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澤庫縣畜牧獸醫工作站,青海澤庫 811499)
棘球蚴病是由棘球絳蟲的幼蟲寄生于人或牛、羊體內引起的寄生蟲病,狗是其終末宿主,也是最主要的傳染源。棘球蚴病病程較長,棘球蚴病早期一般無明顯癥狀,難以發現。晚期肝棘球蚴病患者極度消瘦,出現黃疸、門脈高壓及肝腹水等癥狀;腦棘球蚴病患者癲癇反復發作,病情十分兇險。囊型棘球蚴病病灶出現破裂,可致過敏性休克而死亡;而泡型棘球蚴病主要寄生于肝臟,并可以向周圍組織浸潤和向遠處轉移,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相關資料,未經治療的泡型棘球蚴病患者10年病死率高達94%,被稱為“蟲癌”。棘球蚴病嚴重危害人民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導致部分西部農牧區群眾因病致貧、因病返貧,是影響當地社會經濟發展的重大傳染病。
我國棘球蚴病受威脅人口數和患者數居全球首位,而藏區更是全國乃至全球棘球蚴病流行最嚴重的地區。地處青藏高原地區的西藏、四川、青海的人群棘球蚴病患病率高,2012年患病率依次為4.2%(4個縣數據)、1.1%、0.6%,顯著高于寧夏(0.2%)、新疆(0.1%)、內蒙古(0.1%)、新疆生產建設兵團(0.1%)等非青藏高原流行區。以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為例,18個縣的人群棘球蚴病平均患病率為1.9%,患病率超過1%的縣有石渠、色達、白玉、德格、甘孜和理塘縣6個,其中石渠縣、色達縣患病率分別為12.1%和6.3%。青海省達日縣人群棘球蚴病患病率高達12.38%。西藏從已調查4個縣的患病情況看,棘球蚴病流行情況不容樂觀。
棘球蚴病流行宿主種類居多,分布范圍較廣,傳播環境較為復雜,所有終末宿主中,狗是主要的傳染源。但是,本地民眾受宗教文化習俗的影響,多數忌殺生,而導致地方生無主狗的數量暴增,為傳播感染此病提供機會。
具體防控手段的落實,一則受制于缺乏有效的防治藥物,藥物治療周期長,使用費用高,影響具體防治的效益。二則缺乏敏感的檢測試劑,難以早期有效檢測。最后,接種犬類用的疫苗缺乏,同樣影響防疫質量。
防治棘球蚴病工作的開展,是一項系統復雜的系統工程。此項工作落實具體到位,需要地方政府的領導,同樣需要各部門的積極配合。為此,建議地方政府成立專門的棘球蚴病防控領導小組,由地方政府主要領導班子擔任組內要職人員,明確不同部門的工作職責,統籌規劃好棘球蚴病的防控工作。
棘球蚴病的防控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在繼承前一階段防控經驗的基礎上,應根據未來防控的實際需求,制定下一階段棘球蚴病防控工作規劃,明確防治具體目標,制定切合實際的防控措施方案,提升棘球蚴病防控質量。
提升畜間棘球蚴病防控工作質量,需要大量的工作落實到位。比如:疾病的檢疫、犬類的驅蟲、病死尸體的處理等等,具體工作量大,想要把這些工作落實具體,其間需要大量的經費投入,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為此,滿足實際工作的需要,地方財政部門應加大財政投入,設立專款防控基金。一方面,用于購置藥物、器具等的需要。另一方面,用于保障獸醫防疫人員的酬勞。
一是加強專業防治機構建設。按照填平補齊的原則,統籌考慮完善和加強各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動物疫病預防控制機構和動物衛生監督機構的防治能力建設。二是加強專業防治隊伍建設。根據藏區棘球蚴病流行程度,結合專業防治隊伍及其服務半徑和人口的實際情況,加強各級專業防治機構棘球蚴病防治工作力量。采取多種形式,加強對各級各類棘球蚴病防治專業人員的培訓。
做好棘球蚴病防控工作,提升民眾認識是首要的關鍵因素。為此,為營造好的棘球蚴病防控氛圍,應利用電視、廣播等媒體,聯合教育、衛生、農牧等部門切實做好宣傳教育工作,大大提升民眾防控棘球蚴病的積極性。首先,提升民眾對此病危害的認識。結合地方農牧民的生活習慣,建議將棘球蚴病防控的知識制成光碟、掛畫、宣傳冊等等,進行鋪天蓋地的宣傳。同時,宣傳資料應做出藏語版、漢語版、地方方言版等等,確保地方民眾都能接受和理解。其次,將棘球蚴病防控滲透到學校教育中去。考慮到當前棘球蚴病防控的嚴峻形勢,有必要將這一知識列入學生必學的健康教育內容中去,從小培養孩子重視此病防控的意識。最后,重視對在崗人員棘球蚴病防控知識的宣傳,地方政府部門、醫療組織等等,理應搞好棘球蚴病防控知識和技能的培訓,大大提升在崗人員的棘球蚴病防控技術水平。
[1]宋芳,李鴻杰,廖秀峰.2016年烏魯木齊市重點區(縣)棘球蚴病篩查結果分析[J].疾病監測與控制,2017,11(11):859-860.
[2]葉龍杰.棘球蚴病為害一方盼“國家隊”相助[J].中國衛生,2014,(10):92.
[3]佚名.我國科學家攻克棘球蚴病元兇基因解析難題[J].福建農業科技,201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