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騰飛
(南京理工大學泰州科技學院,江蘇 泰州 225300)
自浙江省開始實行獨立學院的辦學體制之后,全國獨立學院已成相當規模。盡管獨立學院的辦學形式各不相同,但所有獨立學院的招生機制均是依托母體高校進行的。隨著我國教育體制的逐步完善,獨立學院的發展前景也日益被看好。其中,獨立學院的圖書館信息建設是其發展的重中之重。多數獨立學院圖書館辦館機制靈活,且能夠借助學院優勢吸收民營資金和名校辦館經驗,大大降低了發展過程。但是由于體制的不健全,導致圖書館信息建設存在諸多問題,亟待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補救。
首先,館藏信息資源增長速度加快。調查顯示,近些年,獨立學院圖書館的館藏信息資源已經接近教育部要求,甚至部分院校已超標。其次,獨立學院可以和母體院校共享圖書館館藏資源,即學生只需要辦一張借書證,即可享有與母體院校學生同等的借讀權利。第三,圖書館信息資源建設的目標是滿足本科教學要求,且館藏信息管理均采用現代化模式。
首先,圖書館未制定完善的未來發展策略。館藏發展政策的制定便于讀者清楚圖書館設立的目的以及現有館藏資源的分類以及數據的選擇標準,也有利于與母體圖書館實行資源對接和共享。但是目前大部分獨立學院缺少管理底蘊和基礎,崗位責任制落實不到位,信息資源建設存在盲目性[1]。
其次,生存問題大于館藏質量保持。一些獨立學院在成立之初面臨的主要問題是生存,即要保證辦學條件合格。一些學校為了應付教育部的評估,在資金短缺情況下,會選擇用最少的資本購入大量廉價且陳舊的圖書,主要種類是小說、傳記,文史類圖書偏多,圖書館藏書比例嚴重失調。
再次,學院的館藏特色不突出,現代化管理模式不具備。每個學院每年都會根據社會需求新增一些熱門專業,但是相應的圖書館藏卻無法及時實現同步更新,故缺少特色。一些學院的現代化技術沒有運用在圖書館信息建設中,導致館藏資源的導航系統落后。
一些初成立的獨立學院由于經費限制,選擇陳舊廉價的圖書來充數,這是不可取的。學院要根據專業設置的實際情況,嚴格按照館藏信息資源建設相關規定,保證圖書質量,且與母體館的資源實現對接和互補,避免資源浪費和重復建設。在保證質量的過程中,圖書館可以對校內師生展開調查,即派采訪人員深入讀者實際,與其建立良好的反饋關系,掌握不同文獻的受眾群和所占比例,選擇聲譽較高且受歡迎的書目,提高資源建設針對性[2]。
當今獨立學院層出不窮,要想脫穎而出,必須走特色之路,圖書館建設亦是如此。對獨立學院而言,大而全或者小而全的圖書館都不是明智之舉。因此,獨立學院圖書館信息資源應該另辟蹊徑,即打造精品建設之路,從本學院重點學科入手,利用現有資本精選學科建設需要的信息資源,重點突出特色學科的準確定位,不僅能夠與母體館實現互補對接,還能在一定程度上為母體學校提供資源分享便利。
虛擬館藏指的是利用網站優勢,從浩瀚的網絡資源中搜集整理出對本館有用的信息,并對其進行分類、編輯,形成對學院學科建設有利的資源。同時,圖書館要利用互聯網優勢搭建對應的導航系統,使得讀者能夠利用網絡的便捷加快資源搜索速率,在節省時間的同時最大限度獲取所需信息[3]。
另外,和母體館的資源互補和共享也是獨立學院圖書館信息資源建設的關鍵一步。具體而言,獨立學院主要從事本科教學,不必大批量選購研究性資料;母體館有的數字資源,可以通過網絡實現共享,不必重復采購。
總之,獨立學院圖書館在進行信息資源建設中,要和母體館的資源共享,建立完善的發展政策體系,積極建設網絡導航平臺,如此才能實現學院建設的長遠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