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楓
(長春中醫藥大學,吉林 長春 130117)
2007年,北京正式啟動以培養大學青年干部、團干部等為主體的青年思想政治教育項目,即“青馬工程”。“青馬工程”的開展在一定程度上規范了我國大學校園青年思想政治的教育工作,同時其對于校園校風文明的推廣與弘揚也有推動作用。
(一)培養模式趨于制度化
2007年5月15日,團中央于北京正式啟動“青年馬克思主義培養工程”。“青馬工程”的正式成立,標志著大學校園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又一新的教育規劃的實施。目前,我國在積極推進與普及大學“青馬工程”培養模式政策下,已取得一定的成績與經驗。在當前各大學高校中,“青馬工程”作為政府主張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科學模式,在堅持教學馬克思主義等基本理論觀點上,已初步形成了統一教學培養模式與培養制度。
(二)培養層次趨于梯隊化
大學“青馬工程”作為主要面對大學學生干部、優秀團員,以及學生黨員等不同群體對象,是當前我國大學“青馬工程”的主要培養模式。在大學“青馬工程”教育培訓中,以大一、大二為基礎階段先進行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學習,在其大二、大三階段后再相應進行較深入的思想政治教育,是當前我國大學校園思政培養共同模式。
(一)事關黨和國家的長遠發展以及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我國作為社會主義社會國家,堅持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與全面推進全民小康是當前我國社會發展的主要任務。在大學校園中,積極開展“青馬工程”,培養與加強大學青年干部與馬克思主義學習分子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當前堅持我國社會主義事業建設發展的基本原則。
(二)事關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普及化的歷史命運
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以及普及化發展不僅是當前我國社會主義事業建議的追求目標之一,同時面對與時俱進的社會發展趨勢,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發展還將決定我國社會主義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歷史命運。在大學校園中開展“青馬工程”,不僅有助于積極推動校園青年肩負起社會發展的歷史使命,同時對于研究與發展馬克思主義理論中國化發展還要積極作用。
(三)事關青年大學生的健康成長與全面發展
在經濟全球化發展趨勢下,文化與政治等多元發展并存,西方資本主義、個人崇拜等思想觀念不斷沖擊影響著我國當代大學生的身心發展與思想健康。因而,在積極開展大學“青馬工程”教育工程,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不斷追求自由民主等思想觀念不僅有助于培養與樹立我國大學青年的思想價值觀,同時還能有效促進大學青年健康成才,從而最終培養其全面發展。
(一)利用網絡娛樂平臺,引導線上互動活動的開展
在大學“青馬工程”開展過程中,科學運用互聯網工具,如微博、QQ、微信等網絡平臺。一方面,通過微博、微信等平臺下發學習任務或組織群體討論活動,從而在激發大學青年思想在政治學習興趣與積極性的同時,還有助于增加大學師生直接互動教學的親密交流關系;另一方面,在提倡線上互動教學過程中,還應區別于課堂教學模式的一板一眼的講解形式,在網絡平臺互動中應注重鼓勵與誘導學生積極思考與主動參與到以馬克思主義思想政治教學過程中。
(二)調動校園“青馬工程”建設積極性
一方面,可在加大大學“青馬工程”建設資金投入力度基礎上,提高其建設積極性,如加大大學思想政治教學財政資金力度,提高以馬克思主義與毛澤東思想等學習優秀分子的獎勵與表彰形式。另一方面,肯定與鼓舞當前我國大學校園“青馬工程”建設與培養工程。鼓勵與表彰優秀青年學生其學習馬克思主義等思想政治教育的積極態度與優秀成績,從而不斷弘揚推廣其當前大學“青馬工程”的人才全面培育作用。
(三)創新培養教育形式途徑,促進培養方式發展
針對“青馬工程”以培養堅持社會主義事業建設接班人為主要目標的培養計劃,在加強我國高校青年思政教育工作教學中,應遵循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為教學基本原則,借鑒與學習西方課堂開放式教學模式,并對我國傳統教學課堂培養模式以及教師為教學主導進行改革與創新工作。如實施公開課堂教學模式的基礎上,應激發學生互動參與積極性,不斷激發青年學生學習主體地位,削弱教師主導地位,從而改革與創新我國教學培養模式的同時,有效促進教學培養方式的發展。
“青馬工程”是一項具有長期性、戰略性和歷史意義的人才培養實踐工程。“青馬工程”是我國大學校園專為培養青年馬克思主義者與社會主義繼承人的培訓工程之一。在我國社會主義事業發展中,青年作為未來建設社會主義事業的接班人,對我國社會發展有重大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