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 利
(陜西青年職業學院公共課教研部,陜西 西安 710068)
和普通高等教育相比,高職教育和市場需求相貼近,即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主導,對學生職業生涯、職業能力加以規劃。隨著國內經濟結構的調整與轉型,市場競爭日漸激烈,而企業員工壓力驟增,做好其身心素質的改善,逐步提高其職業能力,儼然成為各企業發展的共識,而這也在某種程度上使高職體育教學改革工作勢在必行。
對于高等職業院校而言,基礎教學活動的施行,往往是由傳統教學模式演變而來,而高職院校由于注重學生實踐能力和專業能力,僅將專業化、技術型人才的培養納入重點。但是,在社會經濟格局轉變的背景下,各學科間呈現緊密關聯,這也在某種程度上導致企業對于人才的需求呈現綜合化、多樣化的特點。而在此過程中,高職院校借助對體育教學活動的改革,使之能夠在提高學生職業修養、文化知識的前提下,培養其身心健康發展。例如:數控類專業,由于長期從事于數控機床、數控車床等工作,過多地站立狀態,使之在體能消耗的情況下,保證數控工作的精確性、準確性,而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對該專業的學生身體健康狀態、體能儲備等要求較高。
首先,教學目標定位不準。在高職體育教學、普通高校教學探討中,可知前者是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導向,后者則是以倡導研究型人才為教學方針,這也決定二者教學目標間的不同。即對于高職院校教學工作而言,其應以職業教育為目標,通過對教學規律、教學現狀的把控,輔之國家規定的教學理念,擬定相應的教學目標。但是,由于諸多因素的限制,導致高職體育教學過于跟隨普通高校教學模式,使之在教學目標定位不準的情況下,難以對學生專業需求予以考量,不僅利于職業市場的定位,還會喪失高職教學的獨特性價值。
其次,教學方式過于落后。基于傳統教學觀念的制約,導致高職院校教學處于保守階段,即在教學方式傳統、缺乏創新等條件下,過多地沿用本科院校、中專院校等教學方式,使之其未融合自身現狀和學生特點的同時,選擇灌輸式教學模式,使學生呈現被動學習的狀態,難以凸顯自身的教學主體地位。再者,雖然在個別高職院校內雖已做好體育教學改革工作,但“照貓畫虎”教學模式的存在,使之呈現“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教學狀態,不利于高效課堂的營造。
(一)教學目標改革
現階段,高職院校教學工作的施行,是以專業特點為依據,對學生職業規劃予以思考,原因在于:專業的不同,決定其市場工作、體能要求的差異。對此,筆者建議高職院校可在體育教學中,依據學生專業和職業能力做好教學目標的改革工作,通過對其職業技能、體能需求的培養,使其更好適應崗位環境。例如:電工或塔吊等崗位,不僅要做好攀登、引體向上訓練,還應逐步提高學生說上肢力量、攀登協調性,便于在工作崗位內保持良好的體能;汽運和制冷專業的學生,可以協調性、靈敏性體育訓練的方式,強化其實踐操作能力;從事軟件編程和平面設計的學生,可借助對軀干和頸椎的鍛煉,減少伏案狀態下對頸椎的影響。總之,高職院校若要保持長遠發展的路線,則應以“職業能力導向”為前提,依據學生專業和特點的不同,擬定針對性課程教學模式,使其能夠在提高身體素質的前提下,滿足職業需求[1]。
(二)教學內容改革
通過對現代市場、企業人才需求點的思考,可知高職院校只有做好教學內容的改革工作,方可在增強其身體素質的同時,獲取崗位資格。對此,筆者建議在高職體育教學中,以教學內容改革為前提,是目前學生進步和院校發展的關鍵。即依據各專業學生的特點,對各崗位身體素質標準予以驗證,再借助合理性、科學性教學模式的融合,使其能夠為體育運動能力的提高創造條件。例如:計算機專業學生,由于長期伏案工作條件,對背部肌肉、頸椎均造成極大影響,而培養其騎自行車的愛好和習慣,能夠在保證身心健康調整的前提下,為崗位工作奠定基礎[2]。
(三)教學方式改革
以“職業能力導向”為目標的高職體育教學改革,可借助教學方式改革的方式,逐步培養學生體育興趣,再通過多元化教學模式的融合,提高學生興趣度,以競技比賽的形式驗證體育教學成果、訓練成果。仍以計算機專業學生為例,融合多媒體技術手段,輔之講解、演示等方式,使學生深刻意識到“自行車運動”的意義,再以自身特點和現狀,選擇適宜的運動,如公路自行車、山地自行車和技巧性自行車等,能夠加快高職院校體育教學改革工作[3]。
總而言之,高職院校雖在職業教育中取得顯著成績,但以“職業能力導向”為基準的體育教學改革,仍面臨諸多困境,不僅不利于教學改革工作的實現,還會降低學生身體素質。對此,筆者建議高職院校教師應全面認識到“職業能力”和“身體素質”間的關系,以針對性體育教學改革工作的施行,逐步提高學生身體素質,以此滿足社會和企業對應用型人才的需求。
[1]王艷珍.基于職業能力為導向的高職體育教學課程改革研究[J].現代交際,2015(7):197-197.
[2]朱時懿.職業能力導向下的高職院校體育教學改革研究[J].中國市場,2016(35):195-196.
[3]錢巧鮮.以職業能力為導向的高職實用性體育課程改革研究——基于工場操作類職業的實踐探索[J].江西電力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6,29(2):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