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曉琳
(西華大學,四川 成都 610039)
學術界對于自我教育的內涵的解釋眾多,學者黃蓉認為,自我教育是受教育者根據思想政治教育目標和要求以及自身發展的道德需求,通過自我認識、自我學習、自我反思等方式,主動接受先進思想,自覺提高思想覺悟,完善自己道德品質的過程。鄭永廷指出,自我教育法是受教育者按照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標和要求,主動提高自身思想道德水平和認識以及及時糾正自己錯誤言行的方法,其實就是“自己”教育“自己”的方法。學術界對自我教育的研究為我們繼續探究自我教育奠定了一定的理論基礎,總結來講,自我教育其實就是“自己”教育“自己”的一種特殊的教育實踐活動,它區別于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等等,是在一定條件下,自己約束、發展自己,自覺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使自身的發展符合社會發展要求,通過自我修養、自我管理、自我完善等方式進行的一項高度內省的教育實踐活動。
(一)社會層面
第一,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日常化的助推器。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每個公民的責任,是推動構建和諧社會的基本要求,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日常化,深入每個公民的日常生活,那么自我教育就尤為重要,尤其是在高校中。大學生是社會未來的建設者和接班人,而推動核心價值觀常態化離不開當代大學生的作用,大學生自我教育在其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通過大學生自我教育,使其更準確地理解其理論內涵,理解其精髓,使其更好地融入大學生的血液之中,培養社會的新鮮血液。大學生自我教育可以更好地將其內化為自己的思想,內化為自己的精神追求,將其作為自己的信仰,并朝著目標前行,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將核心價值觀外化為自己的行動,在現實生活中踐行核心價值觀。所以,大學生自我教育推動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常態化的助推器。
第二,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催化劑。大學生是未來社會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是實現兩個百年計劃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重要力量。大學生自我教育意識和能力的培養對于和諧社會的構建至關重要,大學生自我教育能夠培養大學生良好的個人思想品質,塑造良好的個人品格,對于未來進入社會至關重要。大學生自我教育能夠推進大學生樹立公平正義、誠實守信等思想,與和諧社會的要求相一致,在未來社會中,大學生能夠堅持公平競爭的思想,維護社會有序秩序,不做任何不符合社會要求的行為,共同維護社會的穩定與和諧。在未來的工作中,也能夠進行和諧的團隊合作,在競爭中共同進步,在優勝劣汰中學會自我成長,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基礎。因此,大學生自我教育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催化劑。
第三,有利于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傳承是每個人應盡的責任,保護優秀文化遺產是每個人的自覺行動,大學生毫不例外。大學生自我教育能夠更好地了解和傳承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大學生自我教育能夠培養大學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塑造大學生良好的個人品格,通過不斷的自我教育,提升對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興趣,了解它的豐富性和完整性,理性認識文化,辯證看待文化,批判繼承傳統文化。大學生自我教育在現在、未來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展尤為突出,大學生自我教育能提升對傳統文化的認同感,這是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首要前提。
(二)高校層面
第一,推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標的實現。高校以教育為主,也不能忽視自我教育的作用,教育與自我教育相結合,能更好地推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標的實現。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水平的提升主要是靠相應的理論課,但是都多數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程都呈現出枯燥、乏味、方法單一的弊端,大多數這樣的理論課程缺乏吸引力、感染力,使得大學生對這樣的課程的認可度低,無法將課上教育者傳授的知識內化為自己的思想,更別談外化為自覺行為了。大學生自我教育能夠提升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水平,通過自我認識、自我修養、自我管理、自我調控等方式將教育者傳授的知識內化為自己的思想,并外化為自覺行為,每個大學生自我教育能力的提升,對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標的實現都是至關重要的,當然,高校教育者也要適時引導大學生進行自我教育,推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標的實現。
第二,有利于優秀校園文化的建設。高校校園文化是一個學校學生思想的集中體現,反應大學生這個群體的需求,體現大學生的實際生活,也反映了大學生對未來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追求。高校中大學生的思想狀況的各個方面在校園文化上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反之,大學生的思想程度的高低也將影響校園文化的建設。大學生自我教育意識和能力的培養,不僅能夠推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標的實現,也將推動構建優秀的校園文化。大學生通過自我教育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提高自身專業素質,提升各方面的能力,充實自身的精神生活,當然,大學生自我教育離不開相應的實踐活動,在自我教育的過程中,大學生能夠更有目標性、導向性地開展各種各樣的活動,豐富校園文化活動,使校園文化活動具有創造性和全面性,校園各種傳播媒介也能得到更好地利用,共同構建健康的、豐富的、影響深遠的優秀校園文化。當然,優秀校園文化與大學生自我教育是相互推動的,在優秀的校園文化中,大學生能夠更好地進行自我教育。
(三)個人層面
第一,是大學生成長成才的指明燈。當代大學生具有較強的進取心和競爭意識,渴望自己的理想能夠如自己預期的那樣通過自己的努力實現,希望自己能夠擁有一個美好的未來,但是,受社會多種因素的影響,大學生在實現自己理想的道路上往往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同時也有各種各樣的誘惑在影響著他們當初那顆想實現自己理想的心,而自我教育在當代大學生實現理想的道路上就充當著指路明燈的作用。大學生自我教育能夠使教育者的教育和大學生的思想內化相結合,提高高校的思想教育水平,提升大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有利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塑造良好的個人品格。大學生的自我教育意識和能力的提升能否提升大學生辨別是非的能力,理性看待問題,培養辯證思維等等,這些,能夠使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使大學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健康素質,不斷完善自我,未來進入社會,也能及時適應社會的種種復雜環境,增強社會責任感。所以,大學生自我教育是大學生成長成才的指路明燈。
第二,有利于大學生形成終身學習的目標。“學到老,活到老。”是當今社會的風向標,智能社會離不開終身學習,一旦停止學習,就將脫離社會發展的軌道。大學生自我教育能夠推動終身學習目標的實現。當代大學生具有較強的自主學習意識和能力,求知欲和競爭欲推動著大學生不斷地學習,大學生更容易培養其終身學習的思想。大學生自我教育培養和堅持能快速地掌握社會的先進思想及先進知識,在自我教育的道路上樹立正確的思想,培養大學生社會生活的能力,避免在復雜的社會生活中輕易放棄自我,使自身的發展偏離社會發展軌道。大學生自我教育的增強推動個體終身學習目標的樹立,當然,終身學習也將使個體不斷堅持自我教育,不斷完善自我,最大程度實現自我。
大學生自我教育的價值體現在社會、高校、個人三個方面,對于社會而言,可以更好地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推動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傳承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對于高校而言,推動高校教育目標的實現,也可以構建優秀的校園文化;對于個人而言,大學生自我教育能夠使自身實現理想目標,也能夠樹立終身學習的目標。所以,大學生自我教育對于整個社會而言非常重要,高校應該重視大學生的自我教育,積極引導和培養大學生的自我教育意識和能力,為未來社會的發展積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