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麗娜
(許昌市中心醫院 NICU 河南 許昌 461000)
缺血缺氧性腦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指腦組織缺氧缺血引起腦部病變。HIE多發于新生兒,病因復雜,患兒多有缺氧史,臨床表現為口唇發紺、嗜睡、遲鈍、意識障礙、肌張力改變、原始反射出現異常,嚴重者可出現驚厥、昏迷等。臨床治療HIE主要為給予吸氧、降低顱內壓等治療,治療效果并不理想。頭部亞低溫通過降低頭部溫度,減少腦部組織耗氧、減緩腦細胞代謝,延緩腦細胞死亡,保護腦神經細胞;綜合護理是從多維度、各層次進行的全面護理模式,逐漸廣泛被應用于臨床。本研究旨在探究頭部亞低溫聯合綜合護理干預在缺血缺氧性腦病患兒護理中的應用效果。
1.1一般資料選取2015年4月至2017年1月許昌市中心醫院收治的76例HIE患兒,采用隨機數表法將其分為兩組,各38例。對照組男22例,女16例;胎齡36~41周,平均(38.41±1.05)周;出生體質量2 134~3 981 g,平均(3 026.74±261.38)g。觀察組男21例,女17例;胎齡37~41周,平均(39.26±0.82)周;出生體質量2 045~4 066 g,平均(3 103.42±217.36)g。兩組性別、胎齡等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經許昌市中心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1.2納入及排除標準納入標準:①符合HIE診斷標準[1];②患兒家屬均自愿參加本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并發感染、肺出血、嚴重先天性疾病、嚴重貧血、顱內損傷患者。
1.3護理方法兩組均接受常規常規鎮靜、抗驚厥、維持血壓、降低顱內壓等治療。對照組接受綜合護理干預,具體如下。①基礎護理:保持病房干凈衛生,床位整潔,按時通風換氣,確保空氣流通,室溫維持在22~24 ℃,濕度維持在50%~60%;患兒出現劇烈肢體活動或哭鬧不安時,進行鎮靜治療;對患兒進行撫觸護理,保持其皮膚干燥、清潔,按時予以患兒拍背、翻身、霧化吸入等護理;常規吸氧確保患兒呼吸正常,氧飽和度維持正常水平;密切監護患兒心率、呼吸等生命體征,觀察其神志、瞳孔、肌張力、前囟張力等變化。②營養支持:根據患兒病情,采用經鼻或口飼管喂養,根據患兒日齡增加奶量,予以適當靜脈營養支持,治療后可進行母乳喂養,若患兒無法自主呼吸,可進行滴管喂養或胃管喂養。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接受頭部亞低溫治療,將患兒放置在紅外線輻射臺上,頭戴亞低溫冰帽,鼻咽部放置溫度探頭,鼻咽部溫度為(34.0±0.3)℃,直腸溫度為(35.0±0.5)℃,體表溫度為(33.5±0.5)℃,注意溫度變化,避免凍傷患兒。兩組護理周期均為3 d。
1.4觀察指標與療效判定①對比兩組的治療效果,療效判定標準如下[2]。顯效:體溫、血壓、呼吸、氧飽和度均正常;有效:體溫、血壓、呼吸明顯改善,氧飽和度正常;無效:呼吸急促,體溫低于正常水平,血壓水平低于正常。總有效率=(顯效+有效)例數/總例數×100%。②采用NBNA評分評估對比兩組治療前后的神經行為情況,總分40分,評分>35分為正常[3]。

2.1治療效果觀察組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n,%)
2.2NBNA評分干預前,觀察組NBNA評分為(29.87±2.87)分,對照組NBNA評分為(30.35±2.60)分,兩組患兒NBNA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t=0.764,P>0.05);干預后,觀察組NBNA評分為(36.93±3.25)分,對照組NBNA評分為(31.64±3.12)分,兩組NBNA評分均升高,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均<0.05)。
HIE致病原因較多,患兒多有宮內窘迫史,宮內缺氧缺血造成胎兒腦細胞能量供給減少。胎兒腦能量多由葡萄糖氧化所得,且腦代謝旺盛,氧與葡萄糖均依靠血液供給,缺氧缺血會影響腦代謝功能,且腦血管內皮細胞會出現水泡樣變性,血管周圍星形細胞發生腫脹,導致血管管腔狹窄或閉塞,進一步影響腦能量供給,形成腦代謝障礙。因此,臨床治療以提高腦血氧供應、調節腦代謝為主。
臨床常采取呼吸支持、心血管支持、抗驚厥等治療。呼吸支持可有效改善患兒呼吸情況,提高氧飽和度,緩解缺氧狀況。心血管支持可調節血壓,改善血流灌注,避免低血壓加重腦缺血或高血壓引起顱內出血。HIE是導致患兒驚厥的重要原因,臨床研究表明,驚厥會引起或加重腦損傷,對HIE患兒進行抗驚厥治療,可減少或預防驚厥發生,減輕腦損傷[4-5]。但抗驚厥藥物應用于患兒可能抑制其腦部發育。對患兒進行綜合護理干預有利于減輕環境對患兒的影響,保證治療效果,為患兒生長發育提供充足營養。亞低溫療法常用于治療腦部疾病,亞低溫環境可降低患兒顱內壓及腦細胞耗氧量,減緩腦組織能量代謝,減少毒性物質釋放,防止毒性物質損傷腦細胞,保護腦神經組織。本研究結果顯示,兩組治療總有效率、NBNA評分對比,觀察組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頭部亞低溫聯合綜合護理干預治療HIE患兒療效顯著,可改善患兒神經行為。
綜上所述,頭部亞低溫聯合綜合護理干預應用于HIE患兒護理中,可提高其治療效果,改善神經行為,值得臨床推廣。
[1] 鄒國忠,葉金花.神經節苷脂治療新生兒缺血缺氧性腦病臨床效果分析[J].中國基層醫藥,2016,23(11):1729-1732.
[2] 王麗艷,王海艷.外源性單唾液酸四己糖神經節苷脂治療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的臨床療效[J].中國婦幼保健,2015,30(25):4311-4312.
[3] 李巖,雷勛明,李霞.缺血缺氧性腦病新生兒的神經行為評分與血漿神經肽Y水平的相關性[J].中國臨床神經外科雜志,2017,22(4):228-230.
[4] 萬珍艷,莊桂英,張山丹.aEEG對足月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患兒背景活動睡眠-清醒周期及驚厥發作的評價分析[J].河北醫學,2017,23(2):309-312.
[5] 李曉秋,曲方,陳會生.高血壓腦干腦病臨床及影像學特征分析[J].解放軍醫學雜志,2015,40(6):440-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