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恒宇
(山西太原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山西 太原 030001)
高校的聲樂教學面臨發展的困境,一些聲樂專業出身的學生不能真正走上舞臺,不能將學到的聲樂知識轉化為舞臺表演藝術。針對聲樂教學的發展現狀,需要思考聲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完善聲樂教學,實現聲樂教學與表演的完美融合。聲樂的藝術美感需要表演這一媒介展現,否則就會失去美感。學生通過舞臺表演,可以獲得更多的實踐經驗,從而促進學生聲樂技能的提高。在了解表演和聲樂教學的關系基礎上,要思考如何實現兩者融合。
學生通過聲樂學習能夠獲得扎實的聲樂知識,學會演唱的技巧。學生具有扎實的聲樂知識和技巧,他們在舞臺表演時才能展現相應的聲樂作品。表演的主要內容是聲樂,缺少聲樂的表演會缺少吸引力。聲樂教學中還會教授學生不同聲樂作品的曲風、旋律、歌詞主旨等,這些知識能夠作用于實際表演。因為表演的舞臺設計和表演者的動作神態需要與聲樂的曲風、歌詞主題、旋律等方面相適應,這樣表演的效果能夠有極大的提升。如果表演者缺乏專業的聲樂知識和技能,他們很難完美詮釋聲樂作品。演唱既包括聲樂歌唱部分,也包括舞臺表演部分。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那么表演對于聲樂專業的學生來說就是一次次的實踐。聲樂專業學生的學習成果需要得到檢驗和反饋,表演是反饋的一種有效形式。表演可以體現聲樂教學水平,完美的表演需要扎實的聲樂知識支持。聲樂專業的學生可以通過舞臺表演發現自身的不足,學習其他同學身上的發光點。部分學生的理論知識學習得很扎實,但是實際的操練能力不夠,他們缺乏將理論知識轉變為實踐的能力。多次重復的表演實踐,可以幫助他們增強自身的實踐能力。表演也是一個查漏補缺的過程,學生能夠從中找出自身的弱點,在今后的學習中加以改正。
表演和聲樂教學之間是相互促進、相互依存的關系,這種關系決定了兩者的不可分割性。在聲樂教學中,教師一定要重視學生的表演能力培養。學生的表演能力提升能夠促進學生聲樂知識的學習。表演和聲樂教學兩者有一個連接的橋梁,我們要不斷探索融合兩者的方法。教師和學生可以從聲樂的基礎知識、聲樂表演能力培養的原則、表演意識和聲樂表演的興趣方面著手,以促進表演和聲樂教學的融合。
聲樂專業的學生需要有扎實的歌唱技巧、良好的心理素質和形體動作協調能力,這些能力是該專業學生的基本功。首先,學生要學會歌唱的呼吸方法,掌握歌唱的發音部位。聲樂歌唱需要學生能夠調整自己的氣息,通過不同的發音部位正確發聲。聲樂表演對學生的語言功底有一定的要求。因此,聲樂專業學生要能準確地咬字吐詞,尤其是一些民族聲樂,他們要準確發音;其次,聲樂專業的學生要能很好地協調自身的形體動作,包括面部表情、手勢動作和自身的體態。聲樂表演需要學生利用面部表情,尤其是眼睛,表達歌曲的情感;學生在表演時可以加上一些手勢動作,并注意自身的體態;最后,聲樂教學中要關注學生的心理素質培養。表演需要表演者有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畢竟表演是面向觀眾的。一些學生會因為緊張,在表演的時候出現忘詞、跑掉、節奏不穩等情況,從而不能發揮自身的真實水準。
在促使表演和聲樂教學相互融合過程中,教師要遵循循序漸進原則、引導性原則和創造性原則。循序漸進原則,要求教師在開展聲樂表演教學過程中關注學生的接受能力和認知規律。教師教授的知識要有一定的梯度,遵守從易到難、由淺入深、由簡到繁的規律,不要一開始就給學生太大的學習壓力。無論是聲樂學習,還是表演學習,學生的學習都需要一個過程。換言之,聲樂學習和表演學習是一個不斷積累的過程。引導性原則,要求教師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留給學生更多的自主學習和思考的空間。聲樂教學和表演能力的培養都需要學生主動參與,充分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教師只是引導學生,而不能過度干預學生。學生的聲樂學習和表演能力培養需要自己去體驗,在自身不斷試錯積累的過程中積累知識和經驗。創造性原則,要求教師幫助學生走出現有模式的束縛,不斷創新原有的聲樂和表演。學生在聲樂表演中,要融入自己的真實情感,表達自身對歌曲的理解。教師要鼓勵學生進行二度創作,讓學生形成自己的聲樂表演風格。
學生學習的聲樂知識最終要服務實踐,學生需要將理論書本知識轉化為實踐能力。聲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在訓練學生專業技能的同時向學生灌輸表演的重要性理念。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穿插一些關于聲樂舞臺表演的欣賞知識,提高學生聲樂表演的鑒賞力。學生擁有表演的鑒賞力,可以對自身的聲樂表演做出改進,思考如何完善自我的聲樂表演。在具體的聲樂表演中,教師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關注聲樂的表演方式,包括對表演聲樂的把控力、對舞臺背景的把控力、對聽眾的把控力。學生的聲樂表演意識增強后,學生能夠在學習聲樂專業知識過程中有意識地思考如何表現聲樂作品。學生還可以根據實際聲樂表演經驗,指導自己的聲樂專業學習。
興趣受到好奇心的驅使,學生聲樂表演的好奇心會轉變為學習的興趣。聲樂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興趣。教師可以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手段和有趣的表演活動來激發學生的興趣。教師在聲樂教學過程中可以選取一些流行音樂,激發學生興趣。學生的聲樂學習興趣能夠讓學生學到的聲樂知識更扎實,這對學生的聲樂表演有促進作用。教師還要為學生提供一定表演的渠道,激發學生的表演興趣。教師可以聯合學校不定期地開展聲樂表演活動,鼓勵學生參與表演實踐活動。聲樂表演能夠讓學生發現自身的不足,從而激發學生進一步學習聲樂的興趣。表演帶來的成就感還可以激勵學生更多地參與實踐活動中,表演和聲樂教學是一個不斷促進的過程。
表演與聲樂教學相互融合是現代文化教育的要求,兩者之間的融合有利于提高聲樂專業學生的專業素質。表演在聲樂教學中有著不可替代的功能作用,為聲樂教學的進一步發展創造了條件。在表演和聲樂教學相互融合的過程中,要夯實學生的聲樂基礎知識、遵循聲樂表演能力培養的原則、增強學生的聲樂表演興趣和意識。表演讓學生親身經歷聲樂表演的全過程,這有利于提高聲樂教學的教學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