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菊蓉 紹興藝術學校
在鋼琴演奏中,鋼琴演奏者只有將對音樂的深刻理解,以及自己的內心感受和審美體驗綜合表現出來,才能很好地完成作品的二度創作。所以,鋼琴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性格、氣質選擇不同的曲子,然后與演奏美學結合在一起,使學生能夠在學習鋼琴時,從自身的生活中獲得新的體驗,從而更深層次地理解并釋義作品。
在音樂演奏中,演奏者的創造能力、理智與否、情感表達都是非常重要的。成功的演奏者的表情也是值得學習的,不僅僅有自我控制的深思熟慮的體現,還有深刻的創作的鎮靜與熱情,并且還能夠將這兩者完美地結合。人的情感對于演奏美學來說也是非常重要的,它是根據演奏者的情緒而發的,并且只有一瞬,演奏者不需要去刻意重復,也不需要為了演奏效果有意地調整調動。演奏者在演奏過程中的任何情感都是基于對作品的理解,要求演奏者在演奏時通過對作品的理解調動自己平淡的感情,將自己最真摯的情感體現出來,在更多情況下需要主動體驗那些從來沒有經歷過的,但卻是作品需要的情感。
成功的演奏者必然不是千篇一律、毫無情感個性的,因此,演奏者在演奏過程中要有自己的個性,這種鮮明的個性應該體現在演奏者處理的每個作品中,因為演奏者的演奏是對音樂作品的再創作,是需要演奏者全身心投入的。作品中豐富的內涵還有待演奏者去挖掘,作品的形式也可以隨演奏者的變化而變化。
在中國的傳統美學中,“氣”和“韻”是兩個非常重要的美學命題,正是因為“氣”,音樂才有了內在的生命,而“韻”則賦予了音樂外在的意境,中國的鋼琴作品能夠很好地體現這兩點。
要想使鋼琴作品“活”起來,就要從以下三點做起:(1)調氣,鋼琴演奏者在開始演奏前要對自身進行調整,避免因為演奏者情緒浮躁或內心不夠堅定造成音樂演奏效果雜亂。調氣鼓勵演奏者在演奏之前做深呼吸,使自己的氣息平穩,使自己能夠全身心投入演奏中,保持精神狀態專注,等演奏者的精神狀態穩定之后再投入演奏中,使自己的節奏與氣息和音樂的節奏與氣息同步進行。(2)順氣,順氣也指呼吸,演奏者要重視呼吸與音樂之間的關系,在銜接、停頓及勾連等地方的呼吸一定要加以鍛煉,讓內心的呼吸與音樂的起伏相協調。(3)貫氣,貫氣是指音樂作品在演奏過程中的氣勢,重在貫通氣脈,要求演奏者對音樂的整體有一個把握,需要對音樂作品融會貫通,這就要求演奏者將音樂作品的觸鍵方式,以及音符與時值長短相結合,要使身體的各部分協調作用,使動作足夠熟練,成為下意識的反應。
“韻”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占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各個藝術領域都有其身影,而且隨著時代的變遷,“韻”也得到了一定的補充,被賦予了更深層次的意義。在齊梁時,用“和”來體現“韻”,是指相同或相近的音節的互相呼應形成讓人感受到美的體驗的節奏和律動。鋼琴音樂作品演奏中的“韻”主要在“空”,即古琴曲中音調的大量休止符號或中國傳統音樂中的散節拍。中國鋼琴音樂作品是以單線思維為主的,然后形成民族語言的音響特色。
除了鋼琴演奏中的氣和韻之外,演奏表現技巧也非常重要,表現技巧主要有以下三個階段:(1)使學生對鋼琴演奏產生直觀的感受,同時教會學生演奏姿態并且教師要給學生做好示范,采用的方法一般為模仿彈奏或直接記憶彈奏,教師在這一階段要保持學生對鋼琴彈奏的興趣。(2)教師應該教給學生一些音樂技巧,而這些技巧主要體現在和弦、斷奏、八度等各個技術的難點上,教師通過教導訓練學生的各個鋼琴技術,使學生能夠在演奏中熟練地應用,而這一點也可以說是分解與整合階段。(3)在經歷上述兩個階段之后并不能算是優秀的演奏者,教師要使學生體會到情感在演奏中的重要性,使其充分體會生活與學習,積累經驗。同時,要使學生從“氣”開始,學會“呼吸”,由“呼吸”到氣息,再由氣息到氣韻,從每個細節做起到整體的完善,從熟練地掌握應用技術到將技術轉化為藝術,使演奏者能夠將氣、韻及技巧結合,從而實現成功的演奏。
總而言之,要使演奏者體會并能夠表現到鋼琴演奏中的演奏美學,需要演奏者能夠對氣和韻有一個準確的理解及把握,同時還需要熟練應用各種演奏技巧,并且能夠將演奏技巧與氣韻結合,實現對鋼琴作品的二度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