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玉樹州草原工作站,青海玉樹州 815000)
這些年來,隨氣候變化的異常,生態環境的惡化,草原蟲鼠害危害日趨嚴重。由此,重視蟲鼠害防治工作,成為日前青藏高原鼠工作重中之重。
根據青海草原鼠蟲害監測預警體系監測結果,結合2016年秋季調查數據、鼠蟲害發生特點、去冬今春氣象條件及歷年發生與防治情況等因素,綜合分析研判,認為2017年青海草原鼠蟲危害呈中等偏重發生趨勢,危害面積與去年基本持平,總體上處于可控狀態,局部地區危害可能加重,預計草原鼠害、蟲害的危害面積將達上千萬畝。
今后,青海草原蟲鼠害防治工作時刻不能有所松懈,各地將繼續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樹立“綠色植保,科學植保”理念,完善預警體系,適時開展草原鼠蟲害防治工作。希望通過加強調查、專業防治、提高生防技術等方式將災害降至最低。
做好鼠蟲害防治工作,領導重視是關鍵,技術進步是基礎,增加投入是保障,能力建設是重點。必須堅持以人為本、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工作方針;堅持政府全面負責、部門齊抓共管、社會廣泛參與的工作機制;堅持依靠法制、依靠科技、依靠群眾的工作原則;堅持化學防治與生物防治相結合、集中防治與重點防治相結合的工作方式。做到責任劃分不留死角,技術服務不留死角,監測工作不留死角,防治區域不留死角。
建立健全指揮機構,針對實際情況,依據國務院批準的《全國草原保護建設利用總體規劃》,組織編制草原鼠蟲害防治規劃,按照《國家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和《全國草原蟲災應急預案》的要求,進一步完善應急預案。建立草原鼠蟲害防治目標管理責任制,將任務和責任落實到人,確保防控工作有序、有力、有效開展。
災情預報預警,是草原鼠蟲害防治的基礎工作,是指導鼠蟲害防治的重要依據。為此,為提升防治綜合效果,獲得可靠有效的一線鼠蟲害動態信息,應探索穩定發揮災情預報預警的作用。同時,酌情加大業務培訓,在監測技術水平的提升上下功夫。總而言之,草原鼠蟲害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對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務必在系統調查的基礎上,能準確去把握災情,劃定防治的重災區,確保做好適期、適時防治。
鼠蟲害防治基礎設施,是提升草原鼠蟲害防治質量的重要物質保障。為此,滿足草原鼠蟲害防治的實際需求,應有計劃地購置大中型機械,做好使用機械的指導工作,以有利于鼠蟲害防治工作的大規模開展。同時,基礎設施的完善,應與草原生態保護工程有機融合在一起,就此逐步恢復被破壞的草地資源,改善其生態環境,而能從根本上控制鼠蟲害災害。
根據相關文件精神的要求,積極組建專業化防治隊伍,做好草原鼠蟲害的聯防聯治工作。一旦有大的災害發生,能迅速組織規模化的防治力量。同時,借此調動民眾防鼠蟲害的積極性,做好群防群治。
在過去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農牧業生產以保障供應為目標,以增加數量為重點,在草原有害生物防治上表現為,以化學手段為主,忽視生物、生態手段綜合運用,進而對產品安全和生態安全造成影響。篩選低毒高效農藥,應用先進施藥機械和施藥技術,確保生態安全,加快有害生物防治路線和治理方式的轉變,突出其對發展高產、優質、安全畜牧業的支撐作用,突出其在建設環境友好型社會中的保障作用。
做好草原蟲鼠害防治宣傳教育工作,是增強民眾防災減災意識的重要途徑。為此,要認真總結往年蟲鼠害防治工作經驗,在此基礎上,制定切合實際地宣傳教育方案,利用報刊、電視、電臺等媒介,重點做好草原蟲鼠害防治重要性、防治技術等的宣傳工作,加深基層民眾對草原蟲鼠害防治工作的認可度,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并進一步調動民眾參與草原蟲鼠害防治的積極性。
青海草地資源豐富,是傳統畜牧業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這些年,頻繁的鼠蟲害問題,威脅到地方畜牧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影響到生態環境的穩定性。為此,對待這一問題的防治工作,應該持之以恒地堅持下去,時刻不能有所松懈。
[1]內蒙古自治區草原工作站.加強體系建設提升支撐能力[J].中國畜牧業,2017,(2):36.
[2]李強鄉城縣草原鼠蟲害的危害及防治措施[J].農技服務,201734(15):60.
[3]佚名.農業部部署2017年草原鼠蟲害防控工作[J].甘肅畜牧獸醫,2017,(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