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傳海
最近看到沃興華發布了一個《致歉信·走尋》的信息。說自己本來在成都的展覽因為種種原因無法舉辦了十分抱歉。后來我在一位朋友的微信里看到了這樣一段話:
“沃興華老師的無奈!書法藝術的無奈!早在上個月就聽到消息說,有人舉報說沃興華老師的這個書法展,展出的作品太“丑”了,有誤導大眾之嫌。此事直接驚動到了“高層”,不想真的這次展覽叫停了!這是藝術界莫大的悲哀。這是沃興華老師第一次個人書法展,竟然經受了如此無知者的挑釁與破壞,我們一方面說弘揚中國文化,另一方面又在一群流氓的引導下無情踐踏文化,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啊?!……”這件事表面上看好像是書法中傳統與創新的博弈,但是其實這件事鬧到最后據說是給錢和給字上面展覽者和展館方談不攏所致。
有的人是把自己看作是“王羲之第二”的,一般自己寫的字不愿意隨便流出去,當然也不愿意多掏錢,也就是說是由于小氣所引起的問題,結果由于誤讀,一而再再而三,變成了一個社會藝術事件,好像這個社會對所謂的“丑書”不夠寬容等等。有的人也不作任何解釋,任由事件發酵,坐收影響之利,不花錢做了一個大廣告。從這件事可以看出,我們在書法上對所謂的創新是很敏感的。各自都有標準。只要稍加慫恿,即刻可以成為一場紛爭。而且可以說隔了若干年看一點意義也沒有!為什么?因為現在的人太會作秀,太會裝了。不真實!
有人問我,你在《書法清口》中所寫的壞料有沒有這種人啊?我說其實我是按照我們上海書法界里其中一個壞料為底本寫的,所以,是出自于生活源自于生活同時又高于生活,他們說真有這么壞嗎?看看這個人好像還挺斯文的,我說最怕壞料裝斯文,很多人想不到在書法界這個寫字的地方竟然有這樣的混蛋,我說這就是沃興華以前說起過的,當官不成,做生意不成,做學問不成,于是就混到寫字人里面來了。他有時也臺上站站,開開國語,一副人模狗樣的腔調,知道底細的知道他是沐猴而冠,不知道還以為他真的是弘揚核心價值觀。
在任何地方任何場合,都有各種小人混跡其中,這不足為奇。但我們自己要堅守做人做事的原則和底線,即便自己是個寫字畫畫的,腰板照樣是硬朗的!這就是古人所說的:文以載道。中國人為什么把《蘭亭序》評為書法第一?就是主張超脫而不世故!為什么又把《祭侄稿》評為第二?就是弘揚氣節而不屈膝!人生在世幾十年,有此兩點大節不虧,也對得起先祖和自己了,這也叫做人的腔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