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曉東
(湖南農業大學東方科技學院,湖南 長沙 410128)
新媒體的發展、新經濟形式的出現給高校的就業工作帶來了新挑戰。面對這一挑戰高校就業服務應該圍繞“精準服務、精準指導、精準幫扶、精準對接”四大核心,利用新媒體努力推進精準就業服務工作。精準就業服務的內涵就是要將高校的就業服務工作標準化、流程化、精細化、精準化,根據學生的實際需要個個性特點有針對性的給畢業生提供就業指導服務幫助畢業生解決就業中的現實困難和實際問題,實現畢業生個性化、高匹配就業;要建立學生個人就業能力信息庫,根據學生的就業能力和職業技能全程化開展就業服務和指導,在大學生不同的就業階段,分步驟、分層次、有針對的開展精準個性化的就業指導;要通過數據分類依照就業需求將大學生就業情況進行系統分類,對存在就業困難的畢業生根據不同類別和具體情況,分類分步驟精準幫扶;將單位需求與學生需要實現精準匹配,做好用人單位和學生兩大就業工作主體的牽線搭橋工作,做好用人單位和學生之間的精準對接,提高學生就業質量同時減少用人單位招聘成本。
(一)加強當代大學生的新媒體素養教育
隨著科技的發展和智能移動互聯網應用技術的普及,眾多新媒體傳播技術被廣泛應用并成為當代大學生普遍使用的社交工具。同時新媒體所承載的海量信息和幾何化的信息傳播模式也迅速拓寬了大學生的視野,信息量的增加和傳播速度的加快也使得大量不真實的、負面的、惡意炒作的信息無法有效去雜,讓大學生真假難辨,在各種利用新媒體傳播的就業相關的信息中同時也存在這些問題。因此加強大學生的信息選擇能力、理解能力和評估、反饋能力的教育也勢在必行。新媒體素養教育能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信息傳播內容,培養學生對媒體的信息的辨別和認知能力,同時還能引導學生利用有效資源不斷進行就業能力提高。大學生學會有效利用新媒體傳播的就業信息是利用新媒體開展精準就業工作的先決條件。
(二)加強就業信息媒體平臺的建設
學校要建立學生學涯和職業就能數據庫,將學生的專業課程學習、社會實踐、專業技能、實踐技能等情況進行系統收集,建立學生就業能力情況個人檔案。利用新媒體平臺從技術和硬件層面要深入研發精準就業服務工作的大數據系統,加強就業信息處理的精準化水平。構建由學生企業基本信息系統、就業信息收集整理分析系統、就業信息發布渠道系統、就業信息求職信息交互聯動系統等構成的精準就業服務工作的大數據系統。同時利用微信、微博、APP等建立數據共享、信息統一的為學生服務的多元化新媒體就業信息平臺。打破傳統就業統一信息發布的模式,利用新媒體技術抓取搜集適合學生的招聘信息通過數據分析根據學生的就業需求進行一對一的精準信息推送。借助就業信息平臺和新媒體信息發布平臺構建由“就業意向登記系統”、“就業信息動態系統”和“就業動態實時反饋系統”組成的就業信息通報和反饋機制,對畢業生就業現狀、就業進展、就業結果進行實時跟蹤、反饋、記載。
(三)建立多媒體方式的互動提高就業精準度
學生的就業教育方式在新媒體環境下要更加多樣化、多元化,學生的就業指導也要實現融媒體和多媒體化。利用新媒體手段舉辦“線上+線下”的就業政策解讀和指導講座、簡歷大賽、模擬職場大賽等各類就業實踐活動,擴大活動的影響力、參與面與覆蓋面,起到引導就業趨勢,提升畢業生求職技能和就業能力的作用。還要在新媒體信息平臺上開辟專門的“就業咨詢”板塊,利用就業指導老師、輔導員的個人微博、微信平臺,通過線上的“一對一就業咨詢指導”和在線群內答疑,實現群體中的個性化指導,做到“一生一策,一生一議”。利用大學生喜聞樂見的就業教育形式和方法,充分地把新媒體技術和設備運用到大學生就業工作中去,可以提高大學就業的積極性,還能強化學生專業能力,提升就業服務的精準性。
新媒體時代,適應新形勢的專業化就業指導師資隊伍建設滯后,大學生就業意識、就業觀念還與社會現實需要存在偏差是目前高校大學生就業服務工作中存在的主要矛盾。新媒體使高校開展就業工作形式和渠道更加多元化、多樣化,但對于高校就業服務工作的也提出了更高的眼球。因此,高校就業服務首先要利用新媒體網絡平臺和大數據信息技術等手段,強化畢業生就業意識;同時暢通互動溝通渠道,引導大學生主動、合理、有效利用新媒體;再次提高師資水平,提高高校就業工作的專業化水平;最后還要積極探索,開展新媒體就業指導與服務等措施來提高就業工作服務的精準度。
[1]韓樹海.對加強新媒體環境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性思考[J].長春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1).
[2]高曙先.淺談新媒體視閾下的“90后”高校畢業生就業[J].北京教育,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