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西昌市農牧局,四川西昌 615000)
口蹄疫是人畜共患疾病,屬于我國的一類傳染病,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的要求,對口蹄疫實施強制免疫。但在免疫過程中由于各種原因會產生不良反應。鑒于此種情況,結合多年免疫工作中的臨床經驗,現將口蹄疫免疫時出現的不良反應及對策介紹如下:
屬于疫苗免疫后的正常反應,臨床表現并不明顯,主要表現為體溫輕度升高、持續12~24h,短時間內多見少食或停食,一般在1~2d反應逐漸減輕直至恢復正常。
主要表現為體溫升高1℃~2℃左右,精神不振,嗜睡,不食,無力,走路打晃等現象。
多見于注射后的5~20min就會產生,有的還會在注射后數秒就會產生,甚至于在拔針或注射時發生倒地痙攣,口吐白沫,鼻腔出血,肌肉震顫,休克,甚至搶救不及時發生死亡。
有的豬只在接種口蹄疫疫苗后,注射部位發生腫脹,手摸有腫塊,顯現紅腫熱痛等炎癥典型變化,有的腫脹部位可能因炎性滲出物吸收不良,形成壞死的膿包。
(1)輕度反應,一般不需要醫治,1~2d便可自行恢復,屬于正常反應范疇。
(2)中度反應,體溫升高1d以上仍不食,可用復方氨基比林或安乃近退熱,使用抗生素防止繼發感染。
(3)過敏反應發生時,立即進行搶救。使用腎上腺素或地塞米松等脫敏藥物進行解救,同時注射抗生素防止繼發感染,必要時進行強心補液,并保持安靜清潔環境。
(4)局部反應的處理,局部輕度炎性腫脹,一般無須特殊處理,2~3d腫脹即可消退,腫脹嚴重的,局部可涂碘酊或消炎軟膏。
(1)注射口蹄疫疫苗的人員要多帶一支注射器,隨身攜帶腎上腺素等藥品,以防不測。
(2)注射器、針頭及止血鉗等在使用前必須用清水沖洗干凈后高溫消毒15min以上,將其取出進行冷卻,才能使用。
(3)注射疫苗時根據豬只的大小選用合適的針頭,注射時保證一畜一根針頭,開啟的疫苗瓶塞上用固定的針頭吸取疫苗。
(4)疫苗在使用前必須檢查是否按照規定保存,是否在有效期內,疫苗瓶是否有裂紋,瓶口是否松動。疫苗在使用前要輕輕振搖,使疫苗恢復均勻后再使用。疫苗在使用過程中應避開日光直射,低溫保存。開啟的疫苗應當天用完。
(5)注射疫苗前應仔細觀察豬只的健康狀況。有病的、過度瘦弱的、配種后20d和臨產前15d以內以及未斷奶的豬只不應接種疫苗。待病畜康復、母豬產后,乳豬斷奶后再進行補免。給妊娠母豬接種時動作要輕柔,避免引起機械性流產。
(6)注射前用75%的酒精消毒注射部位。注射部位要準確,要求在耳根后深部肌肉注射,勿注入脂肪或皮下。
(7)注射疫苗后要觀察30min沒有反應癥狀再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