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南縣蓮城鎮(zhèn)畜牧獸醫(yī)站,云南廣南 663300)
肝片吸蟲主要寄生于羊和牛的膽管所引起的一種蠕蟲病,俗稱肝蛭病。肝片吸蟲蟲體大,成蟲為雌雄同體,新鮮蟲體呈棕紅色,扁形、柳葉狀。蟲卵橢圓形,淡黃褐色,卵的一端有小蓋,卵內充滿卵黃細胞。
在肝片吸蟲的發(fā)育中,需要兩個宿主,成蟲在終末宿主(牛、羊)體內發(fā)育,幼蟲在中間宿主椎實螺又名小土蝸體內發(fā)育。成蟲在牛、羊的膽管內每天平均產出8000~15000個蟲卵,蟲卵隨糞排出體外,當溫度為15℃~30℃時,在有適宜的氧氣和光線的條件下,酸堿度為5~7.7的水中,經過10~25d孵化為毛蚴。毛蚴在水中能生活24h,找到適合的中間宿主,即鉆入其體內變成胞蚴,通過無性繁殖,胞蚴產生雷蚴發(fā)育成子雷蚴或尾蚴。每一個毛蚴在螺體內可產生9~649個尾蚴,尾蚴在5min至2h內先后在水中或植物上變成囊蚴。家畜吞食含有囊蚴的水草后,囊蚴穿過腸壁或鉆入腸壁靜脈或從十二指腸的膽管開口處進入肝臟膽管。在牛或羊體內,經過3~4個月發(fā)育成熟,一般壽命3~5年。蟲卵隨糞便排出,稍有水分就能維持生活。
2013年~2015年蓮城鎮(zhèn)的董那孟村民委沙壩村、沙灣村,平山村民委涼傘樹村、下寨村,細掌村民委大洞村等村出現大批牛、羊精神沉郁、被毛粗亂,食欲減少,腹脹、腹瀉,糞便呈黑褐色,體溫升高,眼瞼及體軀下垂部位發(fā)生水腫,很快出現貧血、黃疸和肝臟腫大等,重者多在3~5d內死亡。經本人初步分析,初診為牛羊肝片吸蟲病。2013年5月~2015年8月蓮城鎮(zhèn)疑似牛羊肝吸蟲發(fā)病。
肝片吸蟲的中間宿主是錐實螺,終末宿主是牛、羊 椎實螺大量存在低洼、沼澤地。一年四季均可發(fā)生,在溫暖多雨季節(jié)常造成肝片吸蟲病地方性流行。在潮濕的年份則多發(fā)于夏秋季節(jié)。但由于此時牛羊營養(yǎng)狀況良好,所以通常不見癥狀表現,進入冬、春季以后,特別是春季牛羊營養(yǎng)狀況不良時,臨床狀況便很快表現出來。本病地方感染時,感染率水牛達65%~95%、黃牛達55%~65%;羊發(fā)病率為35%~55%。
幼蟲的移行引起。多見于夏秋季,幼蟲集中侵入可以引起腹膜炎和創(chuàng)傷性肝炎。大多發(fā)生于幼羊和犢牛,表現為精神沉郁,食欲減少或廢絕,腹脹,偶有腹瀉,體溫升高,有時突然倒地。常常引起大批牛、羊特別是犢牛、幼羊死亡。
成蟲引起。發(fā)生于冬春。蟲體已經寄居于膽管。多見于耐過急性型或輕度感染后的病牛、羊。病情發(fā)展很慢,一般在1~2個月后體溫稍有升高,主要表現為消瘦,貧血,被毛粗亂無光,眼瞼、頜下、胸下水腫,食欲下降,便秘和下痢交替出現。3~4個月后病情逐漸惡化,最后衰竭死亡。
(1)急性病例:肝臟腫大、質硬,膽囊腫脹,剪開膽囊可見充滿著灰褐色的膽汁,內有柳葉狀蟲體;心肌蒼白,腎臟蒼白水腫,肝包膜有纖維素沉積,實質常見有2~5mm長的暗紅色索狀物,擠壓切面時,有污黃色的黏稠液體流出,液體中混雜有凝固的血液和少量幼蟲。腹腔有血樣液體。
(2)慢性病例:肝實質萎縮,褪色、變硬;膽管肥厚,膽管內膜粗糙。胸腹腔及心包內有積液,肺的某些部分有局限性的硬固結節(jié),大如胡桃到雞蛋,往往含有1~2條活的或半分解狀態(tài)的蟲體,結節(jié)的包囊為鈣化結締組織,肺表面的顏色正常。
①預防性驅蟲:每年兩次。②消滅中間宿主:藥物滅螺、土埋滅螺、暴曬滅螺、生物滅螺。③防止畜禽吃到囊蚴 在地勢高燥處放牧、輪牧。④糞便發(fā)酵處理。
①硝氯酚:內服,一次量,黃牛3~7mg/kg,水牛1~3mg/kg,羊3~4mg/kg。②阿苯達唑片:內服,牛20~30mg,驅牛肝蛭可達95%左右,口服該藥物,腸道95%不吸收,在腸內直接與成蟲和蟲卵作用,24小時內隨糞便排出。③硫苯唑為廣譜驅蟲藥,對羊安全范圍很大,內服量為5~6mg/kg。④下頜水腫嚴重而影響到呼吸、飲食困難時,應靜脈注射50%葡萄糖或者刺破水腫擠出液體。對于貧血嚴重、心律不齊、呼吸困難的病牛羊應肌注板藍根、復合維生素B、維生素B12、血蟲滅、卡那霉素等;貧血較輕的可在飼料中添加硫酸亞鐵或有機鐵,連用4~5日。
2013年5月 至2015年8月期間,本人先后對55戶的118頭(只)病畜治療,治愈100頭(只),療治愈率84.7%,死亡15頭(只),死亡率12.7%;
這些年在實際生產中,本人試用過多種藥物及方法,但是,對肝片吸蟲病防治,單一方法是不行的,必須采取綜合性防治。在診斷上要確診。通過流行病學、尸體剖檢以及糞便檢查等,可以確診,在實際工作中,特別是基層畜牧獸醫(yī)站。可以通過流行病學資料及必要時可配合藥物診斷,進行探診。在蓮城鎮(zhèn)牛、羊在春、夏放牧之后,在正常的飼養(yǎng)管理下,長期消瘦、貧血,反復呈現消化不良。用常規(guī)治療難以奏效或治療效果不明顯,即應考慮是否有肝片吸蟲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