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藝
【摘要】隨著雄安新區獲批,區域發展戰略研究重點又再次集中到經濟特區上。雄安新區的設立標志著我國區域發展又有了新的戰略方向,也有助于指導我國下一步經濟發展與改革開放。為此,本文筆者結合自身工作實踐就雄安新區的發展前景作了簡要論述,并分析了我國區域經濟在這一形勢下該如何發展,希望能夠為雄安新區建設與我國區域經濟發展提供有效參考。
【關鍵詞】雄安新區 區域經濟發展
中共中央、國務院于今年4月1日提出了關于設立國家級新區—雄安新區的決定,其涉及河北雄縣、容城與安新三縣。這不僅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的一項重大的戰略選擇,也是又一個全國意義上的新區(之前又深圳經濟特區與上海浦東新區)。那么雄安新區的發展前景如何,對我國區域經濟發展又有哪些啟示呢?筆者展開了以下探討。
一、雄安新區的發展前景
(一)優勢
雄安新區在地理位置上范圍囊括了河北雄縣、容城、安新三縣和周邊一些區域,擁有便捷的交通與優美的環境。同時,低人口密度、低開發程度以及充裕的發展空間均為其發展提供了巨大優勢。雄安新區的設立將有助于對北京非首都功能起到集中疏解,改善北京大城市病,和北京城市副中心一起形成北京新的兩翼。同時也能夠在盡快將區域發展的短板補齊,促進河北經濟社會發展質量與水平,培育形成新的區域增長極。
(二)劣勢
雄安新區位于我國北方內陸,同北京、天津均有著120公里左右的距離,在地理位置上和兩地形成了一個等邊三角形。現階段,雄安具有一定的地理位置優勢,且還沒有得到深入開發,所以在作為新區方面其具備優勢。但是不論是從雄安自身的產業結構還是城市集群效應而言,其都趕不上深圳、浦東新區。
長、珠三角由良性產業集群發展成為發達的城市群,主要還是因為受到產業擴散的影響,但這對京津冀的產業模式來說就非常困難[1]。就城市集群效果而言,不同于長三角、珠三角城市群互惠互利的模式,北京不僅未促進周邊發展,還將其周邊城市的資源吸收。京津兩地雖然服務業與高端制造業發達,但外遷的經濟動力卻不足。而位于京津周邊的河北就只有被動接收兩地所不用的落后產能。雖然也對當地的經濟增長有所促進,但卻無法和京津形成良好的產業互補格局。
現階段,河北雄安的產業結構還無法趕上其構建高新產業區的目標。雄安現有產業多為泛塑料產業,服裝產業等一些中低端輕工產業。而要想成為高新技術產業區就必須配備高端人才,現階段,雄安還很難將人才留住。近日,雖然北大率先表示將一流醫學中心、培訓中心等引入雄安,但其中卻沒有北大的核心資源。相較于北上廣而言,雄安在戶口方面不具備優勢,就算短時間內有人才引入,但將其留住也不是易事。如此一來,按照雄安自有的產業條件與勞動力素質,就只能夠承接如建材業、鑄造業等北京地區低端、低效益、低附加值的經濟產業轉移。但這也并非是長久之計,當前,中國制造業已逐漸不再具有人口紅利,京津地區不能再在低端制造業的庇護之下重獲往日的輝煌。今后,雄安新區要想達成以高新技術未產業核心的目標難度較大,更無法比肩于轉型高新技術產業的深證與浦東。
二、對我國區域經濟發展方向的啟示
(一)加大區域發展的法律制度建設
在政府的宏觀政策中,區域政策是極其重要的部分,一般將其分為法律手段、行政手段和經濟手段[2]。在在以上幾種手段中,中國幾乎完全沒有采取法律手段,對于經濟手段采取了一些,采用得最多的是行政手段,其全部都是以規劃、建議、決定、綱要、意見和通知的形式提出。通過比較分析各種區域政策手段和國內外情況可以發現,法律手段可以極其有效的推動經濟的發展。同時,快速發展的經濟不斷提高了市場化和全球化的程度,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們應該對政治的完善和建設予以重視。中國區域政策手段應盡快將主要采用行政手段轉變成主要采用經濟手段和法律手段,以此使中國區域政策的透明性、高效性、連續性和科學性得到保證。其次,應將經濟和法律同步發展的意識提高。逐步將法律同步于社會主義經濟的發展,甚至適量的超前于社會主義經濟;將區域經濟主體對自身合法權益進行維護的意識提高;將公平、公開、公正的法律意識提高。政府要真正做到法律沒有授權的就不能做,企業和市民等則要做到法律沒有禁止的才可以做。
(二)不斷完善區域調控的經濟手段
區域調控的經濟手段主要借助空間政策、稅收政策、產業政策和政府投資等經濟利益方式對區域經濟的運行進行影響和調節,一般情況下,這些手段通常都是以法律形式出現。今后中國區域經濟調控主要包括:第一,對良好的空間資源資源分配準則進行建立,將住房、人口、交通、環保等空間政策對資源分配和區域空間利用的作用完善,在城市和區域協調發展上起到引導作用;第二,進一步做好環保收費和資源型產品價格改革,完善對結構調整、環境保護和資源節約有利的環保收費制度以及資源型產品價格機制,對區域生態補償制度進行完善,使要素價格扭曲造成的經濟成本得到極大的減少,將能源資源利用效率提高。
(三)提高城市精細化管理水平
精細化管理水平決是超大城市治理體系的構建的關鍵。城市從管理到治理,都要對法治、共治和精治特別重視。要將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城市管理要和繡花一般精細”予以落實。最能將精細化管理水平體現出來的即為背景小巷的管理,城市管理要延伸到街巷胡同。在管理城市上要始終堅實依靠群眾、發動群眾的力量,對“西城大媽”“朝陽群眾”等經驗積極進行推廣,并將社會專業力量引進來,對多元有效的共治方式進行不斷的探索。在對其進行管理的時候要始終以法律規定為基礎。必須堅持依法治理開墻打洞、違法建設等城市亂象。在疏解整治的過程中要對遇到的問題進行研究,以此探尋出行之有效的解決措施,如對生活服務設施進行補充和完善、對街區生態重塑予以重視等。疏解政治是個長期的過程,不能急于求成,一定要穩步、長久進行。
結語:總之,作為一項歷史性工程,雄安新區建設勢必會造福于子孫后代,因此我們要保持歷史耐心,在新區建設上有計劃、分步驟的實施,真正讓雄安新區建設經得起歷史的檢驗。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