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韓在日倡議三方共同抵制貿易保護主義
北京時間5月5日早間路透消息,在橫濱舉行的中、日、韓財長三方會議上,財長們做出承諾同意抵制一切形式的保護主義,在G20的主要經濟體已有向貿易保護政策低頭的趨勢后,美國總統特朗普所倡導的美國優先政策受到重挫。三國財長及央行行長在會后發表的公報中說:“我們同意貿易是經濟增長和發展最重要的引擎之一的觀點,互通有無還有助于改善生產力和創造就業機會。”
監管風暴升級 信托、理財和債券發行規模集體縮水
根據Wind數據,4月信托新發行產品規模環比暴跌57%,至589.3億元,新發行產品430款,環比縮水38.4%;當月銀行理財發行數環比減少15%;共計154只債券取消和推遲發行,涉及規模達到1406.63億元,數量和規模已與今年第一季度相當。援引業內人士稱,盡管有數據時滯、季末效應等諸多因素疊加,但嚴監管效應或已初步顯現。
商務部:2017年外貿發展有望繼續回穩向好
5月4日,商務部綜合司和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聯合發布《中國對外貿易形勢報告(2017年春季)》,回顧了2016年及今年一季度我國外貿運行情況。2016年,我國外貿實現回穩向好目標,進出口降幅收窄,結構優化,效益提升,新的發展動能不斷積聚。今年一季度,我國外貿延續回穩向好走勢,進出口實現較快增長,結構繼續優化,積極變化增多。
券商資金池業務遭叫停
銀行委外還在監管的風口浪尖上,券商資管資金池業務也迎來重磅監管!券商資管業務中資金池產品全面叫停,存量被限期整改,這是深圳轄區證券公司5月4日接到的通知。通知還要求,轄區內各家證券公司必須制定具體的整頓方案,按大集合、結構化和私募三大類涉事產品特點進行整改,要求以自查方式,在5月10日前形成自查報告報送證監局。
汽車金融公司頻發金融債券
消費金融公司業績在2016年普遍迎來了久違的盈利,與此同時汽車金融公司在業務快速發展的過程中亦暴露出資金不足,后繼乏力的問題。五月初,數家汽車金融公司連續發布了關于個人汽車抵押貸款資產支持證券發行的公告,其中包括東風日產汽車金融 20億債券之后再發5.99億次級債,大眾汽車金融 35.9億次債遠超過去單期規模。
國開行辟謠不實報道:目前不存在金融債"暫停發行"情況
中國網財經5月5日訊今日,國開行官網發文指出,“近日,個別媒體對國開行金融債發行安排做出不實報道。長期以來,我行根據信貸投放進度及金融市場變化穩妥有序安排發債工作,維護金融市場平穩運行,目前不存在“暫停發行”的情況。”
國開行表示,將繼續認真貫徹中央精神,按照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扎實做好開發性金融支持實體經濟各項工作,繼續落實“三去一降一補”,助力深化供給側改革,持續精準發力,服務脫貧攻堅、棚改、“一帶一路”等重大任務。
4月財新中國服務業PMI降至51.5 創11個月來最低
5月4日公布的4月財新中國通用服務業經營活動指數(服務業PMI),從一季度末的52.2降至51.5,為11個月以來最低。
這一走勢與官方服務業PMI一致。國家統計局公布數據顯示,4月服務業PMI為52.6,低于3月1.6個百分點。受制造業、服務業PMI雙雙走低的影響,財新中國綜合PMI數據(包括制造業和服務業)4月錄得51.2,低于3月0.9個百分點,為10個月來最低紀錄,顯示增長動力進一步放緩。相比長期平均值,4月服務業新訂單增速仍然偏弱。同時,制造業新訂單增速輕微,并且連續第二個月出現放緩。兩者綜合,新訂單總量的增速降至去年9月以來的低點。
深圳擬規范網貸催收:電話催收借款人一天不超3次
針對網貸催收中存在的暴力、給借款人親朋好友電話騷擾等方式,深圳市率先出臺地方性的網貸催收行為規范。深圳市互聯網金融協會于5月4日發布《深圳市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催收行為規范》(征求意見稿)。
