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民和縣畜牧獸醫站,青海民和 800800)
對于青海地區而言,產業可以說有著悠久的歷史,而且眾多的農牧民也有著飼養奶牛的習慣,可以說是畜牧業的重要構成部分。但是由于受到理念以及資金、技術等相關因素的限制,奶牛的樣子在畜牧業中可以說一直是相對薄弱和滯后的產業。由此可見,關于青海奶牛產業發展的研究與分析顯得尤為重要。
首先就是農民對于奶牛養殖的積極性并未得到有效調動
縱觀目前當地的奶牛生產,可以說還是以養殖小區的方式為主,資金的主要來源就是一些資本相對雄厚的老板,農民很少進行奶牛養殖投資,主要的原因在于一個就是奶牛投資對于資金的需求相對較大,而見效慢,周期長,短時間內無法獲取經濟收益;還有一個就是飼養管理的成本比較高,承擔的風險相對較大;再就是產品的銷售問題。因此,農牧民對于奶牛養殖的投資積極性并不高。
其次就是高產性能的奶牛少,改良工作整體進展緩慢
奶牛性能優良與否的重要指標之一就是是否具有高產性能,但是奶牛改良工作整體進程相對緩慢,高產奶牛的數量雖然有所增長,但是總體所占比例還是相對較低的,這將嚴重制約到奶牛產業的整體發展進程。
第三就是飼養管理水平低,發展不均衡
目前的奶牛飼養可以說還是散戶飼養或者是小規模的飼養,無法實現大規模養殖,而標準化的養殖就更是無法實現的,這樣的話,奶牛生產性能就會受到嚴重制約,無法充分發揮其原有的生產潛能,尤其是一些先進的技術,如飼料的配合應用以及冷凍精液配種等,都無法得到有效推廣和應用。
第四就是資源優勢的發揮有待提升
農作物秸稈本應該實現資源化利用,但是目前的情況來看,對于農作物秸稈的利用率還是非常低的,再加上優質牧草越來越少,這樣的話,奶牛產業的整體發展就會受到嚴重的制約。
第五就是乳品加工企業少,市場占有率不高
目前在青海地區從事乳品加工的企業雖然有幾十家,但是只有少數地形成了規模,而且實現了生產的正規化和標準化,總的來說,乳制品的開發工作相對滯后,能夠生產的乳制品類型相對較少,無法有效占有市場。
對于青海地區來說,要想真正實現當地奶牛產業的持續、健康和快速發展,筆者認為應該重點做好以下幾項工作:
首先就是做好加工企業的整合工作,實現品牌化發展
當地政府應該充分發揮宏觀調控作用,不僅僅要盡量出臺一些利好的政策,同時以此為指導,切實做好企業的整合工作,將資金重點用于那些具有巨大發展潛力的企業上,實現其持續、健康和快速發展,爭取在龍頭企業的帶頭作用下,實現品牌化的發展,從而更好占有市場。
其次就是加快新技術的應用推廣
目前當地的奶牛還是以散養為主,尚且沒有形成規模,對于產業的經營和發展而言是非常不利的,為此,一定要加快推進良種奶牛的發展進程,加快性別控制繁育技術的應用推廣,通過性別的應用實現對細管凍精的控制,這樣可以實現奶牛母牛群規模的迅速擴大,效果更加理想。
第三就是加快良種繁育體系的建立與健全
高產種用公牛在當地是比較少見的,這樣的話,純種牛的純種繁衍和培育就很難順利進行,改良的效果也會因此受到嚴重影響,為此,加快高產種用公牛的引入進程,更好滿足育種的實際需求和改良的實際需要,通過新鮮血液的有效導入,實現奶牛個體產奶量和改良效果的全面提升。
第四就是加快奶牛的產業化發展進程
奶牛養殖的產業化是以養殖的專業化為基礎的,如果實現了專業化,那么原本分散的家庭養殖就能夠逐漸形成產業鏈,這樣更加利于規模優勢的發揮,更利于綜合競爭實力的全面提升,立足實際,最好是能夠盡快形成公司-農戶-市場的合作模式,就是訂單是基礎,進而實現企業和奶戶之間的利潤均享,有效控制風險。
最后就是創新發展模式
發展模式的創新在于:建立奶牛養殖村,實現奶牛養殖組織化程度的提升,從而保證大家都能夠及時得到最有效的技術支出、最為優質的服務以及設備等,實現養殖成本的降低;再一個就是統分結合,便于各種實際問題的有效解決,在進行設備的購置以及運輸和技術服務的時候,最好是以養殖村為單位來進行,這樣的話可以實現很多散戶原本無法做到的事情,充分發揮資源整合的積極優勢等。
從上午的論述中,我們對于當地的奶牛養殖現狀有了更加深入的認識和了解,發現了目前制約奶牛產業發展的相關要素,也明確了未來的發展方向。為此,一定要轉變思想,提升認識,立足當地的實際,采取多種有效措施,切實解決目前的難題與困境,全面實現當地奶牛產業的持續、健康和快速發展。
[1]孟澤人,王福純.遼寧個體奶牛業現狀和發展對策[J].中國奶牛,1992,(5):7-8.
[2]侯振中.影響奶牛業高效健康發展的幾點問題[J].養殖技術顧問,2006,(11):54-55.
[3]許水明,章夏云,易旭平.對臨川區奶牛業發展狀況的調查與分析[J].江西畜牧獸醫雜志,2009,(5):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