業職工到場觀摩學習,與兄弟單位、同行業單位開展大范圍技能交流,互通有無,共同提高,全面搭建人才養成教育平臺。科技創新是企業發展的核心。結合企業特點,建立不同專業創新工作室,加大創新獎勵力度,扎實開展“全員創新創效、人人都是利潤點”主題活動,激發青年職工立足本崗本職,搞改革搞創新主動性。此外,還需要注重青年職工的修養教育,開設禮儀培訓班、軍事集中訓練營,提高青年職工綜合素養,增強團隊合作意識。
四是密集考核,提高青工干事質量。對列入人才戰略的青年職工,建立素質提升一人一檔積分制管理數據庫,將學習培訓、日常工作、行為規范、工作業績等進行量化考核,用數據說話,形成一套高素質人才評價體系。同時,建立季度考核評價體系,評出導向、激發擔當,從安全生產拓展到黨建、政工、法律、銷售等專業,大力推行專業人才競爭上崗,將合適的人放到合適的崗位,做到人盡其才、才盡其用、人崗匹配。形成創新發展整體合力和戰斗力。專業評價同時,還要加大作風教育檢查力度,踐行“較真、較勁、叫板”精神,弘揚“細致、精致、極致”理念,增強青年職工的責任意識、擔當意識和攻堅意識,提高干事質量。
五是暢通渠道,打造青工光明前景。國有企業要建立教培部門。責成專人負責職稱評定工作,建立職稱晉升檔案。結合企業人才結構、專業方向需要,與相關高等院校議定人才培養計劃,通過提高工資待遇、取得國家執業資格證發放津貼補助等形勢,暢通并鼓勵青年職工接受在職繼續教育。
青年職工隊伍建設和培養,是一項長期的系統工程,要抓住“關鍵少數”,發揮示范輻射作用,達到共同提高,持續發展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