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阿冷 中國音樂學院
鋼琴伴奏是聲樂表演中比較常見的一種合作形式,一個完整的音樂作品,鋼琴伴奏與聲樂演唱的功能是平分秋色的。在聲樂表演中,鋼琴伴奏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能夠促進聲樂表演者的情感,營造良好的表演氣氛。基于此,本文主要研究聲樂表演中鋼琴伴奏和演唱者合作之間的關系,以期為我國的聲樂表演提供一定的參考依據。
想要提升聲樂表演的效果,就需要保證演唱者和演奏者保持默契的合作。但是,現階段在鋼琴伴奏和聲樂演唱過程中出現了一定的問題,并且會影響演唱的效果。首先,演奏者和表演者各盡其職,都有自己的意愿,導致兩者缺乏交流和溝通,降低演唱的效果。其次,演奏人員沒有正確的表演觀念,演唱人員是整個表演活動的主角,伴奏人員是配角,但是現階段很多的鋼琴表演人員往往有強烈的表現欲望,導致在伴奏中搶占表演的主體,影響演唱者的表演,進而嚴重影響整體的表演效果。最后,是鋼琴伴奏與演唱人員的表演缺乏協調性,往往質量高的聲樂演唱需要歌唱者擁有高超的技巧,還需要與鋼琴伴奏人員默契合作,為聽眾帶來與眾不同的音樂盛宴。
鋼琴伴奏與演唱者能夠對作品整體理解統一,需要鋼琴伴奏與演唱者雙方思想默契和情感共鳴。首先,伴奏者和演唱者需要從宏觀上把握住作品的歷史背景,體會作品的地方特色與風格,對作品有一個整體的把握。其次,伴奏者和演唱者需要對作者的背景以及創作思路有一個整體的把握,保證對作品的詞曲以及結果、情感有一個整體的統一認知。最后,想要表演出完美的作品,需要鋼琴伴奏與演唱者雙方達到思想行為的契合,對作品共同進行分析與研討,伴奏者和演唱者要在共同的審美基礎之上進行作品的分析。統一的認識是完美演繹的基礎。
鋼琴伴奏者與演唱者對作品統一處理,主要是基于對作品的整體理解的統一,然后進行演繹。即使伴奏者和演唱者對作品的理解相同,但是往往由于自己的表演方式不同,導致伴奏者和演唱者對作品的詮釋具有自己的個性。例如,演唱者可能會根據歌詞的內容表現不同的感情強弱的對比,但是伴奏者可能更多關注旋律的變化,伴奏者與演唱者對作品的理解都不全面,甚者很多伴奏者忽視自己在作品中的地位,覺得鋼琴伴奏只是襯托的作用。導致演唱者以自我為中心,缺乏對作品統一處理的能力。但是,一個完美的作品,是靠雙方來共同完成演繹的,其中包括雙方對歌詞的理解,對旋律起承轉合變化的靈敏反應。伴奏者與演唱者契合無間的合作對于作品演繹成功至關重要。所以,伴奏者與演唱者需要堅持以作品為中心,保證平等的交流與合作,進行客觀的合作,保證對作品完美的闡釋。
音樂風格是作品最基本的表現特點,這就需要鋼琴伴奏與演唱者對作品風格認識保持統一。唯有如此,才能使普遍具有相似性的作品在實際音響效果上大放異彩。保持作品具有特定的風格,在情感表達上,充分發揮藝術的魅力和特點,融入雙方對作品的風格認識,并且保證認識的融合性,但是這些都需要在鋼琴伴奏與演唱者對作品風格認識保持統一上完成的。
鋼琴伴奏與演唱者對作品速度認識保持統一,是指雙方根據歌曲的不同風格來決定對作品速度的演繹。對于歡快活躍的作品需要采用較快的速度進行演繹,對于抒情風格的作品就需用較慢的速度進行演繹。這就需要雙方保持對作品速度認知的一致性,保證音樂的風格不會遭到破壞。所以,需要演唱者和伴奏者在速度方面要達到統一,起速合理,音樂進行中雙方速度要保證平穩,在轉折處,需要保證變速控制。想要雙方能夠統一速度,就需雙方經過長期的音樂修養,將音樂作品內化為共同的情感。
鋼琴伴奏與演唱者對作品中的呼吸與分句把握一致,需要伴奏者與演唱者雙方共同的呼吸,唯有如此,才能給人以整齊清晰的層次段落感,展現出原曲的風格特征。只有明晰的語言和明確的段落才能保證聽眾得到完美的體驗。歌唱藝術是音樂與詩歌的完美結合體,所以在表演中雙方對作品中的呼吸與分句準確一致的劃分至關重要。
綜上所述,想要進行一場完美的聲樂表演,就需要演唱者和鋼琴伴奏人員在情感上以及思想上保證默契,唯有如此,才能夠提升演繹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