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舟洋
(河南師范大學,河南 新鄉 453000)
VR,全稱Virtual Reality,即虛擬現實,是近年來出現的高新技術,通過建模和編碼的方式模擬產生一個三度空間的虛擬世界,提供使用者關于視覺、聽覺、觸覺等感官的模擬,讓使用者如同身歷其境一般,可以及時、沒有限制地觀察三度空間內的事物。美國高盛集團預測,到2025年,VR教育產值有望達到7億美元,VR市場規模將超過800億美元。在中國,VR在教育領域中是將虛擬仿真技術應用到課堂中,利用交互式體驗和人機的無縫對接,從而提高教學效果。
“VR+教育”的核心優勢在于具有沉浸感、體驗感,可以給使用者絕佳的真實體驗,仿佛身臨其境,讓書本中的文字知識變得可觸摸、可感知。[1]VR教育具有交互性、體驗性,是可實現集教學、體驗、實踐于一體的立體化教學。這種新時代的教學模式,給教師教學帶來了新的機遇,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夠使學生的創新能力得到鍛煉,為社會提高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
從自然科學的角度講,VR教育能讓學生在虛擬現實中去親身感受和探索自然科學的奧秘,學習天文生物等科學知識,教學媒介不再僅僅拘泥于教材和課件,教學地點也不再是固定在教室的座位上,而是親身體驗和互動式的教學;從心理學的角度講,VR教育能夠增強學生的同理心,讓學生理解“換位思考”的內涵,學會體會他人的情緒和想法,設身處地的為他人考慮。斯坦福大學的虛擬現實與人類交互實驗室(VHIL)利用VR做了一系列心理學實驗,其中一個實驗邀請一批大學生志愿者們戴著VR設備體驗人類在亞馬遜叢林的濫砍濫伐,實驗結束后,在志愿者面前打翻一杯水,結果參加了實驗的人,擦桌子時比普通人用的衛生紙少,由此可見體驗了虛擬伐木后的志愿者們更知道要保護環境了。
總而言之,VR教育的價值不是讓學生看到3D版的孔子在講《論語》,而是是讓學生“成為孔子”,體驗他的人生,然后通過思考得出自己的結論。在教師的指導下,VR教育給學生帶來的不僅是科學知識的傳遞,也是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塑造,這才是虛擬科技在未來教育領域中發展的方向。
首先,VR教育對教師的專業發展提出了新要求,教師需要與時俱進,不斷轉變教學思想和教學模式,立足于虛擬時空來向學生傳遞文化知識,進行人文關懷。其次,以傳播學視角看,在VR教育的信息交互場中,受VR技術影響,作為傳統教育信息交互場中,主要參與者的教師與學生,正遭受多方質疑。[2]VR教育的虛擬性使得在其空間內有無限的可能,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時存在許多不確定因素。同時,VR教育涉及軍事、生物、天文、多媒體信息技術、心理學科等多方面知識,要讓老師在很短的時間內掌握這些知識,并能夠進行教學,對于任何一個系的師資力量而言,都會存在不小的挑戰。最后,VR教學過程和成果在數據中不可視化,教學檢測評估系統并不健全,使教師無法準確地獲知學生哪方面的知識需要進一步的指導,也不能再用傳統教學模式中的評估標準來衡量學生的學習水平。這些都是VR教育模式下,現代教師需要面對的挑戰。
(一)轉變教育理念
教師應緊跟時代發展的步伐,及時轉變教育觀念。在“互聯網+”環境下,整個社會的學習方式必將發生深刻變革,教師的能力結構和專業發展方式,都會發生重大變化。[3]很多教師的教育理念比較保守落后,堅持以“教材”、“課堂”、“教師”為主的教學觀,不能接受“互聯網”時代下的虛擬網絡教育。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VR技術與教育領域相結合勢在必行,因此教師應該秉持兼容并包的教育理念,積極接受新事物的發展,接納、學習和使用VR教育模式。
(二)接受專業技能培訓
由于VR教育的虛擬性和跨時空性,教學形式靈活多樣,教師應該通過培訓、交流等方式,提高教師在VR教育過程中的專業技能,合理安排課程內容,巧妙利用多種媒介設計和組織課堂的能力,更好地發揮VR技術的優勢,真正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果。[4]同時,應該鼓勵一線教師與VR教育企業組成VR教學資源開發團隊讓教師最大化參與內容生產過程,精準把握實際教學需求。[5]
(三)改變教學模式
教師在VR教育模式下應改變模式,創新教學方法。在實踐過程中去總結經驗,完善VR教學檢測評估系統,使VR教育的教學過程和成果透明化、可視化,讓教師能夠精準地掌握學生的學習行為和學習水平,有利于教師及時改變教學策略,使教學更有側重點,從而提高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
VR技術為教育教學領域帶來了更加豐富先進的發展模式,提供開源式的虛擬環境,使教學過程打破時空限制,改進了傳統網絡教育學生自覺性差且興趣不高等問題,將為教學領域帶來顛覆性的創新。同時它也給現代教師教學帶來了新的挑戰,隨著VR技術的進一步開發,勢必對教師的專業發展提出新的要求,教師應該順應時代發展的潮流,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模式,抓住VR教育帶來的發展機遇,為社會培養更多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而努力。
[1]席曉圓.場景時代學校課程品質的表達[J].中小學管理,2017-07-05.
[2]高嵩,趙福政,劉曉暉.國外虛擬現實(VR)教育研究存在的問題與啟示[J/OL].中國電化教育,2018(03):19-23+73[2018-04-02].
[3]余勝泉,王阿習.互聯網+教育的變革路徑[J].中國電化教育,2016(10).
[4]楊丹陽,高小博.“VR+教育”熱下的冷思考[J].中國教師,2017(23):90-92.
[5]李志欣,梁小鳳,孫千惠,文巧玲.關于VR教育顛覆性創新的研究[J].市場研究,2017(11):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