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潘荷花

“教我們的老師都很專業,學習氛圍非常好!”剛參加完為期12天中式面點師培訓的吳明深有感觸。
32歲的吳明之前在一家公司從事財務工作,因故離職后有自主創業的愿望。吳明在培訓班學會了做包子、餃子和餛飩等中式面點。與她同期參加培訓并結業的共有37人,他們中有城市中的失業人員、進城打工人員、下崗職工等就業困難人員。
據了解,2017年省總工會職工服務中心專為這些群體共舉辦中式面點、育嬰師、咖啡奶茶、茶藝師和西式面點等5個項目共36期就業幫扶培訓,惠及全省2040名職工。
“我叫范紅梅,來自武漢市江夏區,以前參加過工會辦的月嫂培訓,干了一段時間,現在過來學個中式面點,既可以分擔家里的經濟壓力,又方便照顧上初中的孩子。感謝工會一直以來的幫助!”
“大家好,我叫李俊麗,原來在武鋼工作,待崗后一直想學個手藝再找適合的工作。我們小區周圍的早點攤沒有賣餛飩的,這次我重點想學學如何做餛飩,以后想開個餛飩店!”
……
在2017年12月4日中式面點班的開班儀式上,課堂氣氛極其活躍,35名學員滿懷欣喜地依次做自我介紹。讓眾多學員尤其意外的是,培訓全部免費。
吳明是在微信朋友圈中看到一朋友曬中式面點才知道有這樣的好事兒。“提供身份證和失業證明就可以參加培訓了!”吳明說,她的朋友也是省總工會職工服務中心組織的中式面點師培訓往期的學員之一。
事實上,湖北省總工會多年來一直為就業困難的職工群體提供免費培訓,這項工作具體由省總工會職工服務中心在運作。
49歲的易革英于2015年5月參加了省總工會職工服務中心組織的育嬰師培訓。“初級、中級和高級培訓都參加了,拿了證還免費推薦就業呢!”易革英曾經是一家私營企業的車工,當時一個月工資3000多元。“很辛苦,一個月只能休息一天!”
易革英為人本分、會做事,再加上有月嫂的專業技能,深受“東家”青睞。如今的她工作雖然也不輕松,但工資比之前高了不少。“一個月六七千元,好的時候一萬元,而且一個月可以休息四天。”談及此,易革英十分欣慰,“多虧有工會這個娘家,我這個年紀了,還能為自己以后養老攢點錢!”
“培訓主要是實操課程,特別實用!”朱朝惠由衷地說。
45歲的朱朝惠原來是武鋼的一名工人,2016年2月回家待崗。2017年7月在一個朋友的引領下,朱朝惠參加了省總工會職工服務中心的中式面點師培訓。“包子、韭菜盒子、手抓餅、千層餅、豆皮、餃子、餛飩、糯米雞等等,這次培訓學到了26種中式面點的做法,太令人興奮了!”培訓結業后,朱朝惠開始在一家面館工作,每天工作三、四個小時,一個月2000多元。“以后時機恰當,還是想自己單干!”朱朝惠一臉憧憬地說。
家在武漢市江夏區農村的聞多全家里一度非常困難,婆婆不慎從梯子上摔下來,生活不能自理,家里為此花光了所有的積蓄。“我在家照顧婆婆,偶爾打點小工,老公在外做搬運工,那時候兒子還在讀書!”聞多全一家靠著低保和微薄的收入過活。



2016年3月,聞多全參加了省總工會職工服務中心組織的中式面點師的培訓。學完后到一個學校食堂打工賺錢。雖然每月收入不高,用聞多全自己的話說“手藝卻越練越純熟”。2017年10月,聞多全在江夏紙坊租了一個鋪面開始了自己的創業之路。“兒子高中畢業后就沒讀書了,和我一起經營粉面館。”
每天凌晨三點多起床做準備,四點多附近的民工就來光顧聞多全的店了。她和兒子每天忙到下午兩、三點。“回去后補個覺,睡上兩個小時又開始準備第二天的生意。”這樣的生活雖然辛勞,但讓聞多全感到踏實和充滿希望。“以后做大了,讓老公也回來一起做。門面要重新裝修一下……”
省總工會職工服務中心主任何光林介紹說,因為培訓的對象主要是就業困難的職工,因此培訓講求實用性,這樣學完后有助于他們再就業或者創業。“我們要求合作的培訓機構一定要偏重實際操作,比方說一期培訓一般12天,理論課占30%,實操課占70%甚至更多。”
為了保證培訓的質量和效果,省總工會職工服務中心在培訓機構的選擇及約束機制上頗費心思。“在那些正規且口碑好的培訓機構中嚴格挑選,不固定哪一家或者哪幾家,每年嚴格招標選取。”何光林解釋說,“學員培訓完后要求培訓機構推薦就業,并要達到一定的比例,才符合我們的要求。”開班時、培訓中和結業后,省總工會職工服務中心都有專人進行動態跟蹤培訓過程,確保培訓效果。
“就業培訓是省總工會職工服務中心打造的‘暖心幫扶系列行動’之一,我們稱之為‘暖心扶智’。目的只有一個,真正幫扶到更多就業困難的職工,尤其是困難職工群體。”何光林說,“培訓工作規范、有序運行,但有時候也要有一定的靈活性。”
按照規定,參加培訓考試合格后可同時獲得人社部門認可的相關資質或技能證書,而這些證書要求的年齡都在50歲以下,相應的培訓報名參加人員年齡大多也在50歲以下。“但有些時候也要特事特辦!”何光林舉例說,有一期收了一名50多歲的學員,按年齡條件不符合,但了解到他們家兒子得了腦癱,老婆也過世了,于是報名審核時省總工會職工服務中心給他開了綠燈。“也許因為客觀原因拿不到證,但有技在身,比方說如果學會了做中式面點,花比較少的成本就可以支個攤賣早點了,家里的困難肯定能緩解不少!”
2017年7月,考慮到江漢石油管理局困難職工集中、培訓需求大的現實,省總工會困難幫扶中心首次將中式面點師的培訓班送到了企業,惠及該企業84名困難職工。
省總工會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董永祥要求職工服務中心要把就業培訓作為工會服務黨政工作大局、服務職工的一項重要工作來抓,新時代職工服務中心要進一步拓展工作思路,健全工作機制,把工作做得更好更實。在為廣大職工做好普惠服務同時,尤其要抓好困難職工、失業人員、轉崗職工等特殊群體就業再就業技能免費培訓,充分發揮工會在推進就業工作中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