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建平
(寧夏警官職業學院,寧夏 銀川 750021)
職業院校的學風建設一直是職業教育工作者密切關注的問題,在國家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政策要求和全社會呼吁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今天,如何正確認識職業院校學風建設,并著力解決好職業院校學風建設中存在的問題,是職業院校教育教學改革的重要內容和任務。
“學風”通俗地講,就是學習的風氣,它是治學精神、態度、方法、氛圍和育人環境的綜合體現,是在長期的辦學過程中形成的一種良好的學習風貌,學風主要包括學習動機,學習態度和學習效果等幾個方面,其中學習動機是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內在動力,它能夠激發和維持學生的學習熱情,學習態度是學風的核心,學習效果是對學生學習質量好壞的評價。加強學風建設,創建優秀學風是學校改革發展的重要內容,也是培養學生成為合格人才的基本要求,它對于促進學校發展,維護學校穩定都有著重要意義和作用。
從整體上看,當前職業院校的學風建設,在國家政策的支持下,在各級教育主管部門的高度重視下,在強力推進突出實踐實戰技能培養的教育教學改革中,絕大部分職業院校的學生學習風氣趨于好轉,能夠安心課堂聽講,積極主動深入實訓基地實踐鍛煉,但仍有部分同學缺乏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引發不良學風,影響他人,具體表現為:一是部分學生紀律意識淡薄,上課遲到、早退、曠課現象時有發生;二是一些學生上課不認真聽講,不能遵守課堂紀律,做一些與課堂無關的事情,如:睡覺、聊天、玩手機、看雜志、聊QQ等;三是消極對待老師布置的作業,不做認真地思考,抄襲他人作業,甚至由“槍手”代寫作業及畢業論文;四是對于考核、考試不重視,只求及格,不求優秀,有部分同學考前突擊復習,甚至在考試中作弊;五是有部分同學沒有把主要精力放在學習上,應付課堂,課余時間談情說愛,經營生意,打網絡游戲等,做一些與學習無關的事情。
通過認真地分析,職業院校不良學風存在的原因主要體現在學生個人和學校兩個層面,具體原因如下:
1、學生缺乏自信心
職業院校的學生絕大部分是高考落榜生,沒能考入家長和自己理想中的大學,到職業院校學習基本上是被迫和無奈之下的選擇,心理上受到了嚴重的挫傷。加之,社會上人們對職業院校職業教育政策的不理解,認為到職業院校就是混日子,混文憑,沒有前途,存在偏見,這種錯誤觀念嚴重影響了職業院校的學生,導致其對學習和前途缺乏自信。
2、學生自控力差,容易受到外界不良因素的影響
職業院校的學生絕大部分是第一次走出家門,離開家長,獨自外出求學,他們已習慣于初、高中時家長和班主任的嚴格管教,步入大學,面對職業院校松散的管理,由于缺乏辨別自控能力,一時無法適從,很多原來想干而不敢干的事情干了,容易養成一些不良的習慣。
1、職業院校硬件設施不完善,師資匱乏
絕大部分職業院校是近十年來國家倡導職業教育的新型產物,均存在建設時間短、缺乏歷史底蘊、硬件設施不完善、優質師資缺乏、市場競爭力不強。
2、教師教學態度不端正,教學方法手段落后
部分教師對職業教育的定位認識不清,不能深入市場行業一線調查研究,堅守老思路、老方法,給學生講授的內容和技術落后,脫離市場需要,甚至有些教師看不起職業院校學生,經常打擊、冷落學生。
3、考查、考試不嚴格
部分職業院校只一味地追求學生的畢業率,不能夠嚴格執行制度,在考試中運用降低難度,增大平時分比例,放松考場要求,給予多次參加補考機會等手段,放學生過關畢業,導致了在學生群體中形成了學好學壞一個樣,橫豎都能畢業的不良風氣,原本很多積極學習的學生也開始放松了對自我的要求。
良好的學風是職業院校的立校之本,良好的學風才能培養出優秀的學生,職業院校要高度重視學風建設,改善當前的不良學風是職業院校的當務之急,具體措施對策如下:
職業院校要進一步加大政策宣傳力度,讓學生和家長了解職業院校在國家經濟建設和人才培養體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是國家未來教育發展的大勢所趨,要帶領學生走出院校,深入行業一線觀摩學習,讓學生真正感受到自己所學專業技術對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性,以增強職業的認同感和榮譽感,同時邀請行業專家和優秀畢業生走進校園,通過報告會,座談會等方式講述自己的成長成才之路,激發學生的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建設良好的校園環境有利于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職業院校是培養技術人才的搖籃,應高度重視校園軟硬件設施建設。一是應重視圖書館建設,根據專業特點,引進先進的圖書資料,供學生查閱學習,加強圖書館的環境建設,給學生提供溫馨的學習環境,吸引學生走進閱讀的海洋、學習的殿堂;二是要重視實驗實訓場所建設,根據教學和人才培養的需要配置先進儀器,有利于提高學生實驗研究能力。三是應抓好教室、宿舍建設、建設適應現代化教學需要的教學樓和適應學生學習需要的宿舍樓,為他們提供良好的學習生活場所;四是要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創建和諧、文明、向上的校園文化是創建良好學風的大環境,通過組織學生開展文藝、美術、體育、社會實踐、技術比武等豐富多彩的課外實踐活動,為學生提供施展聰明才智的空間,提升學員的綜合素質。
毛澤東同志曾經說過:“加強紀律性,革命無不勝”。鄧小平同志也講過:“我們事業的成功,一靠理想、二靠紀律”。職業院校一定要嚴格執行《高校學生管理制度》,加強學生管理教育,一是要抓好學生行為養成教育,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教育學生做文明事,當文明人;養成愛讀書,讀好書的學習習慣,樹立正確的三觀。二是要抓好課堂管控,規范課堂教學,嚴肅課堂紀律,確保課堂管理制度的權威性、嚴肅性、定期或不定期地對課堂紀律狀況進行檢查督導,對于普遍突出的問題,要采取斷然措施,嚴肅處理,徹底杜絕上課遲到、早退和曠課現象,狠抓上課睡覺、玩手機、交頭接耳等不良行為,確保課堂教學活動的順利進行;三是要嚴格考試制度,嚴肅考試紀律、建立必要的淘汰機制,職業院校教務部門要嚴格把好出題,監考和評卷三個關口,對于學習不合格,不達標的學生,該留級的留級,該退學的退學,該結業的結業,一把尺子量到底,一視同仁,警示其他同學,嚴格的淘汰機制是改變不良學風的重要舉措。
優良的師德師風是優良學風的源泉和基礎,應該從根本上提高師資水平和教學水平,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加強班主任輔導員隊伍和專業教師隊伍建設,深入踐行習近平總書記在考察北京師范大學時提出的“四有”好老師的標準,發揮教師教書育人的作用,使之自覺參與對學生的管理及教學科研工作,通過老師勤奮、敬業的精神和淵博的知識影響和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以教師良好的教風,促進學風的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