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好把關的“籠子”,管好自身的“路子”,抽好問責的“鞭子”。
——人社部近日印發《事業單位公開招聘違紀違規行為處理規定》問責“蘿卜招聘”等行為,新華社11月29日播發評論指出,“拔出蘿卜帶出泥”打準了“蘿卜招聘”的“七寸”。
脫貧不是看誰“跑得快”,而是看誰更務實,脫貧工作扎實有效、致富手段持續可靠,這樣才能讓老百姓的小康更全面。
——專家談脫貧,脫離實際不行,隨意提前也不行
人人都想干事業,卻不知道“事業”是由“事兒”發展起來的。
——只有大想法,不愿踏實行動,容易陷入“老虎吃天,無從下口”的困境
有人講比爾·蓋茨大學沒讀完,全世界也就一個比爾·蓋茨,這種概率不能去學。盡管大學里學的未必對你有用,但大學不讀出來就創業,總有一天是要后悔的。我見過很多成功者,所有成功者都是學習能力很強的人。
——馬云談大學與創業
沒有人教過我們性,也沒有人教過我們愛。
——日本八街南中屋頂告白的視頻在中國火了,四名初中生分別向他們心儀的對象表白。令人感慨的是,日本孩子接受的教育,和我們熟悉的中國教育是如此不同
中國的大學生“均值”很高,但“方差”很小。我們不喜歡大家標新立異,我們喜歡大家都循規蹈矩,走路、坐姿、衣服、發型,都盡量統一,這種情況下培養的學生,思維方式也受禁錮。
——清華大學副校長施一公發問:為什么優秀中國學子到國外脫穎而出的很少
學歷不值錢,學區房卻值錢。
——網友張愛普認為之所以這樣是因為前者是用來兌現的業績,沒有想象空間;后者是概念,可以炒作
很多人把養生跟治病聯系在一起,芹菜降血脂,就天天吃,你是吃藥呢?人生樂趣在哪兒啊?咱吃芹菜就是看著水汪汪、綠油油的,吃著舒坦。
——養生非治病
市場上充斥的許多爛書,不再是人類精神進步的階梯,而是哄你一踏上去就摔一大跟頭的朽木。哄弄讀者的手段現在主要有這么幾種:1、腰封推薦;2、書店榜單;3、書評。
——書和讀者的關系,從來沒有像今天這么陰險
人和人之間想要保持長久舒適的關系,靠的是共性和吸引,而不是壓迫、捆綁、奉承、一味的付出以及自我感動。
——關系長久的秘訣
“我上個廁所啊,3分鐘”≈15分鐘。“我馬上到,5分鐘”≈半小時。“快寫完了,再給我一個小時”≈兩個半小時。“下次一起吃飯”=永遠。
——現代人的時間觀
為了生活,可能需要放下夢想。
——不久前,香港的曹先生在商場里拍下這樣一幕:一位身著工地制服的建筑工在認真彈奏鋼琴。許多人被他美妙的琴聲和投入的演奏所感動
你直到停止讀書,才真的開始變老。每本書都教會教給我一些新東西,或者幫我以不同的眼光看待事物。
——比爾·蓋茨說,讀書是他取得成功的一個重要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