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艷芳
(青島恒星科技學院信息學院,山東 青島 266100)
隨著教育部門逐步推進高等院校創新創業能力的計劃,使得高職院校深入探討和研究不同高職院校的創新創業教育模式,已經成為當今社會重點關注的議題。探究高職院校的創新創業教育改革模式,可以通過創業拉動就業,并以創新引領創業,使這種模式能夠適用于當前市場經濟發展的形勢,并加強高等院校教育與社會經濟,以及科學技術之間的緊密聯系。正是“雙創”的背景下,本文介紹了高職院校實施創新創業教學模式的作用、現狀及其對策,為此能為高職院在創新創業教育的過程中,提供一定的參考性意見。
新時期的社會環境下,人們充分地認識到新時期帶來的變革與挑戰。教育部門也深刻的認識到雙創在當前高職院校教學當中的重要地位,因此高職院校應該有機的將專業知識教育與雙創教育結合在一起,使其可以面向市場、社會,完成對具備高素質創新創業性人才的培養。目前我國高職院校的教育在不斷的改革之中,但是學生自身所具備的創新創業意識,還較為薄弱。也就使得他們面臨著嚴峻的就業壓力,而提升高職院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可以極大的增強學生的競爭能力,而這也是目前教育改革當中的一項重點研究內容[1]。
衡量高職院校教學效果的優劣,可通過學生的就業率來體現。當前,學生面臨著就業壓力大的問題,大多數高職院校,已經嘗試開展創新創業的教育模式,以期可以為學生提供有利的創業及就業的途徑,但是當前的教學指導模式與傳統的教學方式,在本質上并無區別。而創新創業的教育模式,對培養專業技能型人才、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以及學生的就業發面,并未達成一定的共識。對學生是否具備創業的條件,仍然持有不同的意見[2]。高職院校在教育學生的過程當中,忽視了對學生創新創業的教育,課堂上的創新創業教育流于形式,院校當中缺少創新創業的實踐平臺,而且師資力量也相對薄弱等。
創業實踐與創業能力,是創新創業模式實現的必備要素。當前很多高職院校在開展創業教育模式時,是通過傳授理論與創業案例、創業報告以及創業大賽的形式進行。而學生創業熏陶意識的不足,在某種意義上制約了學生創業能力、創新意識,以及創新思維的提升,也將難以在校園內構建出良好的創新創業氛圍。
傳統的教學模式,是對重點專業知識的傳授,而創新創業教育處于一個孤立的狀態之中,還不能培養出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但實際上,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知識教育具有共同發展、相互促進的特性。所以,高職院校應將創新創業教育模式,有針對性并且系統地貫穿在當前的教學當中,進而激發出大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不斷的將創新創業教育,滲透到學科教育與專業教育中,將兩者有機的結合在一起,進而能夠使得高職院校,真正的培養出創新創業型人才。教師在指導的過程中[3]。應該發揮自身的主導性作用,有機的將創新創業與專業理論知識結合在一起,進而提升學生的創業激情,運用不同的教學方式,提升學生的創新思維。高職院校在對學生進行教育教學的整個過程當中,應該根據學生的學習專業,將創新創業教育,合理的貫穿在現有的教育教學中,積極的引導學生進行創業,從而提升學生的專業能力,以及創業知識的儲備量。
目前,市場經濟在快速的進步和發展,而我國市場經濟也正處在一個轉型的階段。為此,高職院校應該積極改進學生培養的教育模式,并更好的適應社會的就業需求。提升大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全能型人才,重視對學生技能和素質的培養。增強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應完善創業教育的模式。
我國社會經濟正處于快速上升的新時期,產業的升級轉型與技術的進步,對就業人員的綜合素質,提出了更高要求。所以,迫切需要高職院加對高端人才的培養力度,高職院校為社會培養出大批的應用技術型人才,可以說是創造新技術的搖籃。高職院校在雙創的背景下,通過對創新創業教育模式的應用,為大學生開辟了全新的就業途徑,也間接的提升了學生的綜合素質,以及就業能力,并且為學生構建了良好的創新創業教育環境,也為社會培養出大量的專業技能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