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 麗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金城學院,江蘇 南京 211156)
由于航空服務工作的特殊性,對于空乘人員素質的要求比較高,要求空乘人員具有穩定的心理素質,面對危機時臨危不亂;擁有敏銳的觀察能力,善于發現問題,果斷處理問題;具備靈活的溝通能力和應變能力,有效的與不同類型的旅客進行溝通;還要有很強的親和力,為旅客提供充滿愛心的服務。另外還要具備良好的團隊協助能力,能與組員密切配合共同完成航班任務。這些素質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夠養成的,要通過學校教育、航空公司以及空乘人員個人,三個方面的共同努力從而提高空乘人員的綜合素質。
(一)加強學生日常管理模式
由于空乘職業的特殊性,空乘專業學生的日常管理模式要區別于其他專業,應該采取半軍事化的管理模式,從學生的儀容儀表、行為舉止、課堂表現、宿舍內務、上課考勤等多方面對學生進行量化考核。通過半軍事化管理能夠提升空乘專業學生的心理素質,加強自身責任感,能夠養成吃苦耐勞的習慣,從而有利于全面提高空乘學生綜合素質,為今后的服務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重視實操技能培訓
對于高校而言,雖然教學是為了學生能夠走上航空服務的工作崗位,但日常教學的實踐課程與真正工作時的實際操作必然是不同的。很多老師是理論研究者,并沒有真正的飛行服務經驗,這就需要高校教師與航空公司加強接觸,根據實際需要研究出更為優質的課程內容。定期請工作在一線的乘務人員走進校園,通過開展學習研討會、開辦講座、日常授課等形式使學校教育與實際工作始終不脫節。鼓勵學生日常開展調研,回校后各小組進行交流互通,潛移默化地加強實際操作能力的培養。
(一)提高招聘門檻
航空公司在要求空乘人員服務質量的同時,首先應該從自身做起,在招聘前,就應把應聘者的要求細則化、規范化,確保入選人員質量。其次,在招聘環節,應更加注重考查人員的文化素質和人格素養,面試環節應避免老生常談,千篇一律的問題,個性化,與時俱進的問題應被采用。同時,面試考官也應注重自身學習,成一種良性反饋的循環模式。
(二)健全培訓機制
對于新雇員的初始的培訓,首先,航空公司間應該互相學習,借鑒國內外優秀的培訓模式,配合實際情況加以改善及運用。在培訓期間,講求因材施教,在同質中注重個性,在規范中發展個性,完善激勵制度,鼓勵為主,獎懲分明,激發學員積極性主動性。
(三)推進行業建設,促成校企合作
航空公司應該努力承擔社會責任,在追求經濟效益的同時,看清共贏才是社會發展的趨勢。合作才能進步,只有在合作中才能及時糾正錯誤,改進不足,學習經驗,行業間應該做到信息流通,資源共享,用戰略的眼光看問題,長遠的眼光謀發展。學校與企業間應該建立合作,把企業的要求與學校的課程安排做到完美對接,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培養出符合航空需求的優秀人才。
(一)端正服務態度
每一項工作都必然是辛苦的,航空服務工作也不例外。常年倒時差,國內外奔波,與家人聚少離多,緊急情況隨時可能發生,不能吃苦是做不好服務工作的。所以空乘人員要端正服務態度,干一行就要愛一行,全身心投入到服務工作中去,要兢兢業業,不抱怨不推諉,信念要堅定,還要時刻捧著一顆服務旅客的紅心,真正的把旅客當做親人和朋友,全心全意為旅客服務。
(二)刻苦鉆研業務知識
只有具備良好的專業技能和業務知識才能在客服務中,使每一位旅客滿意,而扎實的業務知識是空乘人員提高服務水平的前提和保障??粘巳藛T除了要熟練掌握機型設備、應急情況的處置、服務程序、餐飲知識,還需要了解航線知識、急救知識、地理知識、心理學知識等等。所以,作為一名乘務人員,飛行之余,一定要刻苦鉆研業務知識,不斷進行夯實,努力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
(三)提高服務技巧
擁有良好的服務技巧,是當代社會對空乘人員的工作提出的基本要求,也是提高服務質量的重要因素。首先空乘人員要掌握一定的溝通技巧,掌握語言藝術,用禮貌、幽默的語言與旅客交談,并且用含蓄、委婉的話代替禁忌的語言。一個個人的說話方式通常代表了他的處事模式,思考方式。受成長環境的影響,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表達方式。而作為一名乘務人員要培養自己交流的藝術,有的人說話叫人笑,有的人說話叫人跳,表達不同,結果不同。不同類型的旅客,自然是要有不同的話語表達模式,這就要求在平時的工作中注意積累,觀察學習,時刻保持虛心的態度,生活處處有學問,特別是溝通的學問,更是無處不在,一生受用。
在客艙服務中,空乘人員要與形形色色的旅客打交道,因此,還要善于揣摩旅客的心理。不同類型的旅客的性格、愛好、心理需求是大不相同的,因此要想使旅客滿意,就應該了解他們的性格特點,有針對性的服務,做好個性化的服務,從而滿足不同旅客的服務需求。
對于空乘人員素質的高要求,不僅僅行業發展的需求,同時也關系到空乘人員的自身發展。相信只要通過學校的扎實的基礎教育,加上航空公司嚴格的崗前培訓以及空乘人員個人的不懈努力,空乘人員綜合素質的提升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