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容市動物衛生監督所,江蘇句容 212400)
生豬出現跛行這一癥狀,在生豬疾病診斷和生豬檢疫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提示作用,結合臨床癥狀、流行病學調查,可以初步判定生豬跛行的原因。導致這一癥狀的原因有以下三項:第一:傳染病引起,第二:日常管理和日糧配比不當原因,第三:外傷。本文中,筆者將就這三個原因一一細述。
生豬以蹄部水皰為特征,體溫升高,全身癥狀明顯,蹄冠、蹄叉、蹄踵發紅、形成水皰和潰爛、有繼發感染時,蹄殼可能脫落;病豬跛行,喜臥;病豬鼻盤、口腔、齒齦、舌、乳房(主要是哺乳母豬)也可見到水皰和爛斑;仔豬可因腸炎和心肌炎死亡。
病初體溫升高至40℃~42℃,在蹄冠、趾間、蹄踵出現一個或幾個黃豆至蠶蟲大的水皰,繼而水皰融合擴大,充滿水皰液,經1~2d后,水皰破裂形成潰瘍,真皮暴露,顏色鮮紅。由于蹄部受到損害,病豬行走出現跛行。
主要病狀是四肢關節炎或心內膜炎。也有的兩者并發,這種類型多半是急性或亞急型轉化而來。患有心內膜炎病的豬,精神萎糜,喜臥地,食欲時好時壞,心跳加快,呼吸促迫,并發咳嗽,體溫略高,多數正常,被毛無光,膘情下降,貧血下痢,最后死亡。豬丹毒關節炎,多見于四肢關節,病豬關節呈腫脹并熱疼,常伏臥,驅趕時行動困難。
關節炎型主要由敗血癥、腦膜炎兩型轉來的,或者從發病起就表現為關節炎。病豬在一肢或幾個關節腫脹、疼痛、跛行,不能站立。
維生素A缺乏形成佝僂病,引起跛行。飼料中鈣磷配比不當,蹄殼異常,生豬行走出現跛行。
養在水泥地面上,蹄底有磨損和糜爛,生豬行走出現跛行。
(1)蹄部異物穿刺。
(2)蹄部和四肢創傷,生豬行走出現跛行。
本文針對生豬出現跛行這一癥狀的原因作一臨床初步判定,如果想確診需要進一步的實驗室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