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曉軍 湖北省藝術職業學院
現階段各國文化交流合作關系日益緊密,不同的文化相互滲透、相互影響,可以說任何一個國家都無法擺脫多元文化帶來的影響。縱觀國內藝術教育事業的發展,整體上展現出蓬勃發展的勢頭,我們要想繼續保持這種良好的發展局面,就必須正視多元文化的影響作用。本文將圍繞多元文化視角下的鋼琴教學改革問題展開探討。
當前,世界各國之間在經濟、文化、政治領域的合作交流勢不可擋,在世界一體化的進程中,國家和國家、區域和區域,以及民族和民族之間的文化差異也由于共同體的交流空間趨于集中而呈現出持續放大趨勢。在此背景下,出現了世界經濟一體化、文化多元化等新興概念。其中,“多元文化”不僅代表著單一文化局面的轉變,也被賦予了“價值規范、思想規范、行為方式差異化發展”的新內涵。呈現出鮮明地域文化特色的多種音樂風格已經得到多數人的認可,而各國在開展音樂教育事業時也充分認識到了多元文化音樂教育的重要性,我國也是如此,尤其是在鋼琴教育方面努力適應該趨勢。
我國近年來舉辦的鋼琴比賽參賽曲目的流派類型逐漸豐富,鋼琴考級所選定的曲目亦是如此,這在側面展現出我國多元文化下的鋼琴教學格局已形成。與此同時,我國也在努力創建與當前國情相適應的特色音樂發展之路,在鋼琴教育領域也融入了本土音樂素材。在此形勢下,高校鋼琴教學需要放眼國際,積極學習各國成熟的教育模式,結合自身實際,努力推進鋼琴教學改革,實現多元化發展。
在對多元文化背景下的高校鋼琴教學改革的背景進行簡要分析的基礎上,提出了多元文化視域下的鋼琴教學改革的具體路徑,如下:
對于學生而言,要學好鋼琴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需要付出長期不懈的努力,不斷扎實基本功,在日常學習中注重掌握多種演奏技巧,這就不可避免要進行大量重復練習,而固化單一的練習模式常常使學生覺得索然無味,久而久之學習鋼琴的熱情也減退殆盡。探索多元化鋼琴教學模式可以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有效增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具體如下:
(1)多元教學模式改變了以往以示范教學為主的教學特點,鋼琴教師可將多種藝術形式帶入鋼琴教學之中,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其在鋼琴學習中感受到更多樂趣。
(2)可突破教學大綱的限制,拓寬學生音樂知識面,讓他們了解不同鋼琴曲目背后的故事,使教學方式更加靈活,教學內容更加豐富,可以讓學生掌握作品的創作動機與內涵,在演奏中融入更多個人情感。
(3)在鋼琴教學中實現師生的良好互動,充分尊重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有助于培養他們的鋼琴學習興趣,使之樹立終身音樂學習的目標。
教師站在多元文化的角度與學生共同探討各民族鋼琴演奏風格的成因,能夠引導學生掌握各民族音樂特色的異同點,也更能讓學生帶著獵奇的心態自發主動地開展鋼琴學習活動,加強對本國民族音樂的重視程度。學生通過自主學習,搜集相關資料,在掌握他國鋼琴作品風格特點的同時,也會深入思考本國鋼琴作品的發展過程與特點,在無形中強化其愛國意識。站在多元文化的視角開展鋼琴教學,既能夠幫助學生增強演奏創新能力,使其認識到文化交流的積極作用,也能夠幫助他們形成鋼琴演奏的新見解,讓他們的視野變得更加開闊。
由于每位學生的認知水平與領悟能力不盡相同,因此他們在鋼琴學習中的表現也良莠不齊,有的學生很快就能掌握和應用新學到的知識,而有的學生相對來說則較為遲緩。為了讓每位學生都能在鋼琴方面有所造詣,鋼琴教師應當重視學生差異,因材施教。例如,在鋼琴課堂中,教師可讓學生共同參加多個難度遞加的小游戲,使基礎較差的學生也能夠參與進來,隨著游戲難度的增加,他們求知的熱情也會逐步被調動起來,直至最后有能力同基礎較好的學生共同參與高難度游戲。如此能夠有效改善基礎較差的學生課堂注意力分散的問題,使他們可以全身心投入游戲,從游戲中獲取知識,并且可以實現師生、生生互動,取得較為理想的教學效果。
總之,高校要想提高鋼琴教學質量,應當在多元文化視域下探索教學改革的可行路徑,切實提高鋼琴教學質量,既要注重教學模式的改進和創新,又要在尊重學生個體差異的基礎上突出教學思維的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