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德萬
【摘要】隨著我國實行教學改革以來,體育院校系的相關畢業生的市場供需結構在逐漸的改變與增強。畢業生的就業趨勢較為險峻,對此如何通過有效的方式,加強大學生的就業指導,提高學生的社會核心競爭能力是工作的重點,對此本文是探究了體育院系大學生的全程化就業指導模式。
【關鍵詞】體育院系 大學生 全程化就業指導模式
在大學生的就業指導中,如何提高學生的就業能力,增強學生的社會核心競爭能力是體育院系工作的重點。我國的就業指導工作尚未完善,處于改革時期,對此體育院系的大學生全程化就業指導模式任重而道遠。對此,本文對如何完善體育院系大學生全程化就業指導進行了探究與分析。
一、增強全程化生涯規劃意識的重要性
首先,大學生的全程化就業指導就是在學生教育過程中,始終貫穿執行就業指導相關理念,并不是在學生畢業期間,開展臨時的集中指導工作。大學生正處于三觀的形成與塑造期間,全過程的就業指導可以有利于學生自身素質能力以及學生職業道德的構建,雖然大學生就有一定的自我評價功能,但是因為在校生活與社會脫節,導致學生缺乏社會實踐經驗的指導,學生自身的自我評價缺乏精準性,在其面臨就業問題的時候,無法做出與自己相符合的抉擇,一般會呈現較為消極的、片面的、過于負面的情緒,學生面對就業問題的時候,缺乏準確的自我定位,沒有明確的目標,嚴重的甚至導致學生順利就業。對此,教師在大學時期,要通過各種有效的就業指導,讓學生形成系統的就業意識。例如,在大一階段,可以有針對的開展相關職業生涯規劃,優化學生的自我認知能力,對于學生今后的發展進行系統的規劃,明確體育院系的主要教學課程、項目、素質要求以及相關就業趨勢等。這樣可以在大學生初始階段,讓學生對自己今后的就業發展有著充分的認識,提前做出相應的職業計劃,為學生大學生階段的學習與生活明確目標與方向。
其次,就業競爭的本質就是學生自身核心競爭能力的競爭,但是內在的核心競爭能力實在長期的學習過程中不斷的累積形成的,是在一種長期的訓練與指導工作中形成的。對此,在全球競爭日益激烈的背景之下,要正確的認識到到現有就業指導系統存在的弊端與不足,要立足于當代,完善就業指導模式,突破傳統的教學理念與方式,通過大膽的創新改革,提高學生的核心競爭能力。通過在大學階段的提前介入,對不同階段學生的心理特點以及認知特征的分析與了解,明確重點,確立培養目標與方式,在四年的大學教學階段構建一個系統的就業指導
體系,提高對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整體指導力度,要做一個長期的教學轉變。在學生入學之初,就明確設立一定的培養目標與規劃,真正的做到未雨綢繆,使學生對自己、以及職場進行全面的了解,加強學生自身的思想素質、知識構造以及心理素質等綜合能力,提高學生的就業準備,綜合體育院系畢業生的內在特點,有針對的構建科學的全程化就業指導課程體系,保障學生形成有效的核心競爭能力,提高學生的社會競爭能力,為學生的就業提供系統的指導,進而加強體育院系大學生的社會競爭能力,提高其整體就業率。使學生自身的綜合素質能力與社會的實際需求相匹配,進而為社會提供更為優秀的專業體育人才。
二、基于市場導向,有效培養學生就業能力
大學生的就業,就是滿足社會中不同領域與范圍內的實際需求。這與社會因素、就業人才以及用人單位等因素有著重要的關系,社會需求的供需關系平衡程度與大學生自身的素質能力有著直接的影響。
首先,體育院系要基于實際的社會發展狀況以及相關產業結構,合理的進行人才培養,對于一些稀缺專業要起到足夠的重視,明確體育人才的培養防線,避免在一個專業中出現過多的人才,要基于市場對專業進行系統有效的完善與調整。
其次,注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在體育院系中學生存在的主要問題就是缺乏實踐能力,這對學生自身的素質能力有著直接的影響。對此學校可以定期組織各種與教學內容相符合的實踐活動,通過各種有效形式,加強學生的實踐能力。例如,專業運動會志愿者服務等,加強與相關體育事業的合作,增強學生的實習機會,進而有效的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
三、構建專業的職業生涯規劃指導師資隊伍
大學生全程化就業指導中較為關鍵的就是師資隊伍的整體質量。高效要完善自身的就業指導隊伍的專業能力與職業水平,進而樹立專業的就業指導系統,為學生提供系統的就業指導。專業師資隊伍的構建,就是要提高教師隊伍自身的專業能力與職業水平,有效的強化教師自身的責任心。現階段,我國體育院系的專業指導人員專業素質能力尚待完善,無法為學生提供專業的指導。學校要通過各種培訓工作,提高教師的素質能力,完善其職能。例如,加強相關心理學、教育學、社會學以及相關資訊學相關素質能力,教師通過系統的培訓與提升,加強對社會人才需求狀態、人才就業趨勢的掌握與了解,進而為學生提供系統的就業指導,通過專業職業指導、職業咨詢以及專業的職業測評等方式,提高自身的指導效率。高校也要加強對指導教師的招聘工作的重視,通過專業的指導人才的聘請,提高工作效率;同時,也要加強對相關教師、輔導員以及相關學生干部的心理學、社會學等相關知識的培訓,為大學生全程化就業指導工作奠定基礎。
四、完善就業指導課程體系,優化素質能力
首先,加強相關專業課程優化,提高學生素質能力。體育專業相關知識的掌握能力直接關系到畢業生就業素質能力的高低,學生是否具有較為優質的身體素質能力以及專業的技術動作與學生的教學能力有著直接的關系,對此教師要通過優化專業課程,鞏固學生的專業技能。教師要通過公共課程與選修課的完善,加強學生自身職業道德品質的培養與素質,通過各種團隊合作、互動教育活動,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
其次,構建系統的網絡化就業指導框架。網絡化指導在高校學生的就業指導工作中有著較為顯著的效果。就是在大學生現階段就業指導的相關信息基礎上,構建專業的就業指導、就業咨詢以及相關就業服務等內容,有效的實現大學生就業指導網絡化,實現社會相關用人單位的人才需求。在實踐中,就業指導網絡化主要包含了基于網絡平臺開展的就業指導與基于相關用人單位構建的互選信息平臺。
第一,基于網絡平臺開展的就業指導模式。可以有效的完善傳統就業指導中的不足與缺點,提高指導效果;明確具體的指導課程目標,優化課程設置網絡,完善教學內容,有效補充教學觀念與范圍。同時可以有效的提高學生的自我評價能力,使學生明確自身的價值與興趣,根據學生自身的就業傾向明確學習方向,為學生提供自我升值的空間;教師可以通過網絡平臺對學生的綜合信息進行掌握,為一對一的就業指導提供一定的技術支持。
第二,其中基于用人單位與大學生構建的互選平臺可以提供各種就業信息,便于用人單位與大學生信息的選擇,通過雙向選擇的方式有效的規避了全程化就業指導存在的弊端,使得現有的就業指導系統變得更加全面、有效。
結束語:
體育院系大學生就業問題在社會經濟發展中得以凸顯,而通過完善全過程就業指導模式可以有效的促進大學生的就業工作的開展,有效的增強了學生的全程化職業生涯規劃能力,構建基于市場的培養目標與方向,為學生今后學習與生活的明確了具體的方向,有效的增強了學生的核心素質能力,為學生的就業發展奠定了夯實的基礎。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