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哈密市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新疆哈密 839000)
牛瘤胃積食秋冬季多發,舍飼、體弱、老齡牛為主要患病對象。近年來,該病在新疆哈密市伊州區各養殖場均有發生,嚴重影響牛養殖業的發展。本文結合當地56例病例,對該病的防治措施進行探討,以期有效降低發病率。
綜合分析伊州區的發病情況,主要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種。
原發性病例發生35例,主要由牛過食草料、草料品質差、飼料搭配不科學、喂養方式不當引起。其中:13例因飼料搭配比例不當,精料過多,運動不足影響胃消化功能;8例因突然改喂青草或多汁可口的飼料引起牛暴食;14例因飼喂大量粗纖維或易膨脹的飼料(豆類、谷物、麥草、半干枯的植物蔓藤),咀嚼不全,食物未完全消化就在胃中膨脹,擴張胃壁,胃內容物蠕動受阻甚至停滯,導致前胃機能障礙,引起脫水和毒血癥。
繼發性病例發生21例。其中:11例因瘤胃遲緩、瓣胃阻塞、皺胃變位或阻塞、創傷性胃炎、真胃炎和熱性能病等疾病困擾降低抵抗力,6例因缺乏礦物元素形成異食癖,消化能力降低,4例因妊娠后期運動不足,分娩應激反應及產后失調,精神恐懼不安而誘發該病。
該病致死率高,一般在發病后24h內死亡,病畜精神不振,采食和反芻次數明顯減少直至不食,空嚼伸舌,噯氣酸臭,結膜發紺,鼻唇鏡干裂,行動遲緩,拱背擰尾,左腹部膨大,叩診呈實音,重壓成坑或堅硬如板,聽診瘤胃蠕動音減弱或消失,脈搏120次/min以上,呼吸60次/min以上,胃動力不足,腸音微弱或沉寂,腹痛,起臥不定,回頭顧腹,糞便干黑、惡臭、量少,間有拉稀。
主要為胃熱型和過食傷胃型。胃熱型脈象沉數,腹部上虛下實,肢體顫抖,呈不安狀,口涎少而黏稠,重者糞水從口鼻腔流出。過食傷胃型發病急,常作排便狀,偶見噴出食團,重者四肢張開,眼球下陷,脫水,全身衰弱,自體中毒,后期臥地不起、呻吟或昏迷不醒[1]。
視診:鼻鏡干裂,呼吸短促,煩躁不安,搖尾弓背,回頭看腹,排便困難,糞便干燥、暗黑[2]。
觸診:瘤胃脹滿,用力按壓感覺堅實,用力重壓出現短暫坑狀,回彈緩慢。
聽診:瘤胃蠕動音減弱直至消失,蠕動波短,叩診呈濁音或半濁音。
硫酸鈉或硫酸鎂500~800g、水1000 ml、液狀石蠟油1000~1500ml混合灌服[3],或液狀石蠟油l000ml、魚石脂30g、芳香氨醑40ml混合灌服(創傷性網胃炎禁用)。
安全保定病畜,用開口器打開口腔,將導管涂潤滑劑經口腔輕緩導入瘤胃來回抽動,擠壓瘤胃使液狀物經導管流出,可在導管另一端連接漏斗,抬高漏斗注入3000~4000ml溫水,取下漏斗,放低牛頭,抽動導管攪拌內容物與溫水混合,按摩瘤胃,用虹吸法吸出瘤胃內容物。溫水中加入碳酸氫鈉150g、食鹽 100g每天灌服一次,連用2~3d(體質虛弱的病畜慎用)。
護肝強心補液,解除酸中毒。25%葡萄糖溶液500~1000 ml、10%安鈉加30ml、復方氯化鈉或5%糖鹽水2000~3000ml、5%碳酸氫鈉溶液500~1000 ml靜脈注射。間隔12h內服1次青霉素或土霉素,抑制乳酸的產生,繼發瘤胃鼓氣時及時穿刺放氣,內服魚石脂等止酵劑。
用手掌來回按摩牛左腹部同時灌服大量溫水,每次按摩10min,用力要輕,逐漸增加力量,間隔30min按摩1次,按摩完畢后在左腹部澆淋冷水(急性、疼痛病例禁用)。
病畜右側臥式或站立保定,腰薦麻醉,在左肷中部進行瘤胃切開術,取出瘤胃內堆積物,用1%溫鹽水沖洗,15支青霉素G鉀80萬IU+5%糖鹽水1500ml靜脈注射,10~20ml強心安鈉+2gVC靜脈注射。
健脾開胃,消食行氣,瀉下為主。300g煙葉加水2000ml 煮成紅色,加陳醋500 ml灌服。此外,每日1劑中藥大承氣湯灌服2日,健脾順氣方水煎加芒硝 120g 灌服,效果明顯。
提前備足種類多樣的飼草料,粗硬飼料飼喂前加工軟化,嚴格控制干料精料配比,飼喂幼嫩及易發酵飼料要摻入適量干草,控制多汁和富含蛋白質的飼料量,杜絕霉變飼料。
飼喂草料定時、定量、有規律,用科學配方,不飼喂過多粗纖維及易膨脹飼料,不驟然改變飼喂方式,冬季在飼料中加入適量水,補飼糖水。放養與圈養相結合,保證飲水和運動量,增強牛的體質和抗病能力。
嚴格控制幼嫩多汁料草采食量,舍飼轉入放牧時,先飼喂干草或粗飼料達到一定的飽腹感,避免牛群因過度饑餓過食鮮草。
注意觀察牛群精神狀態、采食等情況,發現異常及早采取防治措施,降低病死率。三分治療七分護理,病牛停止使役,供給適量淡鹽水,康復期逐步增加飼料供給量及運動量。
[1]烏銀龍.奶牛瘤胃積食與瘤胃酸中毒的鑒別診斷[J].畜牧與飼料科學,2006,27(1):14-16.
[2]馬潤元.牛瘤胃積食的診斷與治療措施[J].獸醫臨床,2016,46(7):42-43.
[3]郭成亮.牛瘤胃積食的綜合防治措施[J].湖北畜牧獸醫,2013,34(7):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