《意見稿》共七章四十一條,凡注冊地在深圳從事網貸信息中介業務活動的公司,對催收方式及收費標準、催收中的禁止行為、委托第三方催收機構時的行為規范等做出明確規范。比如,上門催收計費標準應不高于地區行業市場標準,催收費用總額不得超過借款人應付本息總額的40%。
中企最大海外并購落地 先正達80.7%股份接受收購
中國化工集團公司5月5日宣布收購先正達要約的階段性結果。截至5月4日主要約期結束,根據初步統計,接受要約的股票約占80.7%。稍早之前,該收購已通過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TC)、歐盟委員會、墨西哥聯邦經濟競爭委員會(COFECE)、中國商務部的反壟斷審查。
業內人士分析,中國化工若成功并購先正達,將形成良好的協同效應。這不僅將彌補國內農藥和種子原創性開發力度不足的問題,還有助于提升中國在作物植保、種子培育的技術實力。
螞蟻金服擬貸款35億美元收購匯款公司速匯金
據國外媒體5月5日報道,消息人士稱,阿里旗下的螞蟻金服接近簽署一份金額達35億美元的貸款,旨在幫助公司收購美國匯款公司MoneyGram International。這筆貸款已吸引14家銀行承貸,包括澳新銀行、巴克萊、花旗集團、瑞士信貸、星展銀行、高盛、匯豐、荷蘭安智銀行(ING)、摩根大通、瑞穗銀行和摩根士丹利擔任牽頭行兼簿記行(MLAB)。其中,德意志銀行與法國興業銀行以牽頭行身份加入。法國巴黎銀行作為主辦行加入。
中國制藥裝備企業 簽約最大海外并購案
中國湖南制藥裝備企業楚天科技五月5日在德國法蘭克福簽約并購世界頂級醫藥包裝機械及自動化方案供應商德國諾瑪科集團,并購涉及金額1.5億歐元,約合11億元人民幣。據悉,此次并購是該行業全球最大海外并購案。
楚天科技董事長唐岳說:“此次并購合作,將通過對全球制藥裝備領域的技術、產品、市場等優勢資源配置,推動我國制藥裝備行業向中高端邁進,進一步提升在全球產業價值鏈地位。”
傳三星將收購Micro-LED公司
近日,有業內人士透露出,三星將以約1.5億美元收購臺灣Micro-LED技術公司PlayNitride。據了解,三星的目標是開發用于VR應用的Micro-LED顯示器,但也可能利用PlayNitride的技術研發Micro-LED電視。這一消息已經放出就立刻引起了相關行業的廣泛關注。而本次三星收購PlayNitride公司進軍Micro-LED領域,主要是為了對Micro-LED進行提前投注,以便能即使應對未來顯示行業的變化,并且極大的可能是為了未來能夠領跑VR產業。

稅收政策調整導致英國4月新車銷售大降
英國汽車制造商與經銷商協會4日公布的數據顯示,受英國車輛消費稅收政策調整等因素影響,英國4月新車登記量同比下降19.8%至15.2萬輛。英國政府4月1日開始實施新的車輛消費稅收政策。按照新政策,只有純電動汽車和氫能源汽車等零排放車輛免征消費稅,許多曾經免稅的低排放車輛現在須支付消費稅。
關店潮沖擊美國零售業
公開資料顯示,年初至今美國關閉的零售店面積幾乎達到4900萬平方英尺,若按照這一速度發展,到年底“消失”的零售店將達到1.47億平方英尺。據瑞信測算,今年全美關閉的零售店超過8640家,同樣創下歷史新高。值得注意的是,這一數字已經遠高于2008年金融危機期間的6163家,這意味著當前實體店經歷的轉型期遠比金融危機時的情況要惡劣。有投資人士分析稱,美國零售業的泡沫正在被戳破。
美企囤積海外2.4萬億美元蘋果不是最多
北京時間5日下午消息,據Business Insider報道,瑞銀統計的截至去年四季度的數據顯示,美國企業囤積在海外的利潤高達2.4萬億美元。
雖然蘋果是全球現金儲備最多的上市公司(截至一季度末為2 5 6 8億美元),但根據瑞銀的統計,它還不是在海外持有現金最多的公司。排名第一的是微軟,在海外持有的利潤高達1240億美元。第二才是蘋果,海外利潤達1098億美元。輝瑞以860億美元排名第三。通用電氣第四,820億美元;IBM第五,714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