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州畜牧獸醫工作站,青海海南州 813000)
不從疫區引進牦牛,引進牛只產地均與本合作社簽訂引進協議。引進牦牛,從具有畜牧獸醫主管部門核發的《種畜禽生產經營許可證》和《動物防疫合格證》的牦牛場引進,并第一時間進行檢疫。引進的犢牛,隔離觀察至少30~45天,經縣級動物防疫監督機構檢疫確定為健康合格后,入群生產使用。
牦牛養殖方式以自然放牧和補飼為主。
生產母牛、小牛和非生產牛(幼年牛、當年未孕母牛)分別組群。生產母牛每群以30~50頭為一組;非生產牛以60~80頭為一組;小牛一般20~30頭為一組。
適齡母牦牛占50%,幼齡牛(1~2.5歲)約占40%左右,成年公牛占10%。
公犢牛去勢時間一般在1歲左右,即第二年吃上青草后進行,夏季不宜去勢,因蚊蠅多易生蛆。去勢聘請獸醫站具有職業獸醫師資格負責,去勢方法有刀切法和去勢鉗法。刀切法:切口部位用5%的碘酒消毒后,用鋒利小刀,在陰囊上做切口,切口大小以睪丸自然逸出為宜,摘除睪丸后,在傷口上涂上碘酒,并撒上消炎粉。去勢鉗法:用特制的去勢鉗,在陰囊上部用力緊夾,將精索夾斷,睪丸逐漸萎縮。此法不切傷口,不流血,無感染危險。
牦牛抓絨剪毛多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進行,一般生產母牛不剪毛,牦犍牛抓絨剪毛同時進行。
對一些營養差的育成小牛、妊娠母牛和犢牛在過冬時補一些青干草,使它們安全過冬。補飼時間從2月份開始,到4月底止。牦犢牛越冬時有棚舍。
每年6月中下旬牦牛開始發情,7~8月份為發情旺季,及時準備好配種工作。選擇優良的公牛,淘汰年老質量差的公牛。公母牛比例按1:20~1:30分開。
牦牛3~4月份開始產犢,將犢牛放在棚舍內,對初產牛和難產牛進行助產,犢牛出生后讓其吃足奶。頭胎母牛不擠奶,經產母牛未吃飽青草,產奶不多時也不擠奶,青草吃飽后可日擠奶一次。產后不擠奶,對提高牦牛質量,提高繁活率大有好處。犢牛學會吃草后,留在圈棚附近的圍欄草場放牧。
犢牛半月齡起即可采食牧草,在放牧中,除分配好牧場放牧外,采用全哺乳方式哺育犢牛,使哺乳母牛盡快恢復體質,對達到6月齡哺乳期犢牛全部斷奶,斷奶后對體質較弱者應放牧和補飼相結合。
獸藥的使用符合《獸藥管理條例》的規定。需要使用治療用藥時,要有《獸藥生產許可證》和產品批準文號的生產企業購買,并嚴格執行休藥期制度。嚴格遵從《食品動物禁用的獸藥及其化合物清單》中所列的和其他禁用藥物或人用藥物,不使用未經國家畜牧獸醫行政管理部門批準作為獸藥使用的藥物。
飼料均為草山無農藥施肥草料,收購青稞、干草均留有賣方簽字收據單。飼草料庫房通風干燥,對購進的飼料清倉后放在原先飼料的下面,禁止后面購進的飼料壓在原先飼料的上面;自己調制的青干草按要求進行堆放,防止發生霉爛和變質,禁止飼喂霉爛和變質的飼草料。嚴禁使用違禁的飼料添加劑和動物性飼料源。
牦牛炭疽:由炭疽桿菌引起的急性人、畜共患病。本病呈散發性或地方性流行,一年四季都有發生,但夏秋溫暖多雨季節和地勢低洼易于積水的沼澤地帶發病多。發生疫情時,嚴格封鎖,控制隔離病牛,專人管理,嚴格搞好排泄物的處理及消毒工作,病牛用抗炭疽血清四環素等藥物治療。
牦牛布氏桿菌病:由布氏桿菌引起的一種慢性人畜共患病。牦牛、綿羊、犬、馬鹿、旱獺及灰尾兔等均可感染此病。能引起生殖器官、胎膜及多種組織發炎、壞死。以流產、不育、睪丸炎為主要特征。母牦牛感染布病后除流產外,一般沒有全身性的特異癥狀,流產多發生在妊娠5-7個月時;公牛患布病后出現睪丸炎或附睪炎;犢牛感染后一般無癥狀表現。牦牛飼牧人員要加強自身的防護,特別是牦牛發情、配種、產犢季節,要搞好消毒和防疫衛生工作。
牦牛巴氏桿菌病:又稱出血性敗血癥,是由多殺性巴氏桿菌引起的多種動物共患的一種急性、熱性、敗血性傳染病。以高溫、肺炎、爭性胃腸炎及內臟器官廣泛出血為特征,故又稱牦牛出血性敗血癥,簡稱“牛出敗”。1歲以上牦牛發病率較高,分為急性敗血型、水腫型和肺炎型。以水腫型為最多。病牛往往因窒息、虛脫而死亡。病程12-36小時。多呈散發性或地方流行性,一年四季均可發生,但秋冬季節發病較多。早期發現該病除隔離、消毒和尸體深埋處理外,可用抗巴氏桿菌病血清或選用抗生素及磺胺類藥物治療。預防注射用牛出血性敗血癥疫苗,肌肉注射4~6ml,免疫期為9個月。早期發現該病除進行隔離、消毒和尸體深埋處理外,可用高免血清、抗生素及磺胺類藥物治療。
需要淘汰、撲殺的可疑病牛由動物防疫監督機構采取措施處理,主要以無害化池處理,傳染病牛尸體按國家規定處理。嚴禁進行出售病牛、死牛的行為。
建立一系列相關的生產檔案,確保無公害牦牛品質的可追溯性。建立牦牛的免疫程序并保存免疫記錄。建立并保存牦牛全部獸藥的記錄。建立并保存牦牛飼料飼養記錄,包括飼料及飼料添加劑的生產廠家、出廠批號、投料數量,含有藥物添加劑的應特別注明藥物的名稱、含量及休藥期。建立并保存牦牛的生產記錄,包括采食量、育肥時間、出欄時間、檢驗報告、出場記錄、銷售地記錄,并保存三年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