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映菊
(西南財經大學天府學院,四川 成都 610052)
近年來民辦高校規模、質量顯著提高,高校是為社會各行各業提供人才的重要源頭,它也有關中國社會的長遠、穩定發展,得到黨的重視。而現如今經過有關部門及政府的專項巡視,對高校黨建工作開展的情況并不滿意,“四個意識”不夠強,并存在重業務而輕黨建的現象。尤其當前新媒體、互聯網時代飛速發展,民辦高校黨建工作遭遇到前所未有的機遇與挑戰。
在現今二十一世紀的新新時代,網絡媒介飛速發展、信息內容全面轟炸,然而民辦高校傳統性依舊,黨建工作依然遵循精神傳達、開大會、文件學習的老舊模式,其重視學生的應用性培養而忽視了黨建工作。在此之外,民辦高校黨務工作者對黨組織的權力、任務、責任意識不夠強烈,不夠清晰,黨組織在學校中的作用不明確、黨建工作的水平低下等等原因都使得高校黨建工作開展起來舉步維艱。
首先,民辦高校的黨員流動性大,相關黨務工作干部選擇、培養難度大,有相當大一部分高校黨組織設備設施還不夠完善[1]。其次,民辦高校黨務工作者們對工作經驗的不足,在此種情況下就出現了部分黨務干部對黨建工作的積極性不夠、工作時膽子放得不夠大的情況。此外,由于民辦高校存在學生的黨建活動時間不夠或是經費不足等現實原因,黨組織的活動有客觀局限性,因此黨員得不到充分的鍛煉和學習,黨組織的作用也發揮地不明顯。
現如今民辦高校黨建工作開展方式主要還是聽取黨的文件、傳達精神、組織討論等的傳統形式,學生還是在校園公告欄等固定點進行宣傳學習,這樣的宣傳效率不高,存在著覆蓋面窄、宣傳形式單一的不良情況,導致效果差強人意。而新時代的學生是在經濟快速增長的社會條件下成長的,在這樣時代特色下成長的學生往往面對各種各樣的信息時無法正確選擇、無法判別,因此高校黨建工作開展的方式改革迫在眉睫。
多媒體用各種新形式實現了信息的傳遞和擴散,然而這些信息難以受到合理的管理和監控,信息真實性存疑、信息內容良莠不齊等現實問題讓民辦高校的黨建工作效果造成重大影響[2]。
學院要高度重視新媒體時代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建設好黨建領導班子、形成團隊合力。積極打造好政治上合格、堅強的領導團隊,為民辦高校黨建工作的有效持續開展奠定強有力的保障。
首先要結合并運用新媒體的特征,由此有效展開新媒體下的高校黨建工作。注意在開展工作時,注重民辦高校學生的基本情況與新媒體的規律特點有機結合,改變傳統黨建工作中的灌輸式思想,革新教育形式、實現角色轉換,認可、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3]。可以運用新媒體將民辦高校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開展起來。例如“學習中國”app中就有知識地圖、實景地圖、新聞微課程、專家解讀、理論文章、評論精選等眾多板塊。這種通過新媒體增加黨建工作實效性的方式,不僅能夠激發黨員與積極分子的學習熱情、增強理論自信,還能推動黨建工作和各項活動的展開,實現了新媒體為黨建工作的服務。
二要引導學生擴大視野,將我國的情況與世界各國的發展狀況作橫向比較,培養他們堅定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信念和自己正確的人生價值觀,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
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讓學生能真正認為黨的基本理論是能指導當代中國實踐的;做到育德、育心相結合,正確指導學生;做到課內、課外相結合,加強思想政治課程內容實踐;做到線上、線下相結合,運用好新媒體網絡時代對學生的有利影響,為學生輸送養分。
總而言之,民辦高校應當積極運用好的新媒體網絡時代所特有的特征性質,努力迎接新的挑戰與機遇,這樣就能提高民辦高校黨建工作的技術水平,就能實現以學生為主體的黨建工作的開展,在新媒體時代的浪潮中,實現民辦高校到現工作的改革創新。
[1]尹鳳.新媒體時代民辦高校黨建工作的實踐與創新[J].內江師范學院學報,2017,32(08):115-118.
[2]王淑華,袁孟輝,李旺根.新媒體時代民辦高校黨建工作的實踐與思考[J].計算機產品與流通,2017(08):219.
[3]王弘,蔡金平,馬曉瓊.新媒體時代高校學生黨建工作的創新與實踐[J].黃山學院學報,2017,19(01):5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