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玉
(煙臺南山學院,山東 龍口 265718)
財務管理是企業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按照財務管理的原則組織企業的財務活動,并處理相關財務關系。為了滿足企業對財務管理人才的需求,大部分高校開設了財務管理課程和財務管理專業,并將財務管理課程設置于其他相關專業。本文對《財務管理學》在專業教學中的地位、現狀進行探討并提出相關建議。
首先,《財務管理學》在專業教學中處于基礎性地位。《財務管理學》在專業教學中所處的地位,是因為該課程以企業的財務活動為主,研究企業的籌資、投資、資本運營以及分配活動,在其他相關課程的教學中也會涉及。學生學習財務管理后,能夠樹立正確的理財觀念和資本運營能力。
其次,《財務管理學》作為核心課程,對其他課程的學習具有指導作用。財務管理涉及到的學科很多,它是一門系統性學科。尤其在現代企業管理中,財務管理已經成為現代企業管理的核心,財務管理能力也在企業管理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因而對其他課程的學習具有決定作用。
最后,《財務管理學》已成為一門重要的專業必修課。在會計、財務管理、金融學等專業的課程設置中,已經成為必不可少的課程。顯示出財務管理學獨特的專業地位,只有認真學習財務管理,掌握扎實的財務管理知識,才能成為財務管理人才的一員。
由于《財務管理學》是一門綜合性課程,其內容涉及到會計、金融等許多相關學科,這就需要學校的教學管理部門在擬定專業培養方案時,能夠全面的考慮各個學科之間的關系,科學、合理的安排每個學期的課程。然而在實踐教學中,許多高校在課程安排上不盡合理,相關課程之間的開設缺少一定的連接性,給任課教師的教學增加了難度,任課教師既要講解本門課的內容,還要補充與本門課程相關的知識點。
一方面,教師教學方法單一,教學手段落后的現象仍然存在。在課堂上,教師講解理論知識過多,缺少必要的財務管理教學案例,無法凸顯財務管理的實踐性,不利于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調動。另一方面,教師的業務能力也有待提高,不能將課堂教學當作完成課時量的一項任務。同時對于財務管理課程的期末考試,大部分高校只采用一種閉卷考試的考核方式,忽略了對學生實際解決問題能力的考查。
學生的知識無法靈活運用并融會貫通。財務管理是一門綜合性學科,其內容涉及到了會計、金融等各個學科。然而大部分學生在學習財務管理時只是單純的學習這門課程,沒有建立起與其他課程之間的橋梁,所以學生學習本門課程會覺得難度大。而且學生的學習目標不明確,缺乏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將及格作為本門課程學習的目標,無法真正運用到實際生活和工作中。
各學校教學管理部門應當定期邀請一線授課教師組織座談,認真聽取授課教師在本門課程教學中遇到的問題,并邀請教師提出寶貴意見,使本專業的培養方案更加完善,及時解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同時,教學管理部門還應當及時關注社會對本專業人才的需求情況,按照教育部的相關規定,合理調整本專業的培養方案,為國家培養出符合新常態的財務人才。
高校對于教師的培訓不僅需要在崗前安排,還需要進行后續教育。首先要求教師具有扎實的理論知識,其次要求教師在講授基礎知識時運用多種教學方法。教師在傳授學習方法的同時,還應當提升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雖然財務管理的基礎知識很重要,但是財務管理作為大學高等教育的一門必修課還應當注重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培養學生將課本知識運用于實踐操作的能力并具有正確的三觀和良好的道德品質。
教師在講解和輔導課本知識的過程中,需要幫助學生建立起本門課程的知識框架,運用經濟中的案例引導學生對本門課程產生濃厚的興趣。在課程考核中,增加過程性考核項目,使學生樹立起正確的學習目標。在學習財務管理課程時,學生能夠運用所學的財務管理知識,解決公司中遇到的財務問題。
綜上所述,在財務管理的教學中,需要教學管理部門、教師和學生相互配合、相互協作、與時俱進。在經濟快速發展的今天,涌現出更多符合新時代的財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