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騰
(咸陽師范學院體育學院,陜西 咸陽 712000)
核心力量訓練是力量訓練的一種形式,通過對核心肌肉群的訓練,提升核心肌肉群力量。通過核心訓練能顯著提高運動員平衡技術動作的作用,增強核心肌肉群的力量還能有效預防運動損傷[1]。高校籃球教學是一項對抗性較強的競技體育項目,要求學生在籃球場上積極配合同學,還要求學生提升自身素質,從而提升整體教學水平。核心力量訓練研究是我國體育研究的一個熱門話題,教師可以通過它的實際作用,認識到它的價值,然后在教學中積極培養學生核心力量,促進學生不斷提升個人能力。
核心力量訓練,在提升高校學生籃球技能和身體素質層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在籃球教學中加入核心力量訓練有助于運動員提升身體素質,增強運動員的平衡能力和協調能力,有助于降低籃球運動員的傷病,提高籃球運動員的專項能力[2]。
目前,我國國內研究者對核心力量訓練做了很多研究,他們都得出一個共同結論:核心力量訓練能提升學生身體素質,增強學生機體肌肉力量和肌肉協調力。在高校籃球教學中,加入核心力量訓練內容,將核心力量訓練與常規訓練有機融合在一起,更能提升學生身體素質。例如,人體小肌肉群,在運動后極易產生疲勞感,學生在進行一定量訓練之后,軀體并未產生疲勞感,但是會因為小肌肉群的疲勞感使大腦感覺到疲憊,從而減少運動量。如果教師對學生小肌肉群進行訓練,提高小肌肉群抗疲勞能力,就能提升學生耐力,讓學生可以持續進行大量運動。這種情況下,學生身體素質自然而然就得到提升。
高校籃球教學的主要目的就是提升學生籃球實力,研究表明,核心力量訓練可以提升學生籃球實力。例如,對學生進行核心肌肉群強化訓練,提升學生身體平衡力,使學生能夠以穩定姿態,完成多種籃球動作,比如轉身投籃、轉身突圍等。還比如,核心力量訓練還能提升學生身體協調能力,在實際比賽中,一些學生因為動作幅度過大,導致身體失去平衡,但是在這種情況下,他們仍然能完成投籃動作,這是由于他們自身身體協調能力好,對學生進行核心力量訓練,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籃球運動技能,從而提升學生籃球實力。
在高校籃球教學中,教師也要對學生反應能力進行訓練。在實際籃球比賽中,學生只有掌握優秀的團隊協作能力,在團隊之間配合傳球,才能獲得比賽勝利。團隊協同作戰對學生反應能力要求較高,而核心力量訓練可以提升學生反應能力。這是由于核心力量訓練提升了學生核心肌肉群力量,從而提升了學生對軀體力量的輸出與調動能力,最終可以提升學生在實際比賽中的反應速度和軀體靈敏度。
所謂平衡墊站立,就是教師讓學生單足站立于平衡墊上,訓練時要求學生兩肩齊平,身體軀干垂直于地面,盡可能將軀體保持為一條直線。平衡墊站立方式有很多,可以是一條腿置于兩胯間而雙手向上伸直;也可以是一只手臂從后側搬動同側腳板,而另一腿單獨站立;還可以是單腿站立,而雙手齊肩向前伸直……這些姿勢的目的就是為了培養學生腿部肌肉平衡力,所以需要學生在單腿站立時,盡量保持身體平衡。此外,教師在平衡墊站立教學中,也可以讓學生閉上雙眼站立,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更為專注對機體神經刺激的強烈感受,從而提升學生耐力。
平板支撐不受場地、器材限制,是高校教學中比較流行的核心力量訓練方式。平板支撐是利用雙手小臂和雙足腳尖支撐身體,結合腹部肌肉和腰部肌肉力量,將身體保持成一條“直線”,腹部收緊,不要塌腰,同時雙手小臂應當和大臂保持垂直狀態。該動作的要點是利用腹部肌肉支持身體重量,小臂、腳尖只是支撐點,而不發力。一般來說,教師可以根據學生體能,以45—60秒為一組,一個循環包含四組,來鍛煉學生平板支撐能力。
該核心力量訓練需要用到健身球,動作標準是讓學生雙腿并攏,放在健身球上,雙手與肩膀同寬,垂直支撐于地面上,腰部與地面保持水平平衡。這個訓練是為了提升學生背部肌肉核心力量,同時,它還能利用健身球的不穩定性,鍛煉學生身體穩定能力。
教無定法,在高校籃球教學中,核心力量訓練方式還有很多,教師要做的就是根據教學要求,靈活選擇適合學生個人能力的核心力量訓練方式,讓學生充分調動肌肉力量,來提升身體平衡性和核心肌肉群協調性,最終提升學生籃球實力,促進高校籃球教學持續穩定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