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婷婷
(南樂縣人民醫院 神經內科 河南 濮陽 457000)
腦卒中是臨床常見的神經系統疾病,發病率呈逐年增高趨勢,致殘率高[1]。據統計,我國每年新發病的腦卒中患者約200萬人,死亡患者超過150萬人,而康復患者也存在不同程度的行動、功能障礙,嚴重影響生活質量和生命安全[2-3]。研究腦卒中康復治療效果的影響因素對于提高康復治療效果具有積極意義。本研究選取168例腦卒中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分析腦卒中康復治療效果的影響因素,以期為腦卒中康復治療方案的選擇提供參考。
1.1一般資料選取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南樂縣人民醫院收治的168例腦卒中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納入及排除標準:確診為腦卒中患者;排除惡性腫瘤、肝腎功能不全者;排除精神疾病患者。所有患者均自愿參加本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其中男101例,女67例,年齡為45~75歲,平均(57.27±5.61)歲。
1.2治療方法所有患者均接受康復治療4周。①體能恢復鍛煉:幫助患者開展站立、行走、上下樓梯訓練,由簡單至復雜,訓練時間逐漸延長,在患者臥床時幫助其將肢體擺放端正,避免關節變性。②針灸穴位按摩治療:通過針灸或低頻電刺激對患者腋縫穴、合谷穴、陽關穴、昆侖穴等穴位進行按摩,幫助其康復。③心理疏導治療:對患者進行心理干預,幫助疏導消極情緒和緊張心理,講解康復治療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促使患者積極配合治療。
1.3療效評價標準采用Fugl-Meyer運動功能評定量表和Barthel指數評分量表對康復治療的近期效果進行評價,分數越高表示運動功能和生活能力越高[4]。康復效果判定標準:比較治療前后的評分,評分升高超過10%者為康復效果顯著。
1.4觀察指標收集患者年齡、性別、心血管病史、生活規律情況、受教育時間、家族腦卒中病史、焦慮及抑郁情況等資料。

2.1康復近期療效腦卒中患者治療前Fugl-Meyer評分為(39.18±4.45)分,Bathel評分為(26.21±12.49)分;治療后Fugl-Meyer評分為(65.28±8.01)分,Bathel評分為(54.96±17.58)分。腦卒中患者治療后Fugl-Meyer評分與Bathel評分較治療前均升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均<0.05)。
2.2單因素分析年齡、生活規律與否、受教育時間、焦慮及抑郁與否和康復治療效果有關,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均<0.05)。見表1。

表1 康復治療近期效果影響因素的單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n(%)]
2.3多因素分析年齡≥60歲、生活不規律和受教育時間<12 a是康復治療效果的獨立危險因素。見表2。

表2 康復治療近期效果影響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
腦卒中又稱為中風,具有發病迅速、致死及致殘率高等特點[5]。本研究中,患者治療后Fugl-Meyer評分與Bathel評分較治療前均升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均<0.05),說明腦卒中患者康復治療的近期效果顯著。在康復過程中通過對患者機體進行刺激,使大腦功能得以重建,恢復神經的支配作用,增加血流量,促進康復。通過特定的康復訓練,受傷腦組織的功能被其他腦部區域所代替,中樞神經系統功能重組,運動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得以提高。
本研究中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顯示,年齡≥60歲、生活不規律和受教育時間<12 a是康復治療效果的獨立危險因素。高齡患者一般具有腦組織萎縮現象,大腦中神經元數量減少,機體各項功能衰退,在接受康復治療時的耐受能力較差,康復效果并不理想。同時,高齡患者多伴有高血壓、糖尿病等基礎疾病,這些基本會對康復治療的效果產生一定影響。在開展腦卒中康復治療時,應提醒患者盡早接受治療,結合其病史給予針對性的治療,以提高治療效果。具有良好生活規律的患者能夠通過自律嚴格按醫囑治療和鍛煉。患者受教育時間越長,文化程度越高,在接受康復治療時對健康教育相關知識點的掌握度越高,能自主通過一些學習渠道獲取有益自身機體康復的知識。同時,受教育時間長的患者對康復治療方法具有較強的理解能力。因此,醫護人員在開展臨床腦卒中康復治療工作時,應結合患者的受教育水平和文化程度采取不同的指導方法。對于文化程度較低的患者,盡量采取淺顯易懂的語言或現場指導、視頻教學等方式,幫助患者熟練掌握康復訓練的方法,使其早日恢復健康。此外,在康復治療中還應增加心理疏導和心理干預治療,消除患者不良情緒,增加戰勝疾病的信心,使其積極配合治療。
綜上所述,腦卒中患者康復治療效果與年齡、生活規律和受教育程度密切相關,臨床應結合患者實際情況開展康復治療。
[1] 魯明,袁振芝,魯勇,等.糖尿病性腦梗死偏癱早期強化康復治療105例分析[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07,10(6):62-63.
[2] 柏廣濤,李江,孟萍萍,等.腦卒中患者早期生活質量影響因素分析及早期康復治療效果評價[J].山西醫藥雜志,2013,42(11):1238-1240.
[3] 史玉泉,周孝達.實用神經病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4:843-854.
[4] 趙雅軍.腦卒中早期康復訓練80例患者的效果分析[J].內蒙古醫學雜志,2009,41(9):1118-1119.
[5] Li C,Hedblad B,Rosvall M,et al.Stroke incidence, recurrence, and case-fatality in relation to socioeconomic position: a population-based study of middle-aged Swedish men and women[J].Stroke,2008,39(8):2191-2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