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歡 煙臺市萊山區文化館
在日常生活中,群眾文化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尤其在時代經濟快速發展的今天,群眾文化更是發揮著其他文化不可替代的作用。這是一種公共文化,其根本目的是對先進文化進行傳播,對文化知識進行普及,通過不斷滿足群眾的文化需求,將自身的價值充分體現出來。基于此,本文從社會功能和文化價值兩個方面針對群眾文化做一個簡單的闡述。
發展群眾文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豐富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它的社會功能主要通過社會群體體現出來,而文化價值主要通過文化建設體現出來。從理論上來說,群眾文化可以起到推動文化產業發展,培養大眾文化素養,提升文化建設水平等作用。對群眾文化的社會功能及文化價值進行探究,可以為進一步發展群眾文化提供理論參考,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對于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和保護,群眾文化發揮著顯著的作用,從而形成獨具我國特色的文化標識。當前,我國正在大力建設文化強國,豐富多彩的群眾文化如果能夠得以傳承和發揚,不僅是對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還能在很大程度上實現對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表現形式的進一步豐富,這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在城市發展過程中,城市品牌效應起到重要的促進作用。從某個程度上來看,群眾文化正是對城市文化形態進行概括的代表和標志。對于城市的經濟和政治來說,不同的群眾文化會產生不同的影響。城市的發展建設需要正面的影響力,而群眾文化在這個過程中起到了基礎作用。有了牢固的群眾文化做基礎,再對優秀文化傳統進行繼承,繼而對經濟發展結構進行深化改革和創新,在這個基礎上構建穩定的、和諧的城市發展環境,可以促進城市經濟又快又好的發展,而且還能塑造正面的城市形象,使城市的綜合發展水平和區域影響力得以提升。
我國有著五千多年的發展歷史。一直以來,各種各樣的儀式受到人們的普遍歡迎和重視。在此過程中,群眾文化以風俗習慣的形式讓人們在思想上、行動上達成共識。大到一個國家、民族,小到一個社區、村莊、家族。在參加各種群體性儀式過程中,人們遵守相同的禁忌和習俗。通過溝通增進彼此了解,加深友誼。
文化建設中既包括文化產業建設,又包括文化事業建設。其中,盈利是文化產業的主要目的。而文化產業的發展需要依賴文化市場。更深一步去分析,文化市場需要依賴人民群眾的鑒賞水平和消費能力。近些年來,人們的物質水平隨著經濟的發展得到顯著提升,消費能力也越來越高。因為文化的不斷深入,廣大人民群眾的鑒賞水平和審美能力得到改善。在這種情況下,文化產業市場規模也在不斷擴大。總而言之,提升群眾文化水平,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推動文化產業向前發展。
主導文化即主流文化,是具有我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文化,可以對其他的文化進行支配和領導。對我國社會發展來說,社會主義主導文化起著重要的保障作用。借助文化這一手段,可以讓具有我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文化深入人心,對人們的思想進行引導,從而達到維持社會團結和穩定的目的。
民間是群眾文化的發源地。換言之,群眾文化和民間文化從某個層面上來說具有同源性。通過對不同地域、不同時期群眾文化的學習,對某個特定地域或特定時期的民風、民俗進行研究,有利于我們對其民族發展歷程有更深一步的認識。對其優良傳統進行挖掘和發揚,可以為優秀民族文化的繼承和發揚提供可靠的保障,也可以為當前精神文明建設形成良好的道德規范。由此可見,群眾文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障民間文化的傳承。
綜上所述,作為文化建設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群眾文化建設發揮著基礎性作用。現階段,我國正處在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的關鍵時期,所以在建設群眾文化時應當充分考慮到我國文化建設的整體情況,從而實現群眾文化傳播作用的進一步強化,給精英文化提供更為強勁的發展動力,推動我國群眾文化建設工作更快更好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