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天津 300420)
人工授精是擴大豬養殖規模,提高豬肉產量的重要環節,而豬精液常溫保存則是豬人工授精的關鍵性技術。通過酸性環境的營造對常溫條件下保存的豬精液中精子的運動進行限制,從而使精子保持在活性可逆的狀態下。但是常溫保存下的豬精液容易滋生細菌等微生物,導致精液品質的下降。因而研究種公豬常溫精液中細菌的分離鑒定方法對于豬人工授精技術的推廣具有重要的意義。
常溫保存條件下沒有受到細菌污染的豬精液可以在后續的受精環節保持較高的活性,精液品質較高。而受到細菌污染的精液品質及常溫有效保存時間等都會受到一定的負面影響,菌落的種類、數量不同對于豬精液的影響也會有所差異,以大腸桿菌為代表的革蘭氏陰性菌對于豬精液品質的影響較為顯著,一旦被污染豬精液在短時間內就會出現pH值、精子活力的下降,頂體完整度也會受到影響。受到多種細菌污染的豬精液的常溫有效保存時間縮短,精子存活率較低,使用被污染的精液將增加人工授精的失敗率,除此之外還可能影響母豬的生產性能,增加母豬子宮內膜炎的發病概率,影響母豬的健康。細菌影響豬精液品質的通常表現為凝集精子、對稀釋環境中的滲透壓進行改變、無氧環境下呼吸作用產生酸類物質等等。為了改善豬精液的細菌宜居性,可以在精液稀釋藥劑中添加適當的抗生素,保證豬精液的常溫保存質量和人工授精成活率。
健康的種公豬精液本身是無菌的,常溫保存狀態下精液中滋生的細菌來源包括采精過程中接觸的器械、種公豬的包皮及其內容物、采精環境以及采精工作人員等。稀釋操作、種公豬養殖環境以及采精操作是種公豬精液中細菌傳播生長的主要影響因素。目前豬精液中具體的細菌種類尚未有定論,所選用的豬精液樣品差異、分離方式差異都會導致檢測出的菌種的不同。有學者采取了天津地區的常溫保存下的種公豬精液樣品,檢測出的細菌種類包括綠膿桿菌、溶血性鏈球菌、枯草芽孢桿菌、葡萄球菌、大腸桿菌、微球菌、棒狀桿菌,其中以棒狀桿菌的數量最多。此外還有學者從自身收集的豬精液樣品中分離出了克雷伯氏菌以及銅綠假單胞菌。國外也有學者對豬精液中微生物進行了研究,通過對相關文獻的查閱發現國外有研究表明豬精液中細菌的檢出率與豬場的養殖條件和生產水平有直接的影響,相同數量的隨機豬精液樣品生產條件較差的豬場的細菌檢出率要顯著高于生產水平較高的豬場,檢出的細菌主要包括假單胞菌、沙門氏菌和大腸桿菌。研究人員通過對豬精液中分離出的細菌的來源進行分析,發現除了特殊環境下采集保存的豬精液外,常溫下稀釋保存的種公豬精液中的細菌種類主要有腸桿菌科、絲狀真菌以及葡萄球菌屬,例如大腸桿菌、黏質沙雷氏菌及糞腸球菌等。
稀釋藥劑中大量營養物質的存在是導致豬精液滋生細菌的主要原因,針對于此可以通過在稀釋劑中添加抗生素的方式對細菌的生長繁殖進行抑制,提高豬精液中精子的活力,延長豬精液的常溫保存時間。需要注意的是不同類型的抗生素的細菌類型和細菌效果也有所差異,有些文獻表明慶大霉素、青霉素和鏈霉素都常被用在豬精液稀釋中,但是由于細菌耐藥性的增強,上述抗生素已經無法對細菌進行有效的抑制。近些年來多種新型抗生素也被用在豬精液的稀釋中,其中磺胺類抗生素可以對常見的放線菌、螺旋體細菌等進行有效的抑制,且該類抗生素的毒副作用較輕。頭孢唑林憑借低毒、耐酶以及高效性也得到了越來越多養殖行業的青睞,該類抗生素對于豬精液中常見陽性菌可以進行有效的抑制,但是不可以與青霉素、氨基苷類抗生素聯用。
除此之外還可以通過碘溶液的應用達到殺菌的效果,聚維酮高絡合碘溶液不僅可以殺滅精液內的病原微生物,還可以破壞細菌的遺傳基因,相較于抗生素不易出現抗藥性,且對于環境沒有危害,因而可以在種公豬精液常溫保存中廣泛使用。將聚維酮高絡合碘溶液應用與現代化豬養殖模式下,可以有效避免細菌等病原微生物通過精液進行垂直傳播,對于豬傳染疾病的控制也有著良好的效果。在種公豬的精液中添加適量的碘溶液可以有效殺死白色念珠菌、不動桿菌、大腸桿菌以及假單胞菌等,但是對變形桿菌的影響較弱。
采精人員的種公豬精液采集、運送過程中的操作、精液稀釋以及檢測等環節出現問題都有可能造成豬精液的污染。為了提高豬精液品質,保障豬人工授精的順利完成,結合天津地區豬養殖的特點,必須要加強種公豬的疫病防范和病原體檢測,嚴格按照采精操作流程進行豬精液的采集、稀釋和分裝,避免采精過程中的細菌污染。還需要積極采用新型的精液殺菌藥物,切實有效地保證種公豬精液常溫保存的品質。
[1]尹絲璐,胡堅,李維娜,等.精液細菌感染對精液參數及細菌耐藥性的影響——附74376例男性不育癥患者分析[J].南方醫科大學學報,2018,(1):122.
[2]謝景興,劉兆軍.ε-聚賴氨酸對公豬精液中常見細菌的體外抑制效果研究[J].養豬,2017,(3):5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