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志昱
(天津音樂學院附屬中等音樂學校,天津 300171)
揉弦技巧在許多弦樂演奏中都有使用,但是由于樂器的不同,揉弦的方法和技巧也各不相同。二胡演奏中的揉弦技巧,通常是演奏者通過手掌、手腕、小臂和大臂等身體部位的協同配合完成的[1]。實際是通過左手的動作使琴弦的差長度和張力不斷的發生變化,在演奏中通過改變按弦手指的位置、移動幅度和移動頻率,使演奏樂曲發生有節奏的變化,這種變化類似于人唱歌發出的顫音。在進行二胡演奏時,手指要按在弦的某一個音位,以這個音位為固定點,然后以大臂帶動小臂、小臂帶動手腕、最后手腕帶動指關節進行屈伸動作,通過力改變弦的長短和張力,形成周期起伏的波動音,再通過手指進行琴弦的持續顫動,這樣就達到了樂音高低起伏的效果。通常揉弦分為快揉和慢揉兩大類,一般快揉較適合緊張、激烈和歡快的樂曲,而慢揉適合柔和、舒緩的曲調中。
滾揉二胡演奏中最基礎,也是使用最為廣泛的揉弦技巧。在使用滾揉技巧時,首先要放松肘關節和肩關節,然后支撐手腕,通過手腕帶動手掌和指關節的晃動,此時就會出現指尖隨手掌和指關節的晃動在弦上均勻滾動的狀況,二胡發出的樂聲也會隨著指尖的滾動而發生改變。滾揉主要有兩個關鍵步驟組成,分別是手掌的上提和下擺。手掌在上提時,左手所有手指的第一個指關節都會保持伸直的狀態,此時與弦接觸的主要是指面,二胡發出的音會有所降低。手掌在下擺時,左手所有手指的第一個關節都保持彎曲,在與弦點接觸后,弦會逐漸滾向指尖,這時二胡發出的音會相對有所提高。滾揉技巧十分便于對揉弦幅度和頻率的調整,相對更適用于歌唱性樂曲的演奏。
當進行二胡演奏時,左手手掌進行上下擺動時,由于弦受到手指的壓力不斷發生變化,在這種情況下,弦的張力也會不斷發生變化,改變二胡演奏時的音波,這就是壓揉。虎口是壓揉的反襯托點,壓揉以手腕的屈伸動作為主,手指與弦的角度通常保持在45°以上。在使用壓揉技巧的時候,要注意保持肌肉、掌關節、腕關節和臂關節的相對放松,使二胡發出的音色更加的圓潤。壓揉技巧在通常不會單獨使用,而是與滾揉搭配使用,這主要是因為壓揉技巧的力度較大,造成二胡發音緊張,使樂曲的流暢性和優美性不足,但是壓揉具有使樂曲高亢激昂、富有深度的優點,比較適用于情緒激昂、熱烈歡快的樂曲的演奏。
滑揉技巧原本是墜胡特有的演奏技巧,這種技巧是以手指在弦上的基本音為軸,通過手指的上下滑動來改變二胡的音高,起到揉弦的效果。二胡演奏中的滑揉技巧主要借鑒了地方戲曲伴奏的揉弦技巧,以手腕為支點,保持手指指型,在弦上通過指尖圍繞基準音的均勻上下滑動來改變弦長,以此來發出特殊的音色。在使用滑揉技巧時,手指的滑動一般不會超過基準音的上下小二度。需要注意的是,滑揉時指尖對弦盡量是擦而不是壓著不放,只是單純地改變弦長。滑揉可以分為大滑揉和小滑揉兩種,其中小滑揉類似于滾揉的運作方法,但是小滑揉時手指的的一個關節不作滾動動作,通過手掌的上提滑過基準音發出低音,而高音的發出是通過手指的下滑經過基準音實現的。滑揉具有幅度大、對稱均勻的特點,適合那些具有特殊音樂效果和音樂風格樂曲的演奏。
摳揉常用于對悲婉深沉情緒的表達,通常是通過手指壓弦的力度來改變弦的張力,從而使音波發生改變。在使用摳揉技巧時,通常不涉及到手掌的上下運動,主要是通過手指的摳揉來改變弦的張力,發出的音高在復位原位音和稍高于基準音間循環,通過手指的一扣一松進行循環發音。在使用摳揉技巧時,手指的音位要稍低于基本音,與琴桿接觸手掌的虎口對摳揉的手指有一個反作用力,如果能夠合理掌握,對于控制摳揉的幅度和頻率有很大好處。
想要提高二胡的演奏技術,離不開對揉弦技巧的學習,揉弦的技巧包括滾揉、壓揉、滑揉和摳揉等多個種類,每種揉弦技巧適用的樂曲風格各不相同,在使用的過程中應合理運用,進行有機的結合,盡可能地突出演奏樂曲的風格和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