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洋 許兵 陳玙炫 劉祥
(解放軍第154中心醫院 骨科 河南 信陽 464000)
隨著人們工作和生活方式的改變,腰椎間盤突出癥已逐漸成為脊柱外科的多發病、常見病。中央型腰椎間盤突出癥是指其脫出或者突出的組織處于椎間管前面的中央處。傳統認為中央型腰椎間盤突出癥是經皮椎間孔鏡技術的禁忌證之一,然而隨著手術技術和設備的不斷更新和完善,經皮椎間孔鏡技術已開始被廣泛用于解除中央型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的疼痛[1]。本研究旨在分析經皮椎間孔鏡在中央型腰椎間突出癥治療中的應用效果。
1.1一般資料選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在解放軍第154中心醫院行經皮椎間孔治療的60例中央型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38例,女22例,年齡20~68歲,平均(39.8±9.4)歲,病程5個月~6 a,平均(4.0±0.9)a。L3~4椎間盤突出15例、L4~5腰椎間盤突出38例、L5~S1椎間盤突出癥7例,患者主要臨床表現為雙側或單側腰痛或交替下肢酸脹和疼痛。
1.2治療方法術前完善相關病史采集和檢查。手術術式選取經皮椎間孔鏡技術中的TESSYS技術,根據操作標準按順序將穿刺針、導桿、套管以及環鋸等逐級放置,最后置入工作套管(7.5 mm),并與光源、椎孔鏡和攝像機相連接;經手術中的旋轉工作通道,通過可彎曲的髓核鉗對突出或病變的椎間盤組織予以徹底清除以便解除壓迫,壓迫一旦解除,患者自覺癥狀改善、硬膜囊出現自主搏動,隨后利用射頻消融術對穿刺入路內的軟組織進行清除,并行纖維環撕裂皺縮成型術。術后叮囑患者絕對臥床休息,1 d后可佩戴腰圍下地行走,24 d內避免腰部扭轉或屈伸,30 d后可進行適當的腰背肌鍛煉。
1.3觀察指標對患者隨訪12個月,比較術前和手術12個月后疼痛VAS、JOA評分及MacNab評估情況。
1.4療效評定標準術后12個月通過MacNab評分進行臨床效果評價,優指臨床癥狀完全改善、恢復至原來生活和工作,良指具有輕微的臨床癥狀、輕度活動受限、對日常生活和工作未產生影響,可指臨床癥狀較前有所減輕、活動受到限制、正常生活和工作受到影響,差指臨床癥狀未見改善或較前加重。

2.1疼痛VAS評分及JOA評分術后12個月疼痛VAS評分及JOS評分均優于術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均<0.05)。見表1。

表1 患者手術前后疼痛VAS及JOA評分比較分)
注:與術前比較,aP<0.05。
2.2臨床療效60例患者手術均成功,根據MacNab評分標準,臨床治療優20例、良31例、可6例、差3例,優良率為85.0%。
腰椎間盤突出癥是臨床上導致腰腿疼痛的常見原因之一,主要是因腰椎間盤破裂或變性導致髓核突出壓迫神經而引發的臨床癥狀[2]。腰椎間盤突出癥一般以側后方突出最為常見,中央型腰椎間盤突出也并不少見,臨床治療中央型腰椎間盤突出主要采取手術治療,但傳統手術較易損傷椎旁肌以及導致脊柱不穩等[3]。隨著近幾年脊柱微創技術的快速發展,經皮椎間孔鏡技術被廣泛應用于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臨床治療,且效果顯著[4]。
中央型腰椎間盤突出癥接受經皮椎間孔鏡技術治療時需注意下列手術技巧:在穿刺時,操作者需根據患者實際體型適當調整其旁開距離,對于椎間孔狹窄或肥胖者旁開距離要相對大些;對于L5~S1或者椎間孔較狹窄的者應磨削小關節,對于無法達到椎間盤或者有高髂棘者需在髂骨上予以開骨窗;對于髓核游離下方較遠處時穿刺點需偏于頭側;對于椎間管狹窄、鈣化型腰椎間突出者可通過鏡下磨鉆系統治療;環鉆是該手術中較為關鍵的一種器械,操作控制時需保持穩定,用力不應過猛,以免對血管和神經根造成損傷;對環鉆尾端禁止強烈敲擊,以免出現大塊骨裂,導致醫源性損傷;對于腰椎間盤復發性患者由于其椎管內瘢痕較易引起神經根推移,造成明顯根性疼痛,因此臨床操作者需謹慎,從椎間孔入孔對突出物進行逐步切除,待瘢痕組織松解后進入椎管[5]。
本研究結果顯示,60例患者手術均成功,術后12個月疼痛VAS評分及JOS評分均優于術前,根據MacNab評分標準,臨床治療優良率為85.0%。因此,經皮椎間孔鏡技術是一項新型的微創技術,治療中央型腰椎間盤突出癥創傷小,患者恢復快,效果確切,值得推廣應用。
[1] 謝旭華,雷云坤,劉偉,等.經皮椎間孔鏡治療腰椎間盤突出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矯形外科雜志,2012,20(5):463-465.
[2] 蔣顯鋒,陳旭義,韓廣,等.經皮椎間孔鏡與顯微鏡治療不同類型腰椎間盤突出近期療效比較[J].中國骨與關節雜志,2016,5(5):387-390.
[3] 陳啟勇,劉一星.經皮椎間孔鏡下腰椎間盤髓核摘除術并椎間孔成型術治療腰椎間盤突出合并側隱窩狹窄癥的療效觀察[J].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15,14(23):1990-1992.
[4] 高國勇,陳廖斌,鎮萬新,等.經皮椎間孔鏡微創技術治療腰椎間盤突出[J].中華顯微外科雜志,2012,35(5):423-425.
[5] 韓立強,江漢,田永剛,等.經皮椎間孔鏡技術結合工作通道分步置入法治療巨大型腰椎間盤突出的短期療效[J].實用醫學雜志,2016,32(14):2393-2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