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慧玲
(太原學院,山西 太原 030012)
舞蹈教育作為高校培養人才的重要手段,能夠有效促進大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舞蹈教育是學生身體藝術的展示方式,學生在舞蹈學習過程中不僅能夠保持身心愉悅,還能美化自己的心靈。
實施素質教育的基本原則是以生為本,主要強調要在實施教育的過程中更加關注學生的身心健康,從而有效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相比較應試教育,素質教育開展的形式更具有多樣性,善于利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素質教育還能提升學生的全面素質,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更加注重學生的個性化發展。
舞蹈教育是通過學生的肢體和動作語言,把學生的個性和內心情感充分表達出來,從而最大程度地激發出人與人之間的豐富情感,創造出具有特色內涵并且能深入人心的舞蹈形象,將舞者的內心世界和精神面貌淋漓盡致地展現在觀眾眼前。在實際的舞蹈教育過程中,要要舞蹈教育和其他藝術教學形式區別開,要始終堅持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的目的,并通過舞蹈情感的體現,把學生的審美和動作等具體呈現出來,要在一定程度上符合素質教育理念。
舞蹈教育在高校素質教育中占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隨著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舞蹈教育在整個教育體系中的影響越來越大。雖然舞蹈教育所發揮的作用非常多,但是目前仍然存在著一些問題。第一是舞蹈教育的普及性不高。當前我國高校的舞蹈教育存在著一定的局限性,在舞蹈教育過程中普遍都是讓大家欣賞舞蹈作品,并沒有科學組織學生在課堂中展開實際的舞蹈活動,由于沒有緊密聯系實際情況使表演者和觀賞者根本沒有達到思想共識,高校的舞蹈教育自然而然就得不到普及;第二是設置的舞蹈課程和培養創新型人才的結合不夠,目前我國的教育事業嚴重缺乏相關藝術領域方面的知識,科學和藝術根本沒有緊密融合在一起,這樣導致學生的科學思維邏輯無法得到更進一步的發展;第三是高校舞蹈教育的師資力量不足,在很多貧困地區舞蹈教師的數量不足,這就導致了該地區的高校根本無法開展舞蹈教育活動,而在一些發達城市從事舞蹈教育的教師又非常少,加上教師自身素質的不足和教學體系的不完善,這些都極大地影響了對學生舞蹈藝術的培養水平。
高校舞蹈教育的目標是促進大學生核心素養的提升。引進舞蹈教學內容能夠更好的滿足學生舞蹈展示的學習心理,開展舞蹈教育是以舞蹈娛樂和健身為主要手段,并在提升大學生身體素質的基礎上,有效緩解大學生的學習壓力。因此,在高校舞蹈教學的過程中,舞蹈教師要注重對舞蹈教育組織方式的研究,要合理借助大學生舞蹈社團和舞蹈比賽等方式,來調動起大學生學習舞蹈的積極性,從而有效提升大學生的舞蹈技能。所以教師要注重舞蹈教育活動的組織方式,培養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和自信心,在條件合適的情況下加大組織和開展舞蹈活動的力度。
舞蹈教育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在開展高校舞蹈教育的過程中,要想提升大學生的舞蹈技能和參與意識,就必須要豐富舞蹈教育的展示交流平臺。大學生在經過一段時間的舞蹈學習后,就能不斷提高他們舞蹈展示的自信心和舞蹈交流的需求。因此,要想保持好大學生積極的舞蹈學習態度和內心真正的需求,教師就要進行科學合理的籌劃和靈活的組織方式,要抓住院系舞蹈交流和班級舞蹈交流以及節日舞蹈交流的機會,來豐富舞蹈展示交流的平臺,爭取讓更多的大學生參與到舞蹈學習和展示中,這也是從課堂向課外延伸的最佳方式。
綜上所述,在實際的舞蹈教育開展過程中,教師要充分挖掘優秀舞蹈的文化底蘊和人文價值,要結合學生的實際舞蹈學習情況來確定舞蹈教學的目標,要科學合理選擇適合大學生核心素養發展的舞蹈教學內容,正確認識舞蹈教育對提升大學生素質教育的重要意義,為促進高校大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奠定良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