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賀春音
熱愛工會工作,業務精湛,勇于擔當,真誠服務職工,這些頭銜放在金亞斌身上一點都不夸張。這位咸寧市通城縣馬港鎮工會副主席兼馬港工業園工會聯合會主席,不僅自己被評為“市勞動模范”和“省工會工作先進工作者”,他所任職的單位也被授予“省和諧工業園區”和“省工會工作示范鄉鎮”稱號。
2001年,鄉鎮體制改革,馬港、石溪、九嶺、潭下一鎮三鄉將合并為現在的馬港鎮,金亞斌的崗位隨之面臨調整。在籌備干部人選時,縣組織部領導征求過他的意見:“亞斌同志,這次鄉鎮合并,黨委宣傳委員、統戰委員、工會主席3個職位不能兼任,可任選一個,但工會主席不參加黨政班子。”金亞斌沉默了一會兒,誠懇地說:“那就當工會主席吧。”
2004年,鎮工會主席改由黨委宣傳委員兼任,金亞斌又要調崗。面臨選擇時,他放棄了人大副主席或政協副組長的職務,又一次選擇了工會崗位,擔任鎮工會副主席兼九嶺片長。
2005年,通城縣三個工業園之一的馬港工業園建立,需要下派干部。金亞斌找到時任黨委書記說:“過去由于工作太忙,對工會工作虧欠太多,我想辭掉片長,下派彌補這個虧欠。”于是他被下派到馬港工業園出任黨總支副書記兼工會聯合會主席。
從此,金亞斌一頭扎進了工會工作中。
為了做好工會工作,金亞斌認真學習工會理論,刻苦鉆研業務,精通《工會法》、《勞動法》、《合同法》、《保險法》、《民法》、企業法等20多部與工會工作有關的法律法規。他能熟練運用工運理論、政策法規開展工會工作,并在實踐中創新推出系列制度。

金亞斌(左一)為工傷人員何水生維權。圖為調查場景。
2006年,馬港鎮建立了工會與黨委政府聯席會議制度,工會與部門聯動工作制度,工會與職工、企業主定期和不定期的訪談制度,形成了黨委領導、政府支持、工會運作、部門配合、企業職工參與的工會工作機制。目前馬港工業園25家企業,26個工會組織均已建立,2560名職工參加了工會組織。
在金亞斌協助下,園區企業建立了以職工代表大會為主體,“職工董事、監事制度”和“廠務公開制度”相結合的企業民主管理制度。馬港工業園12家非公企業均已依法建立職工董事、監事制度,25家企業全面建立了廠務公開和職代會制度,并得以正常運轉。
金亞斌積極推動勞動合同制度,規范企業用工行為,每年組織對企業《勞動合同》的簽訂和合同規定的工資福利、安全衛生、特殊權益保護、社會保險的購買等履約情況進行檢查、整改驗收。2016年園區企業《勞動合同》的簽訂率、職工“五險一金”的購買率達98%以上。
同時,積極開展“工人先鋒號”、“技術革新”活動,每年組織勞動競賽,充分調動職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服務于地方建設。培養和推薦勞動模范,十幾年來共培養和成功推薦市勞模3名,縣勞模12名。建立了“邱瓊雄”和“汪懷友”等3個勞模工作室,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和引領作用。
俗話說“理直氣壯,藝高膽大”。金亞斌參加過幾十次集體協商,上百次勞動糾紛調處,成功率在95%以上,這完全取決于他對政策法規的熟練掌握和工作經驗的積累,以及對事件事實的詳細了解。
2011年高考前夕,通城縣一中養豬承包戶五里鎮農民李有忠聘請的大坪鄉農民工何某,在家休息幾天后,于6月3日早晨到一中養豬場來上班。還沒進豬場,他頓感身體不適,在送往縣醫院的途中病情加重,經搶救無效死亡。死者親屬糾集近百人從縣醫院涌向一中,聲言要停尸鬧場。
縣里立即成立由縣政協主席和政法委書記牽頭,公安、教育、衛生、勞動等單位和大坪鄉、五里鎮領導人參與的事故處理小組。一中場地,哭喊的、爭吵的、訴說的、評論的、圍觀的、調處的,上千人亂哄哄。這時,金亞斌從人群中擠上前來,大聲說:“我叫金亞斌,是縣工會派我來協助處理的,我在廣東、浙江、福建等地處理過幾十起類似案件,有這方面的經驗,今晚我就自薦來主持調解。一、請一中的肖主任作記錄;二、請公安局的同志和雙方當事人確定何某是自殺他殺還是因病死亡;三、請縣醫院、縣衛生局同志雙方當事人確認何某是猝死還是醫療事故;四、請勞動局的同志確認何某是工傷還是非公死亡,并根據死者情況,分別算出賠償和補償金額;五、由我和雙方代表、一中代表、兩個鄉鎮的領導代表參加協商。”
工作依次進行不到1小時的功夫,雙方達成了協議。一場倍受關注的糾紛得以化解,金亞斌也成讓大家刮目相看的人物。
在建立專題例會、定期走訪、勞動法律培訓等維權預警機制的基礎上,金亞斌積極收集信息,主動介入調處,為合法權益被侵害的職工提供法律援助。同時在鎮里成立困難職工幫扶中心,十幾年來,共籌措資金30余萬元,資助困難職工400余人次。
2006年9月,金亞斌陪妻子在武漢同濟醫院做手術。手術當天,他接到廣東番禺馬港籍農民工維權聯站和死者劉忠保家屬的求助電話。第二天,他請來了陪護人員,交足了醫療費,就匆匆趕往廣東番禺石基鎮劉忠保生前務工的玉田化工廠。
十多年來,金亞斌親自參與調處鎮內勞動糾紛42起,涉案金額200余萬元,異地維權36起,獲賠資金800余萬元,其中代理訴訟12起。但他從不收取當事者的禮物和紅包,還時常貼車費、伙食費。
一年到頭,金亞斌總是忙個不停,不是在企業轉悠(工作),就是外出維權;不是在看書看報學習,就是在手機里交談解答。他和本鎮外出農民工、轄區內企業職工、老板等500多人建立了QQ群、微信群,相互交流人生的感悟、生活的樂趣、創業的艱難。通過網上交流,他們成了朋友,每年春節,金亞斌都會收到幾百條賀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