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琳琳 山西大學商務學院
隨著美術創作理念、繪畫手法、審美角度等的多元化發展,作為美術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油畫,其教學情況受到越來越多的人關注。在美術多元化發展的背景下,高校油畫教學改革創新勢在必行。本文分析了我國高校油畫教學的發展歷史,并探究高校油畫教學改革的有效措施。
油畫藝術自傳入我國后,經過近百年的發展,已經成為一種大眾普遍接受的藝術形式。而隨著學習油畫的學生越來越多,作為推動油畫藝術發展,為社會文化發展輸送油畫人才的高校,油畫教學必須做到與時俱進,改變傳統教學模式,適應時代發展和油畫人才的教育需求,培養創新型油畫人才,適應市場需求,推動油畫藝術發展。
油畫起源于歐洲文藝復興時期,在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被正式納入我國教育系統,逐漸成為一門獨立專業。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后,中蘇兩國在油畫藝術方面進行交流和探討,大量留學生到蘇聯學習油畫創作,并由許多蘇聯油畫專家到中國開辦油畫培訓班。在這種背景下,專業美術學校建立油畫工作室制度,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油畫教學模式,油畫技藝、油畫創作思想不斷豐富。而等到留學蘇聯的油畫藝術生回到中國,進入高等院校開展美術教育,高校油畫教學模式才逐漸系統化。隨著改革開放,出現多種風格的油畫作品,油畫教學也呈多元化發展,在學術交流增多的情況下,高校油畫教學發展迅速,成為高校美術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內容。
油畫專業開設大量與油畫專業技能、理論知識相關的課程,使藝術類教學功利性過強,導致教學脫離了綜合素質教育要求,學生文化基礎薄弱,致使學生文化素質、人文修養較低,即便學生具備高超的油畫創作能力,對于其今后人生的發展也有極大的不利影響。從我國高校油畫教學現狀來看,存在教學理念滯后、教學內容陳舊、教學手段落后、教學模式單一、教師水平有限、輕視學生綜合素質培養等問題,高校油畫教學需針對這些問題進行改革,落實高校油畫教學目標,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創造力。
目前,高校油畫教學體制過多地強調培養學生油畫專業知識和技能,對于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視度不高,這無疑阻礙了素質教育的推進。油畫教育應當盡量將其看作藝術教育,讓學生在自由和諧的環境中進行藝術學習。因此,高校油畫教學應結合油畫教育實際,制定人性化的油畫人才培養目標,進行體制改革,將年級制、工作室制教學體制完美融合,發揮各自優勢,解除對學生的限制,加強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互動交流,讓學生接受個性化的學習指導,促進學生個性化的發揮。高校油畫教學理念需要不斷更新,只有將教學理念創新改革,才能更好地促進油畫藝術教育的進步。
隨著社會的發展,社會對油畫藝術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斷變化,在注重油畫人才專業技能的同時,也對其創新能力和綜合素質抱有很大的期望。因此,高校油畫教學改革還應從豐富教學內容入手,合理分配油畫藝術基礎理論課、專業技能課、其他文化課程、實踐課程等,適時調整教學內容結構,開辟綜合發展道路;加強校園文化建設,讓學生接受精神和文化的熏陶。此外,教師還應創新教學模式,采取豐富多樣的教學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組織教學講座、小組合作學習、課外實踐活動等營造自由靈活的教學氛圍。并通過加強作品分析,重視油畫臨摹,創新油畫創作構建新的教學模式,將油畫創作與我國民族文化有效結合,滲透中華傳統文化,讓學生在油畫創作中創造性地應用民族特色元素,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總之,在教育改革、藝術多元化發展背景下,高校油畫教學改革創新迫在眉睫,從更新教學理念、改革教學體制、創新教學模式、豐富教學內容、改進教學評價、提高教師綜合素質等方面,提高高校油畫教學質量,促進高校油畫教學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