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曉玲
(同煤集團園林綠化分公司,山西 大同 037003)
隨著新時期的快速發展,社會總體逐漸產生了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的特點,我國的工會組織在此時得到了迅速發展,工會成員大量增加,工會質量越來越好,對工會人員的幫扶力度和范圍越來越廣,真正的讓“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從嘴上落實到生活中。但是在工會的快速發展過程中也出現了一些問題,例如工會內部的管理不完善、工會結構復雜等,還需要我們的共同努力,創建一個新時期下的新工會。
工會是按照行業聯合方式由業主、工人組成的自身經濟利益組織,帶有一定的封建殘余思想,這些往往是工人意識覺醒的最終產物。中國共產黨非常重視工會工作,黨中央可以借助工會組織把工人階級團結在一起,形成強大的工人團體,工會組織為我國的快速發展貢獻了大量人力資源。與其他組織對比發現,工會組織具有獨特的屬性存在。中國工會的性質主要包括階級性、經濟性、群眾性、自愿性,階級性通常是指工人階級是工會的階級基礎,政治性指的是工會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所開展的工人運動,堅持科學理論作為指導,并始終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工會的群眾性又包含廣泛性、工人共同利益、維護工人權益等特點,工會重視職工的意愿,并充分發揮著注重民生的傳統。工會的經濟性是工會組織根據國家政策和國民經濟發展要求興辦的為職工生活服務的產業,有利于市場經濟的繁榮。
工會不僅屬于社會階級發展過程中所出現的矛盾產物,而且也屬于工人階級的群眾組織。中國工會的特點是鮮明的群眾性、階級性,這種性質的綜合產生了中國工會的獨特特點。雖然我國屬于社會主義國家,但是老舊的封建殘余思想還沒有完全去除,破壞了工人階級的切身利益,工會的政治作用就是對工人的合法權益給予維護,并使社會中的不和諧因素得到有效改善,鞏固黨的階級基礎,便于社會主義的穩固發展。
工會是社會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后所產生的矛盾產物,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逐漸發展進步的過程中,工會的作用從政治作用逐步轉變成了經濟作用,使工會的工作貼近經濟發展的現狀和人民群眾的物質文化需求。工會的經濟職能中,需要對工人階級的合法權益給予保護,這些是最重要的任務,滿足職工的生存發展需要,避免工人群體的貧困問題的出現,提高職工的生活水平,保障工人的正常生產生活。
中國工會是勞動者自愿組成的工人階級組織,是中國共產黨聯系基層群眾的橋梁,工會在本質上是群眾性和政治性的組合。工會職能中的文化功能可以幫助工人增強歸屬感和榮譽感,優化企業和職工之間的關系,化解職工與企業之間的矛盾,增強職工的溝通和理解。工會組織工人團體開展各種文化活動,調動工人的勞動熱情,增進工人和企業之間的了解,有利于工人幫助企業形成獨特的企業文化,轉化成企業的實力,更好地推動企業的發展。
階級屬性的群眾組織是工會建設與發展的本質。工會作為社會中的機構,需要提出符合社會經濟發展的基本要求,并完善工會的基本綱領和政策,使其更好地滿足時代發展需求。在發揮工會職能的過程中,還需要對其社會影響給予重視,以實現對職工合法權益的有效維護,提高職工團體的團結和凝聚力。工會的任務是協同黨和政府完成職工的就業問題,提高職工接受教育培訓的機會,建立正常的職工薪酬保障制度,完善職工的社會福利保障工作。在企業發展過程中,只重視發展速度是不對的,工會要積極發揮工會的社會功能,監督企業完善職工的勞動權益保障,發展新技術,降低職工的勞動強度,以確保職工的合法勞動權益得到保護。
新時期,工會職能的新形勢就是積極地參與到企業的管理之中。工會通過改革和創新,不僅可以使工會民主管理職能得到有效地發揮,而且還可以使企業職工的凝聚力得到明顯的提升,實現企業和職工的共同繁榮。工會代表要積極地參與到企業管理之中,發揮工會民主監督職能,鞏固和擴大基層民主的權益,確保職工的基本權利。新時期工會發揮職能的方式之一是在現有的企業管理上將企業的管理制度改進升級,豐富企業的管理模式,從而加強工會的監督職能。
新時期的工會要想發揮教育職能,需要幫助企業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新興理念的教育,面向全體職工展開技能培訓工作,參與社會保障系統的建設。發揮教育功能時要注意方法,思想要前衛,建立實名制的職工檔案管理,保障職工勞動和報酬的統一,開展職工溫暖互幫互助的活動,完善企業職工福利保障體制;創辦工會職工技能培訓活動,提高職工的綜合技術水平,打造一批高質量、高水平的職工團隊;協助相關部門完成職工就業的問題,為職工自主創業提供優惠條件,幫助職工重新進入企業工作或完成創業。
新時代的發展速度非常快,稍微的怠慢就可能導致工人被時代淘汰。新時期條件下,工會的職能仍需繼續發展和完善來適應不斷變化的時代,工會成員要不斷地學習新的知識,充實自己的大腦,提升自身的綜合實力,這不僅僅是保護自己不被淘汰,也是讓工會能持續的發展下去,為更多的人貢獻工會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