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秋玉 河南大學
國畫作為我國繪畫領域當中的重要部分,同時也是我國的傳統文化,而現如今的高校國畫教學當中由于外來文化的影響,直接或間接地影響了國畫的變化與發展。在高校國畫的教學當中融合傳統文化藝術,不論是在作品的內容上還是形式、精神上等,都有著不可分割的關系。其中國畫的主要內容就是把作者對人生、自然、社會等方面的見解和認識,而現如今的高校國畫教學當中由于外來文化的影響,所以在高校的國畫教學當中融合和銜接傳統文化藝術再進行教學。
高校的國畫教學當中把傳統文化藝術融合進來,需要教師能夠深入地挖掘和運用傳統文化藝術資源,不僅要給學生提供可以創作的靈感和思路,還需要學生能夠完全地掌握傳統文化藝術。國畫不僅僅是一門重要的教學課程,更是包含著“繪畫十三科”的歷史發展,國畫所涉及的分類有很多,其中包括人物、山水、禽獸以及花鳥草蟲等,有的還是水墨、清綠等作品,而且現如今大部分的高校國畫教學都是和西方的素描相結合,致使我國的國畫教學缺乏一定的國學文化深度,那么這就需要教師能夠合理地運用傳統文化藝術資源對學生進行美術教學,有效的促進我國國畫教學的模式。相對于傳統文化藝術資源其主要的內容就是分為技能型和內容型資源。其中的技能型資源就是指剪紙、堆貼畫等藝術,這些文化藝術具有一定獨特的藝術語言,就能夠為我國的國畫教學增添豐富、形象的教學素材。例如,當學生在學習地域風格國畫的時候,這個時候教師就可以根據當地的文化藝術形式讓學生融入國畫創作思路中。
隨著現如今藝術國際語境的影響,現在有很多的高校已經開始在校園當中不斷地改革和實施國畫教學,主要根據傳統文化藝術來培養學生的國學、哲學精神以及審美藝術的素養,不斷地優化國畫教學課程。在進行優化國畫教學課程的時候需要注意在美術課程的設置方面,需要注意國畫和國學內容的相結合,國學當中的內容有著傳統文學、藝學等類型,所謂的“氣韻說”理論也是國畫藝術品格的展現方式。例如,教師可以給學生設計一些關于《國學基礎》的課程內容,讓學生能夠在學習的過程當中充分地了解傳統文化藝術的重要性,或者是也可以在學習《古畫鑒賞》的時候,讓學生能夠自主的選修,以此來增添自身的文化藝術素養。
教師給學生構建的時間基地需要能夠根據高校國畫教學和傳統文化藝術相結合的氛圍之下再進行構建,能夠不斷的提升教學質量和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所構建出來的時間基地盡可能的多樣化,能夠根據當地的地域文化藝術資源進行建設,再把當地的博物館、藝術館和歷史文化遺址等進行相結合,最終實現國畫教學當中融合和銜接傳統文化藝術。或者是高校教師能夠不斷地創新教學模式和方法,運用多元化的教學模式進行教學,可以對學生采取項目教學法、案例教學法以及情境教學法等形式進行教學,合理的把國畫教學和傳統文化藝術資源相銜接。例如,教師就可以對學生運用項目教學法進行美術教學,引導學生能夠參與到國畫的活動當中,在根據當地的地域文化進行開展主題,讓學生能夠自主進行研究和分析,最終有效的提升學生對國畫創作的水平。
在高校的美術教學當中應當構建完善的評價體系,主要以學生的評價作為主體,以此來深入地了解傳統文化藝術融合在高校國畫教學課程當中的教學效果,讓學生能夠通過和同學之間的溝通和交流,進行總結經驗,最終再進行評價。相對于高校當中的美術畫展,需要能夠完整地反映出學生在整個學期當中的課程改革教學、實踐基地等各環節課程教學方式、方法、教學情況、教學效果等的綜合結果;但是對于商業的畫展,其主要的內容就是能夠根據項目訂單的形式對學生的學習美術成果進行深度的檢測和評價,以此來反正出真實、有效的社會檢驗與評價效果。教師還可以適當的給學生開展課程畫展,其中就要包含傳統文化藝術資源課程內容、專家講座等內容,并讓學生進行評價,教師在從中獲取到新的教學思路和教學模式,所以需要國畫的教學課程和傳統文化藝術資源相融合的時候能夠建立完善的評價機制。
綜上所述,在高校的國畫教學當中融合和銜接傳統文化藝術,它是一項漫長的教學過程,需要教師能夠完全地掌握和了解新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還要不斷地規劃適合學生學習的方法,以此才能夠加強高校的國畫教學當中融合和銜接傳統文化藝術,讓高校的美術教學能夠更好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