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 暢
(吉林藝術學院,吉林 長春 130021)
在網絡技術的高速發展下,目前網絡已經成為了我國高校大學生進行學習和生活娛樂的一個主要工具。各種在網絡上的信息共享平臺和傳播媒體,可讓高校大學生在學習的方式和途徑上有更多的選擇,同時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和時間進行針對性的學習,并且將自己的觀點和意見在網絡上進行發表,極大程度上將人與人之間的交際距離實現了時間和空間上的縮短。但是網絡本身也具有虛擬性、復雜性、潛隱性以及非控性的特點,導致學生在接觸和使用網絡時,在思想上極易受到惡性影響。因此作為高校中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承擔者,高校輔導員有必要在網絡時代展開新的思想政治工作。
在傳統的高校管理中,所采用的管理模式為統一性的組織管理,并且在很長時間內,高校學生的管理模式為,學生自主進行管理,輔導員進行正確引導,進而實現整個班級的民主化管理。但是隨著網絡時代的來臨,多元化思想侵入,越來越多的學生對班級管理模式有更多的觀點,同時也存在很多學生上通宵網、逃課上網的行為。而這些在網絡時代下所誕生出的行為都對傳統的高校輔導員班級管理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影響。
面對網絡帶來的巨大變化,高校輔導員在進行思想政治教學時,首先必須在自身的教育觀念上有所改變,能夠保障自己對思想政治教學的理解符合時代的要求。高校輔導員在目前的信息大爆炸時代,要改變原來說教式的教學觀念,和學生站在同一位置上,真正的去理解、呵護進而引導大學生的思想。改變傳統的“師導”“生學”教學觀念,要激勵班級中的班委去組織“回顧紅色經典”等新時代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動。并采用多形式和多層次的網絡新媒體和學生進行充分的交流,并且避免說教式的柏拉圖交流,最大化去贏得學生的認同,產生思想上的共鳴,提升思想政治教學效率[1]。
在網絡時代,高校輔導員面對網絡對大學生思想和傳統教育模式的影響,要保障思想政治工作的質量,還需要自身不斷進行網絡技術,現代信息教學技術的學習,提升對新技術、新理念掌握能力的職業素養。能夠在網絡時代對網絡環境本身有一個清晰的認識,繼而可以在思想政治教學中充分利用網絡的便捷性和網絡資源的豐富性等優勢[2]。主動探索出一條適合網絡時代的思想政治教學模式,加強和學生之間的網絡互動,并不斷推動高校輔導員思想政治教學的網絡化。
網絡化的進程是不可逆的,因此在網絡化的進程中,就高校的輔導員而言,需要結合網絡的特點進行思想政治教學手段的創新,在保留原有線下傳統教學的基礎上,也進行線上的網絡教學。線下傳統教學通過形式多樣和豐富多彩的教學方式宣揚我國社會主義主旋律;線上網絡教學主動就事實問題進行引導式的交流和討論,用輔導員自身的能力和魅力去影響學生的思想,建立網絡思想政治主旋律教育陣地。并實現線上和線下的實時對接,積極傳播社會正能量,加強學生對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程度和重視程度。
網絡的優點之一就是信息傳遞的快速性和便捷性,因此高校輔導員在網絡時代展開對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學時也需要借助網絡創建一個完善的學生信息收集渠道,增強對學生的關注力度,繼而了解學生思想的實際情況,展開多元化的針對性教學。具體而言,首先可以創建一個大學生——宿舍長——班長——輔導員的信息收集架構,進而透過該架構培養架構內學生的思想政治素養;其次需要在微信、微博、QQ等信息交流軟件中,第一時間對國際熱點問題提出符合我國主旋律的思想觀點,進而實現思想植入,并關注學生所關注的熱點話題,和學生一起進行思考和探索;最后高校輔導員自身也需要主動去添加學生為好友,并像普通朋友一樣進行交流,提升學生對自己的信任度,在潛移默化中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
綜上所述,在網絡時代,隨著高校大學生對網絡的依賴越來越高,網絡對我們生活滲透越來越深。作為一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輔導員,有必要就網絡對高校大學生的思想以及對高校輔導員思想政治工作的影響有一個清晰的認識,能夠正確合理的看待網絡的利與弊。進而在對高校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工作時,能夠充分利用網絡加強和學生之間的信息溝通,同時豐富教學的內容和方式;此外也注意避免網絡中的不良因素對大學生思想的影響。提升教學的感染力和影響力,整體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水平,保障我國高校大學生能夠在網絡時代形成一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
[1]武旭召,鄭巍巍,柴續續,等.互聯網背景下高校輔導員提高大學生人文素質的途徑創新[J].成都師范學院學報,2015(4):28-30.
[2]唐貴宏.論網絡時代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挑戰及對策[J].中國西部,2016(12):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