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柳
(河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河北 石家莊 050000)
隨著我國人口形勢和就業形勢的持續嚴峻化,如何在全省范圍內高效開展大學生就業精準幫扶工作,就成為了我省經濟結構轉型、合理利用人力資源的關鍵所在。因此對我省高校畢業生基層工作與長效幫扶機制進行研究,就能夠為我省的大學生就業工作的持續性改良進行理論與實踐。
我省高校畢業生基層工作幫扶機制現存諸多問題,以下從缺乏足夠重視程度、幫扶理念相對落后、幫扶工作缺乏規范性等方面出發,對于我省高校畢業生基層工作幫扶機制現存問題進行了分析。
缺乏足夠重視主要是指許多幫扶工作陷入了形式化。我省許多基層工作幫扶制度僅僅是有著一層皮的“形象化”工程,并且該制度缺乏地方政府的足夠重視。此外,我國部分高校成立的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小組,也僅僅實現了對畢業生的淺層幫扶,并且多集中在邀請企業來高校參加專場招聘、舉辦校企聯席會議公布就業數據、定期公布該校各專業就業率等“形象工程”上。通過上述分析我們可以發現,這種“人浮于事”的幫扶制度無法做到深入基礎的精準幫扶,因此其實際的幫扶工作也無法取得良好的效果。
幫扶理念相對落后帶來了極大的負面作用。幫扶理念的落后使得校企雙方都無法建立起一套以就業指導服務小組為主的積極幫扶機制,而現階段我省部分“校企聯盟”僅僅是教職員工與企業管理層進行溝通的“工具”,實際上并沒有起到幫助學生全方位深入基層、實現就業的效果。
幫扶工作缺乏規范性影響到了就業幫扶機制的長遠發展。我省的基層工作幫扶機制缺乏規范性和制度完備性,例如沒有實施卓有成效的就業工作責任制,也沒有建立完善的就業工作考評機制。舉例來說,雖然我省部分高校定期公布就業光榮榜,并在每屆畢業生畢業時都會進行就業意向調查統計,但是其實際效果并沒有起到加強就業工作保障的效果,反而增加了相應的就業幫扶工作經費。
建立我省高校畢業生基層工作長效幫扶機制應當從宏觀角度出發,以下從增強幫扶精準性、提升畢業生核心競爭力、完善基層幫扶平臺等方面出發,對于建立我省高校畢業生基層工作長效幫扶機制提出了具體的建議。
建立長效幫扶機制的第一步是增強幫扶的精準性。有關部門在增強幫扶精準性時應當首先在就業信息服務上做到精準推送,并在這一過程中努力打破信息不對稱帶來的損耗。例如地方政府可以通過建立高校網絡就業平臺,利用學校網絡就業平臺來精準推送就業信息,從而能夠為就業服務人員提供必要的平臺支持。其次,有關部門在增強幫扶精準性時還應當努力提升幫扶工作的效率,例如有關部門可以通過對家庭困難、少數民族、遇到變故等類型的困難畢業生提供一定程度的傾斜化幫助,并通過開展個性化輔導和推薦崗位信息,來幫助弱勢畢業生實現盡快就業,從而真正意義上做到“不讓任何一個人掉隊”。
建立長效幫扶機制的關鍵在于提升畢業生的核心競爭力。高校在提升畢業生核心競爭力時應當將關鍵放在提高人才培養的質量上,并且堅持以能力導向作為人才培養的出發點,從而能夠進一步開創“自主學習”、“自主實踐”、“自主管理”的人才培養模式。其次,高校在提升畢業生核心競爭力時還應當做好政、校、企三方的全方位互動,從而能夠進一步提高應屆生畢業后持續學習的內在動力。與此同時,高校在提升畢業生核心競爭力時還應當努力對教學模式進行創新并打造學習共同體,例如可以通過拓展國際化交流來進一步拓寬學生的知識面與視野,并通過師生雙方共同設計教學模式、教學內容、實踐實訓環節等教學流程,來切實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與動手能力。
建立長效幫扶機制需要著眼于完善我省的基層幫扶平臺。有關部門在完善基層幫扶平臺時應當合理利用當地的高校、大學產業園等資源優勢,為學生提供自主實踐的機會。其次,有關部門在完善基層幫扶平臺時還可以通過實行1+1計劃、研究生科創業活動等模式來將就業見習、實習和社會實踐有機結合,并與企事業單位建立人才聯合培養基地來帶動本科生創新資源的拓展。
新形勢下我省的就業工作還面臨著許多問題并存在諸多不足,因此通過構建合理的幫扶機制來提升畢業生的就業質量,并為畢業生踏入職場提供就業指導服務,就能夠成為優化我省大學生就業工作質量的重要途徑。
[1]李穎,張文孝.高校全員參與就業工作體制的探討[J].中國大學生就業,2016(10):43-44.
[2]陳松慶,周鋒,史逸君.淺析對就業困難高校畢業生的精準幫扶[J].中國培訓,2016(22):46-46.
[3]譚菊華.大學生就業視野下高等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探索[J].江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47(2):127-132.