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靜
【摘要】商業銀行財務風險產生于財務運動過程中的各個環節,存在著管理體系不健全、信用風險過高以及內部控制系統相對滯后等問題,在實際管理中,商業銀行應加強內外部審計,完善金融監管模式,健全財務管理體系,優化管理結構,構建內部風險控制體系等措施加強商業銀行自身財務風險的管理。
【關鍵詞】商業銀行 風險管理 管理措施
引言
隨著經濟轉型和經營結構的變化,商業銀行在經濟社會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本文在當前經濟轉型期背景下,以商業銀行財務風險管理為研究對象,探討提高當前商業銀行財務風險管理水平的對策。
一、商業銀行財務風險概述狹義的財務風險是指企業因財務結構不合理而承擔的風險。廣義的財務風險是指銀行在各項財務活動過程中,由于各種難以預料或控制的因素影響,財務狀況具有不確定性,從而使銀行蒙受損失的可能性,且最終都會體現在財務報表上。
二、商業銀行財務風險成因
1.宏觀環境尚未完善
健全的市場準入標準的缺乏,使各地金融機構劇增,違規經營、從事非法活動的可能性逐步增加,銀行的財務風險日趨增大。且現階段的管理模式仍有一些欠缺,特別是宏觀監管方面缺乏有效性,僅停留在事后管理的狀態,難以達到防范風險的目的。
2.財務管理系統不健全
經濟環境、法律環境、市場環境、文化環境等因素,雖然存在于銀行財務管理之外,但對銀行財務管理卻產生著很大的影響。宏觀環境的復雜多變要求銀行建立靈活的財務管理系統以應對環境變化給銀行帶來的風險,但由于我國銀行財務管理人員的風險意識匱乏,無法形成能靈活應對各種風險的完善的財務管理系統。
3.信用風險過高
目前,商業銀行大量資金用于信貸方面,借款人由于經營不善或主觀惡意等發生債務危機,無力全部或部分償還商業銀行債務,造成逾期、呆滯、呆賬等貸款風險。目前,我國商業銀行的主要客戶特別是一些中小企業信用不良,存在著大量的逃廢銀行債務的情況,這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商業銀行資產質量普遍較差,不良資產比率始終處于較高水平,資金回籠困難,嚴重影響了銀行資金的安全性和流動性,給銀行帶來巨大的財務風險。
4.會計內部控制系統建設相對滯后
雖然近幾年來商業銀行在內控制度的建設上取得了巨大的進步,但卻沒有根據經營環境的變化對內控制度資源進行合理的配置,使之系統化、程序化。會計內部控制目前仍作為被分解的單元分散在各項管理制度之中。會計內控制度、信貸業務內控制度、資金內控制度,各據一方,缺乏有機的結合,造成計劃部門只為籌集資金,信貸部門為擴展規模而運用資金,財會部門為資金賬務處理而核算三者分立的不良局面,從而影響了資金的安全并高效的運營。
三、商業銀行財務風險防范
1.加強外部審計,完善金融監管模式
有效的外部審計對于督促銀行完善內部控制、化解銀行風險具有重要意義。同時,銀行應該對不斷變化的財務管理宏觀環境進行認真分析研究,把握其變化趨勢及規律,并制定多種應變措施,適時調整財務管理政策和改變管理方法,確保財務管理系統有效運行,提高自身對宏觀環境的適應能力。
2.健全財務管理系統,完善財務風險管理制度
為防范財務風險,銀行應設置高效的財務管理機構,健全財務管理規章制度,強化財務管理的各項基礎工作,及時分析把握宏觀環境的變化及規律,并指定多種應變措施,適時調整財務管理政策和財務管理的方法,確保財務管理系統有效運行,增強其靈活性和適應環境的能力,提高其應對各種風險的能力。我國銀行要結合自身發展的需要,建立健全內部財務風險管理制度,制定包括財務風險控制體系、成本控制體系等內容的財務管理系統。明確風險控制標準,通過構建財務信息管理制度、財務評價制度等,綜合運用多種方法,改善經營管理,提高資金運行效率,防范和化解財務風險,實現持續經營并實現價值最大化。
3.不斷優化資本結構
資本結構風險也即狹義的財務風險,資本結構是債務資本和權益資本的比例關系,其是否合理的關鍵是確定負債與股東權益的適宜比例,當銀行資本結構最優時,財務杠桿利益最大。從理論上來講,當投資利潤率大于負債利息率時,負債比例越高,財務杠桿利益越大。在資本結構上,一方面要對資本充足率進行動態調整,既要保持較強的資本實力,又要保證該比率不能過高,以免影響到銀行的收益能力和收益水平:另一方面,要合理安排負債結構,合理調整各種負債的期限結構,保證銀行的流動性維持在適當的水平上。在實際工作中,既要考慮財務杠桿效應,又要充分考慮資本充足率,滿足監管和抵御風險的要求。通過國家財政注資、年度盈利積累、發行次級債券、引入戰略投資者和上市融資等方式,建立資本補充機制,逐步提高資本充足率,有效增強商業銀行抵抗風險的能力。
4.加快信用評級體系建設,加快信息數據庫的建立和完善
應合理選擇信用評級指標體系中選擇的各項指標,確定各項指標的權重,提高信用評級結果的準確性。商業銀行要加快數據整理和補錄工作,注意收集有關借款人的相關信息,包括借款人的歷史違約情況,同時建立并實行嚴格、一致的數據標準,制定數據質量管理規章,確保數據的及時性、準確性和全面性。
5.構建內部風險控制體系
從源頭上遏制財務風險,應建立嚴密完整的分級授權體系,對不同重要程度的業務進行不同層次的業務授權。要規范財務信息管理,整合業務和信息流程,推行財務管理信息化,逐步實現財務、業務相關信息一次性處理和實時共享,以有效地提高財務判斷能力。
四、結語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商業銀行的財務風險是不可避免的。我們應客觀地分析商業銀行面臨的各種財務風險,找出對應的措施來加以防范,使其在風險最小化的同時實現收益的最大化,從而提高商業銀行在市場上的競爭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