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繼華
(寶應縣老干部活動中心,江蘇 揚州 225800)
伴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我國的經濟形態以及人們的生活方式有了很大的變化,同時也對人們的思想觀念造成了很大的沖擊,影響了當前人們的思維和心態。就廣大老干部而言,離開了先前的工作崗位,更多地融入到了生活環境當中。而由于環境等因素的影響,使得廣大老干部群體的思想觀念發生一定的變化。加強廣大老干部的思想政治工作成為了相關單位和工作人員所面臨的重要問題和挑戰。
在改革開放這四十年的發展歷程當中,我國的社會結構和利益格局等方面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廣大老干部的思想工作環境、條件以及所面臨的問題也有所不同。正因為如此,需要相關工作人員能夠在以往傳統工作模式的基礎之上,開拓進取,勇于創新,打開新的工作思路,從而為接下來的相關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當前,老干部的思想政治工作和深化改革、經濟的發展、社會的安定以及黨的建設存在重要的聯系,需要相關的工作人員具有全局意識,對待老干部的工作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和理解,同時懷著對黨和人民高度負責的態度,進一步深化對老干部思想政治工作的認識,將工作落實到實處,對廣大老干部的生活情況以及思想動態有一個全面的掌握和了解,從生活、情感等方面給予老干部極大的關懷,傳承我國尊老愛幼的優良傳統[1]。相關工作人員應當從全局的角度進行深入的考慮,制定有效的工作計劃,從根本上落實黨中央對老干部思想整治工作的相關要求。
廣大工作者應當認真聆聽老干部所提出的要求和愿望,如果能夠滿足政策規定的要求,則應當在第一時間做好相關工作;如果沒有明確的規定,但是老干部確實需要,則需要政工人員能夠從實際的角度出發,通過各種渠道幫助老干部實現要求和愿望[2]。如果政策所規定的內容不允許,則需要政工人員能夠向老干部進行耐心的解釋,以此來獲取老干部的理解和支持。另外,應當在重要的日子和節日對老干部進行慰問,使之能夠深切感受到黨和國家對老干部群體生活情況的關注與關懷,深切感受到自己即使離開了工作崗位,也沒有被黨和國家所遺忘。
在老干部思想政治工作方面,要求政工人員能夠具備較強的責任意識。政工人員需正確認識老干部思想政治工作以及相關管理工作的結構和組成,從而能夠進一步提高為老干部服務工作的質量與效果,在工作過程當中融入真感情,將老干部的思想政治工作細致化,保證老干部能夠心情舒暢的安度晚年。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變化,要求政工人員能夠把握時代的脈搏,注重理論學習,結合當今時代的鮮明特點,明確首要的任務和工作重點,進而開辟新的途徑,全面實現老干部政治思想工作的改革與創新,在工作當中保持良好的動力和生機。以強化理念教育工作為主,加強文化建設的工作力度,幫助廣大老干部使用正確的思想觀念來武裝自己。定期舉辦講座或報告會,使廣大老干部能夠充分了解當前國家的方針,組織老干部同志加強學習,始終以正確的思想觀念指導自己的行為[3]。
在這一方面,相關工作人員應當根據不同地區的不同特點,結合廣大老干部自身的意愿,采取就近原則建立黨支部,使得每一位老干部都能夠有歸屬感。選擇綜合素質和能力較高的在職黨員負責此項工作,最大程度地減輕廣大老干部的負擔,提高黨支部的生機與活力。另外,將一些思想覺悟高、身體狀況良好的老干部吸納入黨支部的組織當中,從而可以有效保證黨支部的健全性[4]。定期舉辦學習活動,增強老干部的自我管理和教育意識,最大限度地發揮余熱。
企業單位政工部門應該選擇固定的時間,針對離休老干部舉辦學習報告會,讓廣大老干部能夠認真領會和了解黨的創新理論和方針,了解時事政治。幫助老干部認識到自改革開放以來的重大變化,增強其榮譽感和使命感。開展相應的主題活動,樹立服務社會的根本理念。密切關懷老干部的生活情況和思想動態,最大程度地幫助老干部排解困難。
總而言之,伴隨著社會的發展與時代的進步,人們的思想觀念受到了一定的沖擊。廣大老干部對社會的穩定和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老干部的思想觀念同樣會對社會的發展動向產生重要的影響,需要相關政工人員能夠在原有的基礎上進行創新,以最為有效的方式對廣大老干部展開思想政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