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紅娟
(西北民族大學,甘肅 蘭州 730030)
民族學校的理想堅定程度,直接關系到我國的民族團結和地區(qū)穩(wěn)定,通過發(fā)現(xiàn)現(xiàn)階段民族學校所面臨的問題,實施相關舉措,將對民族學校的建設帶來提升。
(一)認同黨的執(zhí)政能力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但是信心不足
87%對中國共產黨的執(zhí)政能力和對中國走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充滿信心”或者“基本有信心”,但是也有8%的學生對此“基本沒信心”或者“完全沒信心”,這樣的數據表明,大學生黨員中,也存在著理想信念淡薄的情況,他們對中國共產黨的執(zhí)政能力信心不足,或者有所懷疑。
黨員對理想和信念缺乏穩(wěn)定這個現(xiàn)象,和黨員所處的成長環(huán)境密切相關,同時,西方一些價值觀給他們也帶來了巨大的負面影響,社會上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個人主義盛行,大學生作為接受新文化很快的群體,很容易在文化的交流和碰撞當中,進行自身的價值觀與價值觀的融合和調整。在民族學校當中,宗教信仰也對大學生的價值認同帶來了影響,因為受到了一些亞宗教文化的迷惑,導致大學生在政治信仰上處于迷茫狀態(tài);一些來自單一少數民族聚集地的學生,對文化有著排斥性,并不愿意融入到大學的環(huán)境當中,影響到了大學生合作;部分民族文化十分保守,阻礙大學生接受新的意識形態(tài)。這些因素,都動搖了大學生黨員本應該堅定的信念和信心。
(二)學習科學的政治理論狀態(tài)端正但是認識不足
正確的理想和信念以科學的政治理論為基礎,絕大多數學生黨員,對學習“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是十分認可的,但也有一部分學生不認同馬克思理論對現(xiàn)在中國建設當中仍處于指導作用,說明已經存在了潛伏的信仰危機。
這種現(xiàn)象的形成,是在冷戰(zhàn)后,西方從未停止過對中國的“分化”、“西化”,一直希望中國進行顏色革命,他們通過網絡、衛(wèi)星電視、廣播等手段,對我國進行意識形態(tài)上的滲透,沖擊大學生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宣傳普世價值,讓大學生中存在一些對共產黨執(zhí)政不認同的想法,動搖了學生的信仰。其次,學校內也存在教育工作上的不足,學校的思想教育力量薄弱,從教人員素質不高,教育手段單一,相關活動、宣傳開展也不足,最后導致教育缺少實際效果。學校沒有建設好思想陣地,讓學生不能夠有堅定的理想和信仰。
(一)完善育人教育
在提升學生信仰堅定程度的教育上,學校要首先提升自己的育人機制。學校應該加強黨政干部、思政教師、政治輔導員這三支隊伍的建設,使他們能夠更好地開展對大學生的思想教育;提高思政隊伍的任職標注,分層次地對隊伍的人員進行培養(yǎng),從而提升思政隊伍的業(yè)務能力。
(二)建立理想信念教育長效機制
民族學校大學生黨員具備著特殊性,針對這一點,對大學生的思想政治建設工作,需要進行深入持久的推進,結合學生黨員的理想教育和先進性教育,建立長效的大學生黨員教育機制、管理監(jiān)督機制和崗位實踐,從而讓大學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工作落到實處。
(三)堅持正面灌輸和形象滲透
通過“思想政治理論課”這一渠道,用“科學理論武裝人”,引導大學生建立馬克思主義科學信仰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想。如果不占領思想領域的陣地,大學生就會接受錯誤思想的灌輸。“灌輸”不是強制性的說教,而是以理服人、以德服人、以情感人,要使用更加生動的方式,提高理想教育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同時,因為民族大學有很多不同情況,學校的工作者需要提升對不同民族的認識,因材施教,區(qū)分對象,讓工作中針對性更強。學校可以根據院校實際,讓學生走出課堂,進行更多的實踐活動,通過體驗交流、歌曲欣賞、知識競賽等方式,進行思想上的滲透,通過建立實習基地,讓民族學校學生在基地活動中接受更多形象的“滲透”,鞏固理想教育的信念和教育成果。
(四)建立網絡陣地
通過建立和設置教育主題網站,從而構筑馬克思主義的網絡陣地,搶占理想和信念教育的制高點。很多民族院校的相關網站都比較落后,可以加強與其他學校的溝通和合作,學習和見解成功的經驗方法,建設一個思想性、知識性、趣味性和服務型為一體的網站,從而對大學生進行理論上的引導。
(五)加強校園文化建設
校園文化是一個開放的系統(tǒng),非常容易受到其他社會文化的影響。民族學校當中,不同的民族文化發(fā)生碰撞和交流,所以民族學校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受到學校文化的構筑。學校要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充分利用學校報刊、電影、廣播和活動,建立堅定學生理想和信念的文化氛圍。依靠學校的社團,舉行活動,對黨的新政策和新思想進行宣傳,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堅定他們的信仰。
民族大學特殊的人員構成,讓民族大學的思想建設工作變得特殊,學校內的思政工作者,必須重視自己的工作,提升學生黨員的理想和信仰的堅定性。現(xiàn)階段,由于國際和國內形勢,恐怖組織和分裂實力已經開始向大學校園中滲透,尤以民族學校為甚,通過建設思想陣地,可以組織這些勢力在校園中擴散,維持黨的執(zhí)政安全性和國家安全。
[1]陳旭林.當代大學生黨員理想信念教育研究[D].江西財經大學,2017.
[2]趙靚,關鋒,史明濤,周迪.提升民族院校學生黨員培養(yǎng)質量的研究與實踐[J].學園,2016(06):3-4.
[3]馬偉.大學生黨員理想信念教育研究[D].西南大學,2010.
[4]廉武輝.加強民族院校大學生黨員理想信念教育探析[J].中國電力教育,2008(21):209-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