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祁連縣畜牧獸醫站,青海祁連 810499)
查閱相關青海牦牛病毒性腹瀉病的研究綜述,在結合實際病例調查的基礎上,就本地青海牦牛牛病毒性腹瀉流行病學情況做匯總闡述。
1.1.1 流行病特點
此病以牦牛易感,水牛、黃牛等等,同樣有高發趨勢。此病傳染源為患病牦牛和帶毒牦牛。病畜排泄的分泌物中,可檢測出大量的病毒含量,經消化道或呼吸道傳播感染,同樣有經胎盤垂直感染的報道。此病在流行新疫區急性病例居多,發病率不高,在5%左右,致死率高達100%,發病病例以6~18個月居多。而在老疫區,此病急性病例較少,致死率較低。但是,多數以隱性感染的情況存在。此病流行常年可發,冬末及早春,為發病高發期。
1.1.2 臨床癥狀及剖檢病理
根據病程緩急,有急性和慢性之分。
急性:多發生于 2 歲以內犢牛,死亡率也高。病初,上呼吸道感染癥狀比較明顯,體溫 40℃~42℃,流鼻液、咳嗽、流涎、呼吸急促、厭食,隨后還會出現水樣腹瀉、惡臭,會有幾天至幾周,以后逐漸變稠,還混有黏液及小氣泡。鼻鏡干裂、表皮脫落,常伴有蹄葉炎及趾間皮膚糜爛壞死,并跛行。成年牛的癥狀輕重不等,可引起孕牛流產、乳牛停止泌乳等。耐過的牛能獲得堅強的免疫力。慢性:病牛跛行、球關節發紅腫脹,蹄冠充血、蹄殼變長彎曲,類似腐蹄病,間歇性腹瀉,食欲正常但消瘦。
1.1.3 診斷要點
結合流行病學調查,參照臨床癥狀、剖檢病理,以及口腔、食道中有特征性病變,可初步診斷。確診需結合病毒鑒定和血清學檢查。
此病治療目前特效藥不多,經確診的感染病例,通過對癥用藥、加強護理,基本能起到緩解癥狀的目的。同時,注意收斂、補液療法,能大大縮短療程。此外,注意改善喂料條件,更有利于病牛康復。平時應注意增強牛體免疫力,注意調整牛體免疫力,嚴格控制抗生素的使用。有研究證實;抗生素藥物的濫用,有破壞牛體腸道菌群平衡的可能,嚴重損害肝功,增加機體的耐藥性,降低牛體的免疫力。為此,處于增強牛體抵抗力的角度考慮,可在飼料中酌情加有益菌群和免疫增強劑,對增強牛體抗病能力效果較好。
冬春寒冷季節,是牦牛傳染性鼻氣管炎的高發季節。此病目前治療特效藥不多,養殖管理條件落后的地區,可造成牦牛致死率在8%左右,給養殖業造成不小的經濟損失。在青海本地,調查此病的流行病學特點,匯總如下;
2.1.1 流行病學
此病傳染源為病牛和帶毒牛,個別病牛康復后,仍可持續排毒達17個月之久。部分隱性帶毒牛受不良應激刺激,有活化腰、肩神經節和三叉神經節潛伏病毒的可能,成為此病重要的傳染源。致病病毒可隨病牛眼鼻分泌物、陰道分泌物等排出體外,或經空氣飛沫、或經交配,將致病病毒通過呼吸道傳染給易感牦牛。冬春舍飼養殖的牦牛,舍內通風不良,養殖密度高,都無形中增加與病牛接觸的機會,而加重此病的易感性。此病流行范圍極廣,在青海本地易感率在10%~90%之間不等,致死率在1%~5%之間不等。而犢牛的致死率稍高一些。
2.1.2 臨床癥狀及剖檢
調查青海本地此病的流行個例,可表現的臨床癥狀,主要集中在如下幾種類型:此病潛伏期約為4~6d。主要表現為腦膜腦炎型、呼吸道型、生殖道型。(1)腦膜腦炎型,主要見于6月齡內的犢牛,體溫升高達40℃以上。病犢沉郁,隨后興奮,步態不穩,可發生驚厥、倒地,磨牙,角弓反張,四肢劃動。病程2~7d,多數死亡。(2)呼吸道型,寒冷月份多見,主要侵害呼吸道。高熱達39.5℃~42℃,高度沉郁,食欲廢絕,鼻黏膜高度充血,有潰瘍,鼻竇及鼻盤發炎、紅腫,鼻孔外有黏性鼻液,病牛呼吸困難,眼結膜發炎,流淚。乳牛產奶減少或停止。病程多數在10d以上,嚴重的可導致死亡。牛群發病率可達75%以上,但病死率在10%以下。(3)生殖道型,由交配引起,母牛的潛伏期為1~3d,除了發熱、沉郁、食欲減少等一般癥狀外,主要見陰道發炎,陰道底面和外陰見黏稠無臭的黏液。陰門黏膜上有白色小病灶,逐漸發展成膿皰,膿皰破裂壞死,形成壞死膜,膜下是發紅的表皮。
2.1.3 診斷
此病診斷,初診結合臨床癥狀、剖檢病理,基本可做判斷。但是,確診需結合血清學檢查、病毒分離試驗、病毒特異抗原血清學檢查等進行。經臨床癥狀判斷后,需要進一步結合病毒采樣分離鑒定。當牛患有結膜炎,應取結膜炎分泌物鑒定。牛患有鼻氣管炎,可用棉球采集鼻分泌物。牛患有腦炎,可采取腦組織鑒定。牛患有陰道炎,可取陰道炎分泌物鑒定。取出的病料組織,經熒光抗體和中和實驗,基本可鑒定病毒血清型,為確診提供支持和幫助。
臨床此病的治療,初期注意多飲水,注意休息。同時,改善喂料條件,多用營養豐富易消化的飼草。進食時,可用適量的溫鹽水,供病牛自由飲服。后期,留意病情的變化,做好防繼發病感染的準備。同時,注意清潔病牛口腔、鼻腔、咽喉及生殖道等處的贓物。西藥治療,用金剛烷胺鹽酸鹽,2次/d,0.6g/次,持續用3~4d,治愈效果要好很多。
[1]佚名.牛傳染性鼻氣管炎病毒gD基因截短表達及其抗血清制備[J].中國畜牧獸醫文摘,2014,(1):25.
[2]牛鄧明亮.牛病毒性腹瀉-黏膜病的流行病學調查[J].養殖與飼料,2012,(11):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