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慧麗
(河南省人民醫院 體檢中心 河南 鄭州 450003)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生活和工作壓力逐漸增大,疲勞過度,心理負擔加重,進而出現亞健康狀態。亞健康問題普遍存在于社會各個群體當中,各年齡階段的人群都開始注重保健養生和定期體檢。體檢作為臨床檢查的一種常見方式,是及時發現疾病的有效途徑。傳統的體檢方式中,醫護人員在處理體檢指標時,方式較死板且缺乏普及常見疾病預防知識的意識[1-2]。健康管理是指運用基礎醫學、護理學、康復醫學、預防醫學等相關知識,結合體檢者的健康需求,以全面、完善的醫療團隊做支撐,達到改善生活方式、預防慢性病的目的[3]。本研究選取在河南省人民醫院接受體檢的400名體檢者為研究對象,旨在探究健康管理理念在體檢服務中的應用效果。
1.1一般資料選取2016年5—10月在河南省人民醫院接受體檢的400名體檢者為研究對象。其年齡為21~58歲,平均(38.12±7.41)歲;男216名(54%),女184名(46%);學歷:初中及以下學歷98名,高中學歷135名,本科及以上學歷167名。所有體檢人員均自愿參加本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精神疾病患者;妊娠或哺乳期婦女;心、肝、腎等器官有嚴重病變的參檢人員。
1.2干預方法將體檢者的性別、年齡、文化水平、職業類型等一般資料進行收集整理,并建立個人健康檔案。再對其進行常規檢查、實驗室檢查與醫技檢查,記錄、分析體檢者的血糖、血壓、體脂率、心電圖、尿蛋白等方面的指標。在檢查過程中對受檢者進行飲食指導、健康教育、運動鍛煉等相關指導,增強對受檢者的人文關懷。健康管理結束后,每3個月隨訪1次,采用微信、QQ、電話或家庭隨訪,針對其具體情況給予針對性的健康管理指導。
1.3觀察指標觀察記錄體檢人員接受健康管理前后的肥胖、高血壓、糖尿病、心電圖異常、尿蛋白陽性等發生情況。診斷標準如下。糖尿病:空腹血糖≥7.0 mmol/L,高血壓:舒張壓≥90 mm Hg,收縮壓≥140 mm Hg。肥胖:體質量指數≥28 kg/m2。亞健康:患者無器質性改變,有情緒和功能性的改變。
1.4統計學處理采用SPSS 22.0軟件進行數據分析,定性資料以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接受健康管理干預后,體檢人員肥胖、心電圖異常、尿蛋白陽性、亞健康發生率均低于干預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均<0.05);體檢人員接受健康管理前后高血壓、糖尿病的發病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均>0.05)。見表1。

表1 體檢人員接受健康管理前后的疾病發生情況比較[n(%)]
慢性病因為治愈難度較大,復發率和死亡率較高,嚴重威脅人們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質量。臨床常見的慢性病有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和呼吸系統疾病等[4]。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所承受的生活和工作壓力逐漸增大,加上不良飲食習慣、作息不規律和環境污染等因素的影響,導致慢性病的發病率呈逐年增高趨勢。因此,加強健康宣傳教育,使人們養成定期體檢的習慣,是防治各種疾病的有效途徑和必要措施[5]。
健康管理理念作為一種新型的醫療管理理念,將其應用于醫院體檢服務中,從改善醫療衛生服務機構的醫療環境,加強醫院人文關懷為基礎,對人們進行健康教育服務。在幫助人們樹立保健養生意識的同時,利用網絡平臺提供一些常見傳染病、重大疾病、疑難雜癥的預防知識,并對受檢者的健康狀況進行長期的動態管理,定期詢問體檢人員的健康狀況,進行健康信息的再次收集和評估,然后根據實際情況調整健康計劃,真正實現對參檢人員進行終身的健康管理,從而改善參檢人員的健康狀況,提升其生命質量[6]。另外,健康管理理念注重培養人們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促使參檢人員進行有規律的鍛煉,有助于增強機體的免疫力,降低慢性疾病發生的風險。本研究結果顯示,體檢人員接受健康管理干預后的肥胖、心電圖異常、尿蛋白陽性、亞健康發生率均低于干預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均<0.05)。該結果說明康管理理念應用于臨床體檢服務中,對部分常見慢性病患者的病情改善有積極影響。對于高血壓和糖尿病患者在不同時段內的體檢變化程度并不明顯,考慮其原因可能是高血壓、糖尿病都屬于慢性疾病,疾病本身的治愈難度較大。
綜上所述,健康管理理念應用于體檢服務中,可以提升人們的健康意識,預防和控制疾病的發生,值得推廣應用。
[1] 張紅燕.健康管理理念在體檢中心的應用[J].江蘇衛生事業管理,2016,27(3):157-158.
[2] 閆焱,董靜,龐軍,等.精益化管理在健康體檢中的應用與效果評價[J].中國醫藥導報,2015,12(36):164-168.
[3] 周素艷,黃永芳,廖景清.四維健康管理創新醫院健康體檢服務模式臨床分析[J].醫藥前沿,2017,7(15):249-251
[4] 王曉慶,賀京軍,劉麗娜.體檢規范化管理在體檢中的應用[J].國際醫藥衛生導報,2008,14 (11):130-131.
[5] 黃丹蓉.個性化健康管理在體檢中的應用[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4,22(2):268-270.
[6] 郭清.健康管理是實現公眾健康的戰略選擇[J].健康研究,2010,3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