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張北縣動物衛生監督所,河北張北 076450)
犬冠狀病毒屬冠狀病毒科,冠狀病毒屬核酸型為單股RNA,對乙醚、氯仿、脫氧膽酸鹽敏感,對熱敏感,易被甲醛、紫外線滅活,冠狀病毒可使犬產生輕重不一的胃腸炎癥狀,特征為頻繁嘔吐、腹瀉、沉郁、厭食,臨床癥狀消失后14~21日可復發,是當前對犬危害較大的一種傳染病。
冠狀病毒僅感染犬科動物,犬、貂、狐均可感染,不同年齡、性別、品種均可感染,幼犬的發病率和死亡率較高,傳染源主要是病犬和帶毒犬,病犬排毒時間為14日,保持接觸性傳染的能力為期更長,病犬經呼吸道、消化道隨口涎、鼻液和糞便向外排毒,污染飼料、飲水、籠具和周圍環境,直接或間接地傳給有易感性的動物。冠狀病毒在糞便中可存活6~9日,在水中也可保持數日的傳染性,因此一旦發病,則很難制止傳播流行。本病一年四季均可發生,以冬季多發,可能與冠狀病毒對熱敏感,對低溫有相對抵抗力有關,過高的飼養密度,較差的飼養衛生條件,斷乳、分窩、調運等飼養管理條件突然改變,氣溫驟變等都會提高感染臨床發病的概率。冠狀病毒經常和細小病毒,輪狀病毒等混合感染,診斷時應予以注意。
冠狀病毒傳播迅速,數日內即可蔓延全群,人工感染潛伏期24~48h,自然病例潛伏期1~3日。主要表現為病犬嗜睡、衰弱、厭食,最初可見持續數天的嘔吐,隨后開始腹瀉,糞便呈粥樣或水樣,黃綠色或橘紅色,惡臭混有數量不等的黏液,偶爾可在糞便中看到少量血液,臨床上很難與犬細小病毒相區別,只是冠狀病毒感染時間更長,具有間歇性,可反復發作。
在實驗室中,病毒可從糞便中分離出來,細胞致病作用只在犬的細胞培養上產生,而在其他動物的細胞上則不生長,在臨床病例中取糞便進行超速離心,負染色后在電鏡下觀察,可見到冠狀病毒的典型形態。
病犬表現為不同程度的胃腸炎變化,尸體嚴重脫水,腹部增大,腹壁松弛,胃及腸管擴張,腸壁菲薄,腸內充滿白色或黃綠色液體,腸黏膜充血、出血,腸系膜淋巴結腫大,腸黏膜脫落是該病典型的特征,胃黏膜脫落出血,胃內有黏液,膽囊腫大,病犬易發生腸套疊。
根據本病的流行特點,臨床癥狀,病理剖檢的特征性變化,在血液學和生物化學方面也沒有特征性指標,因此確診必須依靠病毒分離電鏡觀察和血液學檢查,取糞便懸浮液負染后進行電鏡檢查是檢測冠狀病毒最迅速的方法,從糞便和小腸內容物分離病毒則成功率更高。
根據病犬的病型和病征表現采取支持和對癥治療措施,是增強機體抵抗力的關鍵。對單純冠狀病毒感染犬,以對癥治療為主,嘔吐嚴重者配合愛茂爾,肌肉注射一次量1~2ml,對于腹瀉嚴重者配合犬霸(恩諾沙星)0.2~0.3ml/kg肌肉注射,利巴韋林0.1ml/kg,對于便血犬可配合酚磺乙胺1~2ml肌肉注射,由于此病是由冠狀病毒引起的一種腸胃炎癥狀,對于機體抵抗力有很大的影響,容易導致機體抵抗力下降,貧血、營養流失造成機體迅速消瘦,在對癥治療的基礎上防治機體酸中毒,對于脫水嚴重應允復方氯化鈉糾正機體脫水,進行輸液治療,對于酸中毒嚴重者可輸入碳酸氫鈉,使用犬用干擾素在源頭上干擾病毒復制,達到提高抵抗力的目的,使機體產生免疫力。其間使用ATP、VC、肌苷、葡萄糖5%提高能量,補充營養,以達到糾正電解質平衡。
由于病犬糞便中含有大量的傳染性病毒粒子,因此對病犬的嚴格隔離和保持良好的衛生條件尤為重要。疫苗免疫接種是預防本病的有效措施,多使用八聯疫苗(衛佳八)進行預防接種,如果一旦發現病犬應立即隔離到清潔、干燥、溫暖的場所,停止喂奶,喂給多酶片、乳酸菌片,口服補液或葡萄糖口服液,靜脈滴注復方氯化鈉液,以糾正脫水與電解質紊亂,肌注地塞米松,以改善微循環和治療休克,對體質弱的犬可給予適當營養補充,另外用0.1%的甲醛對犬舍加強消毒,防止復發,加強飼養管理。本病以預防為主,疫苗接種是重中之重,這樣,更有利于犬的飼養、管理,更有利于犬的健康生長。
根據此病的流行特點,由于該病發病迅速,爆發力強,傳染率高,此病一旦暴發會給養殖場或個體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因此對于此病應該以預防為主,防重于治,加強飼養管理是很有必要的,只有這樣,才能有利于犬類動物的健康生長。優質的生活環境才能提高犬的成長率,降低死亡率。有利于寵物犬的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